抖音抢美团“饭碗”

管制一放开,Tik Tok的餐饮、酒店、美容行业等对本地生活的促进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在北京、成都等地,商家首页的“店中店团购”旁边,已经陆续推出“外卖到家”套餐;在南京,“外卖到家”已经可以直接跳转到饿了么小程序。

8月和饿了么正式宣布后,4个月过去了,双方的具体合作形式终于浮出水面。12月5日,Tik Tok正式宣布签约达达。到目前为止,Tik Tok不仅增加了分销合作伙伴,还增加了业务资源。去年难以攻克的业绩环节,持续缺乏的业务资源,都在补上。

“本土玩家,Tik Tok要飞了。”有网友评论。

事实上,在外卖在Tik Tok“诞生”之前,以门店团购为主的本地生活早已进入“疯狂期”。据报道,今年上半年,Tik Tok地方GMV达到220亿元,是去年GMV总额的两倍。

不到一年,Tik Tok就有了转机。外卖被视为Tik Tok攻城略地的又一把利剑。还能随着店里的团购再涨吗?

虽然还没有看到答案,但Tik Tok各种规模的企业和本地生活服务提供商都急于行动,不愿错过这个机会——“拥有6亿日常生活的Tik Tok想要在本地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也正因为如此,本地生活玩家的疯狂涌入,让水变得浑浊。

在日益浩繁的环境下,流量红利消退,内容运营成本上升,“一个直播间覆盖N家店”的连锁品牌和小商家走向“天堂与地狱”的两极分化。

Tik Tok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KA客户。服务商也在不断加入、合并,为大客户上演“大鱼吃小鱼”的戏码。对他们来说,Tik Tok的GMV评估等级越高,他们可以合作的业务就越大。月流量越高,收入越大;大客户不能犯错。Tik Tok也出招,组建自建运营团队,以佣金返还的形式直接与大客户签约。

对内混战,对外饿了么,美国等等。来到本地生活的战场,Tik Tok种草内容消费和独家美团搜索消费各有什么优缺点?外卖的加入会如何改变这种对抗?

01大玩家试水,小玩家泛滥。

“Tik Tok的客流量在70%左右,我们店专门做Tik Tok外卖。”在Tik Tok搜索“烧烤到家”,出现在视频信息流前列的就是陈明所在的烧烤店。

从8月份开始,烧烤店开始做外卖上门服务。后来赶上成都限电,疫情控制,好像不小心站在了外卖的风口上。

“我们店做对了达人视频。”根据陈明的说法,7月份拍摄的几个视频在Tik Tok本地搜索中排名前列,其中一个视频有超过10,000个赞和超过1,000条评论。到现在每天都有新的评论和新的播放。

因为起步快,陈明觉得自己抓到了流量红利,直到现在还没有用完。“很多人想叫外卖,否则他们会在Tik Tok搜索。因为高播高流量,出来的还是我们,然后优势就像滚雪球一样。”

Tik Tok有6亿人住在外卖店,淘金者蜂拥而至。

小张的串串店上周刚推出外卖套餐,日销量只有几十个。“毕竟开始了。我们的团购套餐做了半年,还不错。线上总流量30%左右,美团比Tik Tok多一点。”

Tik Tok外卖之家的触控逻辑是——刷到推广短视频或直播间,通过挂载的店铺链接进入店铺团购首页,到店团购和外卖之家并排呈现。所以相比美团,到家和门店的协同率更高。

“外卖到家的推广方式和团购到店是一样的。都是同城的人店和直播。团购是怎么做的?去店里再做一次就行了。”服务商强烈建议小张拍摄新的达人视频内容。

抖音抢美团“饭碗”

▲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小张早已失去理智。“Tik Tok套票现在比美国游便宜。既然已经运作了这么久,我就不再指望被Tik Tok炸了。服务商的分成比例和营销费用加起来大概是15%,投入成本还得赶上其他平台。”

