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I掀起“百模大战”,突围ChatGPT还要多久?

近日,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商业与AI的未来”论坛上,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首次回应了“暂停AI巨人实验”的公开信。按照“ChatGPT之父”的说法,“建立更大的模型,馈入更多的数据”已经失败,GPT四号的硬件条件已经到了天花板。

但自从ChatGPT发布以来,科技大军并没有停止备战,剩下的在国内愈演愈烈。各个公司纷纷涉足AI领域,各种大模型集中爆发,颇像十年前“千团大战”的势头。相对于之前成千上万疯狂烧钱的团购赛道玩家,“百款大战”的每一个参与者都在争分夺秒,想办法让自己提前出局。

01#

“百模大战”一触即发

本来国内这一波“百模大战”可能不会来得这么快,但是国外ChatGPT掀起AI热潮后,压力就给了国内的科技公司。为了借势提前,大家都选择先把成绩拿出来,不管实际能不能打起来。在媒体报道中,都属于“类ChatGPT产品”。

百度打响AI大模型第一枪之前,大部分还在修修补补。小公司的数据库不够,开发的AI模型没有训练好;大公司只停留在放风阶段。阿里宣称有可能将AI大模型技术与钉钉深度结合,而腾讯则表示将成立“HunyuanAide”项目组,搭建大参数语言模型。

直到2月7日,百度在微信官方账号正式宣布将推出全新大型模型项目Ernie Bot 。消息一出,全网翘首以待,等待百度的大动作。

国产AI掀起“百模大战”,突围ChatGPT还要多久?

没想到,3月16日,也就是文新伊彦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前一天,GPT 4号发射了。百度之前的热情是给别人做嫁衣,因为GPT-4的功能升级被放上了没有退路的高位。

在兴奋中,对比推出前的期待,推出后铺天盖地的吐槽,如功能不惊艳,使用预录演示案例,需要邀请码才能体验,让文心在AI领域的路人皆知,甚至被嘲讽为“ChatPPT”。

当时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百度文心和OpenAI的差距可能在两个月左右”。后来,当搜狗创始人王小川关轩和前搜狗首席运营官茹立云共同创立AI大模型公司“百川智能”时,竟然是双方争斗的主题。很难想象,在2023年,我们还能看到巨头们相互决裂。

然而,这只是“百款大战”的冰山一角。在这个过程中,有无数的公司要么走向市场,要么正式宣布休眠产品。无一例外,都吸取了百度翻车的教训——拒绝高调直播,尝试配备现场测量。

起初,阿里达摩院在ModelScope(体验链接:https://model scope . cn/studios/damo/text-to-video-synthesis/summary)中发布了一个“文本生成视频模型”。

国产AI掀起“百模大战”,突围ChatGPT还要多久?

4月7日,阿里云推出了专门响应人类指令的大语言模型“依桐千问”,面向企业和受邀用户开放,并表示将在月底逐步开放文字生成图像产品“依桐万象”。此外,其AIGC互动系统和个性化大模型“鸟分鸟”也将向行业开放。

事实上,阿里巴巴在大模式领域并不是新手。2019年推出LLM车型PLUG,2021年正式公布多模态车型M6,目前尚未对外开放,但据报道已在其行业中应用。

目前BAT有两个next竞争,剩下的腾讯另辟蹊径,在4月14日发布了新一代HCC (高性能计算集群)用于大规模模型训练。很明显,腾讯针对的是大型机型最容易卡脖子的计算能力问题。

互联网巨头的新贵之一字节跳动并没有闲着。4月18日,的火山引擎发布了自研的DPU等一系列云产品,并推出了新的机器学习平台,以支持企业客户更好地训练AI大模型。据火山发动机总裁谭岱介绍:“国内几十家大型号领域的企业,70%以上已经在火山发动机云上。”

显然,两家基层公司未来会有一个短期的交接。

另外,据微果酱不完全统计,最近接触到大模特的包括但不限于:

如此密集的新品发布现场,让沉寂已久的科技圈沸腾起来,足以让你对AI热潮有更具体的了解。毫无疑问,“百款大战”迫在眉睫。

02#

百种模式之战的本质与未来]

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最后一张票

在2023年的阿里云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喊出了这样一句口号。

这种说法近年来经常听到。每一次一个东西的流行,所有的产品和行业都可以用他们的逻辑再做一次。现在轮到大模特了。

在应用层面,每个玩家都期待着把自己的产品包装好,然后重新推广。所以目前各大模式都是和自己的业务类型有关。比如360智脑率先搜索场景,智海图AI的第一个功能“热榜汇总”会抓取知乎热榜的问答,整合提纲给用户。

这个风向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国内“百模大战”的本质——相对于底层技术的成熟,人们更关注其应用的有效性。换句话说,目前大模式的内卷化仍然是互联网公司主流业务的竞争,大模式的辅助功能更像是跟风的宣传噱头。

4月18日,钉钉、WPS、Evernote在同一天正式宣布成为“AI办公助手”,加上一周前舒菲发布的“我的AI”,都是大规模模型能力在办公场景的落地。这是“百款大战”本质的有力证明之一。各家都没有把推广笔墨花在它背后的大模式上,用户也不在乎。大家关注的都是产品应用,实用才是硬道理。

所以从最初的模型放大到大模型的推出,只是说明了如何应用,真正把大模型做响的人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像Mobvoi的创始人李志飞这样的老板,他们的思维已经从做一个通用的模型,转变为结合自己的业务场景,做一个垂直整合的模型。

国产AI掀起“百模大战”,突围ChatGPT还要多久?

钉钉现场演示

另一方面,“百款大战”其实是各个公司多年积累的实力,所以也体现在大家在自己的领域还是比较超前的。

就像OpenAI在ChatGPT发布前已经深耕行业八年,微软投入高达100亿美元,OpenAI对GPT-3的培训费用超过1200万美元。“每次训练消耗的电量足够3000辆特斯拉汽车每辆跑20万英里。”

国内《百款之战》的玩家应该对这条赛道的巨大成本深有体会,所以除了头部的几家公司,其余的还是以自己的产品为主。目前真正能做到的成果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发展多年,沉淀了海量的数据。

其实“百模大战”发展至今只有三个月左右,但比赛是以天理为基础的。现阶段,“百模大战”的实质已经释放了一些关于未来的信号,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

1。在“百款大战”的后期,会变成寡头垄断

因为计算能力、资金和技术的门槛,或许资本实力和科技积累更深的巨头才能在大的模型体量中走到最后,新生面临更大的竞争困难。

2。《百模式之战》升级上限有限

计算能力的限制使得GPT的发展有所保留。在“百模大战”的最后,直接面对这个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追赶GPT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可能与客观条件有着更强的相关性。

3。“百款大战”的结局将回归产品深化

巨头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原有的优势赛道,大的模型之争最终会落到产品应用场景,为“产品+AI”提供支撑,强化原有的产品护城河。

4。“百款之战”将延伸出更多的垂直模特比赛

最近国外大模特的相关动作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某种程度上可以预测国内“百模大战”的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国内的“百模大战”可以算是ChatGPT的AI热潮的一个缩影。不管是否准备好了,时代已经把所有企业都推到这一步了。目前大模特们还处于“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初级阶段,未来漩涡中心的参与者肯定会有一场恶战。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当他们感知到的时候,科技竞争已经决定了胜负,最终的产品应用才是赢家。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3年 5月 8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8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