“一直听说有很多小店是靠Tik Tok吹起来起死回生的,但其实更多的是无人问津,白忙一场。”小张说。

现在开外卖到家,流量高的基本都是连锁商家。

一家主营加盟的火锅品牌负责人表示,“Tik Tok外卖刚刚起步,我们总部会直接对接平台运营团队。我们会做直播和团购,平台会主推流量,加盟商只是服务美食。”

该店工作人员周振提到,“美团的核销比Tik Tok多得多,但Tik Tok的年龄段更多。很多35岁以上的人不会用大众点评或者团购券,但可能会用Tik Tok。”

另一家直营店的经理告诉《商业数据》,他们公司也是直接和Tik Tok合作的,因为有足够的市场潜力和品牌力,Tik Tok给的流量和技术支持会在餐饮商家中名列前茅。

对于Tik Tok来说,从连锁品牌出发,一是优化用户体验,提供优质产品;第二,Tik Tok的组合拳游戏更适合客单价高的餐厅。单个账号的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可以辐射到多家店铺,降低单店的投入成本。

也是这样,客单价低,单枪匹马的小玩家有些困难。

“做Tik Tok前期投资成本比较大,需要开户,开直播,自己拍短视频,请人拍短视频,后期还要投资运营,参与Tik Tok的餐饮经营活动。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会增加。”

某小区周边一家肥肠田鸡店的老板小吴提到,“7月初我随便拍的一个视频突然在同城火了。浏览量很多,附近也有很多人来订购。我一个人送不了。现在基本上老粉都会用Tik Tok,没有单量。”

很多平台服务商都联系过小吴,说可以代请操作,请人代拍。“先说收费和扣款,然后效果不一定。小企业没有那么大的野心。”

有的人想借助新平台翻身,有的人却被迫无所事事。

火锅外卖店的王文这个月刚开了Tik Tok外卖。目前已售出0单。Tik Tok的客服告诉他,外卖还没有审核。此前,Tik Tok的业务由特许经营总部统一运营。“总公司的生意也不好,所以从上个月开始,经过协商,Tik Tok的经营由加盟店自己管理。”

等他有点急了,“我也不想成为另一个平台,但是美团和饿了么抽成20%以上,经常被迫参加平台满减活动。”王文不能理解或反对平台的绘图规则。他只知道30块单子自己赚20块。“赚不到钱,也许可以来新平台寻找机会。”

02服务提供商,监视Tik Tok。

当地生活的战斗一开始,服务提供商就像Tik Tok的罢工者一样冲在最前线。

千团大战,外卖,充电宝………………………………………………………………………………………………………………………………………………他们满大街都是给商家介绍生意的,当然他们也不会放过Tik Tok这个新交通。

Tik Tok也需要他们。

2021年4月,Tik Tok引入了服务提供商制度。像扶持电商服务商、达人MCN一样,Tik Tok与服务商签约,提供官方许可和指导,定期对服务商的业务能力进行评估和淘汰。而服务商则主要为商家提供本地生活各方面的服务,如短视频拍摄、业务培训、直播服务等单项业务,以及账号代理运营、全平台运营的代理业务,从上述环节赚取利润。根据不同行业毛利率的不同,提成比例在10%-80%之间。

根据Tik Tok的公开信息,要成为Tik Tok本地生活服务商,需要缴纳10万元保证金,并提供两个及以上本地商业运营案例。看似简单,但实际上,通过审核和考核,能够成为本地生活服务商的企业并不多。据一家服务提供商称,截至7月,本地生活服务提供商只有18家。

“Tik Tok要求月有效流水不低于100万GMV,并保证月增长。”据服务商小张介绍,很多新手冷启动后坚持不了三个月,Tik Tok会根据表现给服务商打分。不同级别的考核要求不一样,级别不高也拿不到大牌子。

服务提供商在内部斗争中完成了自我进化,为Tik Tok本地生活开辟了新的领域。

目前,在抖音平台上,“劝人进入本地生活服务”的短视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除了通过收取培训费盈利,他们的小算盘也打得很响——通过“分公司”等形式加盟,共享一张服务商授权牌照,整合服务商在多地的GMV业绩,获得更高的业务评级。

这是一场“大鱼吃小鱼”的游戏,服务提供商都在自发地互相“吞噬”。

和十年前一样,今天当地的生活还是以扫货游客为主。无论是电销、地推,还是同店,服务商都是拼速度的。

“直接打开Tik Tok的同城美食清单,给对方打电话,看他们是否需要Tik Tok推流量,然后加微信,给方案,谈合作,下来一套流程。”周玲今年刚加入Tik Tok一家运营公司,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打电话。“成交的话会有销售提成,但是现在经常有店主说有人联系他了。”

当地的生活瞬息万变,争斗中不乏服务商的败北,而选择这些服务商的商家手里都会拿着空回来。

商业区日本食品商店的店员郁芳告诉商业数据学校,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三四家服务提供商,包括美食主义、连连周边游等。,为店铺做过全案运营。“但是没有区别,没有一个有什么影响。”

商户的丰富程度决定了本地生活业务的成败。美团前首席运营官土扒貂在千团大战中发现,商家越多,团购越多,销量越高。最终他以“疯狂拜访,疯狂下单”的模式组建了地推铁军,笑到了最后。

目前,Tik Tok的首要任务之一仍然是加快门店扩张。从餐饮业开始,渴望在当地生活的Tik Tok选择了将大客户掌握在自己手中。今年7月,Tik Tok成立本地生活运营团队后,正在不断招募餐饮等行业的KA销售服务连锁品牌。商业数据小组联系了一些排名靠前的连锁餐厅,所有店铺都表示,Tik Tok账户是总部与Tik Tok官员合作运营的。

据一家服务提供商称,去年,包括食品主义和联合周边游在内的餐饮服务提供商对GMV的贡献可能超过50%。从今年开始,Tik Tok团队将更多地负责连锁店的扩展。据媒体透露,Tik Tok已经为SKA/KA商户签订了年度盒子,还有额外的季度返利,最高返利100%。

今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Tik Tok本地生活团队有三个,分别是直销团队、本地生活用户成长团队和运营团队,其中直销团队有5000人。7月,Tik Tok成立成都本地生活大本营,目前仍在招募中。

03 Tik Tok不走美团之路?

服务提供商经常将Tik Tok标记为新的“美团”,并说服商家“当一个新的平台出现时,以前的商业模式可以在新的平台上重做。”

从双方商业模式的巨大差异来看,Tik Tok选择了一条与美团不同的道路。

Tik Tok的本地生活业务是内容驱动的种草消费,而美团则是更工具化的搜索消费。在用户信息流中,刷到草短视频或者直播,而不是有目的的选择在分类明确,名单众多的店铺。

因此,客商在Tik Tok的投资有望分阶段爆发。目前不一定是日内交易场,流长。

就像对电子商务的兴趣是将电子商务束之高阁一样,故事在Tik Tok本地生活和美团之间重演。

“我们发现Tik Tok很多用户是在刷视频、直播后才下单的,消费后不容易主动搜索和复购。这是一次性的事情。但在美团,用户目的性很强,买过的店铺会排在最前面,更容易选择 # 39;再来一份订单 # 39;。”一位餐馆老板在Tik Tok上分享道。

随着Tik Tok本地生活越来越重视直播,它将更类似于电子商务。

据媒体报道,上半年Tik Tok本地生活中70%的GMV是由短视频贡献的。但由于“短视频无法孵化成同城,交易转化率低,所以会通过直播提高转化率。”据11月18日消息,Tik Tok本地生活的GMV贡献已经调整为直播35%,搜索18%,短视频47%。

“去年开始放号很容易。先注册一批矩阵号,一个号发10个视频,先投一轮摇。哪个视频运行的好,可以根据区域导向指定类似的人才。”餐饮经营者唐笑说,“去年基本视频播放量都是200~300次,今年就变成只有几次了。”

意味着直播“高流化”的成本。以Tik Tok电商直播业务为例。随着大量商家入驻,直播变成了一股流,最后“赚的钱都进了千河”。

此外,与电商业务在全国各地、任何时候都适用不同,外卖直播对时间的要求更高——用户在有用餐需求时,会选择Tik Tok“现场、当场”。

高投入、高爆款、高风险,目前的Tik Tok本地生活更适合客单价高的商家,这与美团专注低客单价、高消费频率正好相反。

据一些餐饮企业介绍,Tik Tok和美团将是必要的渠道,而不是简单的替代。

在Tik Tok,企业可以尝试通过内容“分阶段爆发”。比如世界杯期间,烧烤商家会更倾向于制作“看球吃烧烤”的视频内容,增加Tik Tok的晚间配送;在开新店之前,可以提前部署Tik Tok内容,销售预热套餐,根据销售效果调整开店计划。美团的相关活动多为优惠活动、首页曝光等传统广告。

两者各有所长,但从数据来看,Tik Tok对美团的威胁很大:截至2022年10月,Tik Tok本地生活交易额增长了30倍,商户数量增长了22倍。

去年Tik Tok本地生活遭遇滑铁卢,200亿元的GMV目标只完成一半;今年,仅上半年,GMV就超过了220亿元。

除了直播、短视频等被动种草服务,开辟了一片流量蓝海,Tik Tok也在以美团的方式挑战美团。为了满足用户主动消费的需求,Tik Tok团购正在通过价格战的方式鼓励用户搜索消费。

据多位餐厅员工透露,Tik Tok的团购套餐会定得比美团更实惠,这也影响了美团店内服务的销售。在串串店大堂工作的周振提到,“有的客人会问Tik Tok和美团哪个套餐更便宜,有的用户会拿出手机在两个平台对比。”

从内容和价格入手,可以做“创新”,而本地生活的关键一步——“取消”要看性能和服务。

对于店对店业务,业绩是线下完成的。去年,Tik Tok以店铺探索为主的短视频模式,广告属性大于内容质量。很多食品通过滤镜和角度营销,“货不对板”;此外,一个短视频引起的用户冲动在信息流的浏览中逐渐消退,因退款和遗忘降低了核销率。

对于外卖业务来说,履约的关键在于商家-配送-消费者的闭环。业务端的门店扩张,配送骑手的设置,消费者购买习惯的培养都很难。Tik Tok的暖心外卖已经试了很多次,但没有效果。

今年本地生活逐渐转向直播。5月,北京等地被封,商家和消费者自发绕过平台,借助巨大的流量红利,通过闪送、自提、自收的方式跑遍团购配送。但由于运力的不匹配和商家接收的流量水平有限,很多订单最后都被“浪费”了。

在吸收了多次探索的经验后,Tik Tok终于在8月宣布与饿了么合作,与饿了么共同分担业绩和业务拓展的问题。随后在12月5日与达达合作,进一步提升演出能力。

不过,Tik Tok也留了一手。

在Tik Tok有三种分配方式。除了效果不大的小程序点餐,还有一种是Tik Tok和车友的三方合作——在京、沪、成等城市,点击“外卖到家”显示具体的外卖套餐,可以直接在Tik Tok购买,后台会将资源分配给三位车友。

另一个是先在南京试点。用户还点击“外卖到家”,就会进入饿了么计划,分享饿了么商家的菜品和套餐,由饿了么蓝骑士配送。

前者掌握着观众中的商家资源,只“借用”骑手资源;后者是“借用”饿了么的商家和餐饮资源。这是热衷于A/B测试的大厂们用的套路吗?

抖音抢美团“饭碗”

▲(左一、左二为Tik Tok合作第三方分发,右一、右二为饿了么小程序分发)

借鉴Tik Tok和a auto faster的电商成长路径,先借助外链构建供给侧生态,再切断外链构建自闭环。Tik Tok饿了吗?恐怕今天达成的统一战线并不那么强大。

然而,无论是Tik Tok还是老对手美团或饿了么,面对庞大的本地生活市场,大家都离天花板很远。艾瑞数据显示,2021年,生活服务类(包括外卖、店内、酒店、房屋装修、家政服务等)电商规模。)达到6.4万亿,上线率只有23%。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切还远未到决定胜负的时候。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3日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3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