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挖矿到AI战争,英伟达为什么可以一直赢?

“我以为字节跳动14万的月薪已经到了顶峰。直到看到英伟达员工的纳税记录,我才知道什么是兼职上限!」

难怪有网友感叹,日前流出的一张纳税记录截图显示,一名英伟达(上海)员工2021年的总收入达到近1122万元,申报纳税额也达到456万元(不代表个人纳税)。对比现在的就业市场,很难不羡慕。

从挖矿到AI战争,英伟达为什么可以一直赢?

当然,英伟达员工巨额收入的背后,本质上还是得益于英伟达当年亮眼的财报。根据英伟达2022财年报告(截至2022年1月30日),该公司全年营收达到269.1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同比增长61%,同时还支付了3.99亿美元的现金股息。

让我们来看看ChatGPT大火后全球科技公司抢购英伟达GPU的热潮。微软、谷歌、阿里、腾讯、百度都在大量购买英伟达的高端计算卡,以满足爆发性的计算能力需求。最近宣布加入AI大模型大战的亚马逊,第一时间采购了数万颗英伟达H 100 GPUs。马斯克最近表示,特斯拉将继续购买大量英伟达GPU,上个月他购买了大约1万个,甚至开玩笑说:

“好像每个人和他们的狗都在买GPU。」

从挖矿到AI战争,英伟达为什么可以一直赢?

虽然英伟达最新的季度财报要到5月份才会发布,但外界已经在猜测英伟达这次能赢多少。在过去的几年里,NVIDIA除了继续称霸游戏显卡,还利用了一个又一个优势:加密货币和挖矿、智能汽车、元宇宙、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

为什么英伟达总是抓住财富密码,而且总是赢?

从挖掘到生成式AI,永远的计算力之王。

对于大众来说,英伟达最为人所知的是游戏芯片业务,但在过去的几年里,英伟达越来越被人们以另一副面孔认可。

2017年,加密货币价格飞涨,投机者不断进入,还有大量武装GPU的“矿工”。为了加快“挖矿”,矿工们购买了大量的计算能力和显卡,不断推高显卡市场的热度和价格,甚至引发游戏玩家的集体不满。

但无论如何,英伟达赚了不少钱。黄仁勋说,“我们的GPU支持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超级计算,这也是它在加密货币领域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此外,英伟达还推出了专门为“矿”量身定制的GTX10603GB和P106、P104专业矿卡。

得益于“挖矿热潮”,英伟达2018财年全年营收创新高,达到97亿美元,其中包括矿卡在内的游戏芯片营收达到55亿美元,占比超过50%。英伟达的市值也在飙升,从2016年的140亿美元到2018年的1750亿美元的高点,两年内翻了十倍。

然而,以2022年以太坊合并为标志,挖矿时代终于结束了。ChatGPT大火的时候,英伟达CTO迈克尔·卡根就开始下结论:加密货币对社会没用,应该把GPU和计算能力用来开发对社会更有益的AI,比如ChatGPT。

对于Invista来说,计算能力就是一切。

汽车行业的一个共识是,电动汽车的下一个阶段一定是智能汽车。特斯拉、华为、蔚来、小鹏、理想都将自动驾驶作为智能汽车的核心,而自动驾驶汽车的三大关键——传感器、芯片、算法中,芯片需要提供极高的计算能力。

这也是英伟达擅长的。早在2013年,英伟达就发布了Geforce GTX泰坦,该产品立即成为全球自动驾驶汽车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计算基础。去年9月,英伟达在GTC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新一代自动驾驶芯片“Thor”,计算能力为2000TOPS。

从挖矿到AI战争,英伟达为什么可以一直赢?

图/百度

全球自动驾驶公司和车企中,除了特斯拉等少数厂商选择转向自研,只要对L4级自动驾驶感兴趣的,都是英伟达的客户,比如百度Apollo。

虽然自动驾驶商业化尚未落地,芯片市场远未爆发,英伟达汽车业务收入占比不到5%,但仍保持86%的同比增长。

更重要的是,随着车企和自动驾驶共同推动L2升级到L4,一旦成功大规模上线,自动驾驶芯片市场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Nvidia的计算能力优势也将转化为巨大的规模和利润,这也是Nvidia在近期财报中独立计算的原因。

相比之下,元宇宙的热潮已经消退,进入了休眠期,但英伟达的野心显然不会就此止步。事实上,在2021年元宇宙大火之前,英伟达早在4月份的GTC2021大会上就推出了工程师元宇宙Omniverse,凭借在图形领域的多年积累。

与其他元宇宙不同,黄仁勋将Omniverse视为“一个连接3D世界和共享虚拟世界的平台”。一个例子是:凭借巨大的GPU计算能力,德国铁路公司在Omniverse上构建了其运营铁路的“数字双胞胎”,包括5700个车站和总长3.3万公里的轨道,在其中可以训练AI模型,模拟各种事故导致的问题,验证各种运营方案。

最神奇的是,后来发布的纪录片显示,之前在GTC2021上发表了一个半小时演讲的黄仁勋,其实是一个“数字版的黄仁勋”,包括厨房,也是一个“数字厨房”,也是基于Omniverse和digital twin技术实现的。

诚然,超宇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基础设施到终端设备再到内容应用,都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但英伟达为元宇宙搭建了一套技术平台,与HPC、AI并列为三大平台,可见其视元宇宙为长期战争。

对于AI来说更是如此。

黄仁勋的信仰和愿景

很多人不知道,英伟达之所以被称为AI大机型背后的最大赢家,并不是来自大机型的外观,更不是2022年。

2016年3月,AlphaGO刚刚战胜李世石,给了人类一点震动,掀起了新一轮的AI讨论和业界热潮。一个月后,黄仁勋在GTC中国会议上表示,英伟达不再是一家半导体公司,而是一家AI计算公司。同年8月,黄仁勋还向新成立的OpenAI捐赠了英伟达第一台AI超级计算机——DGX一号,并写下一句话:

“为了计算和人类的未来,我捐赠了世界上第一台DGX-1。」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挖掘,英伟达未来在AI行业的统治地位将会更早开始。前英伟达首席科学家大卫·柯克(David Kirk)很久以前就有一个梦想——将主要服务于“游戏”、只做3D绘图和渲染的GPU计算能力“通用化”,变成一个通用计算中心。

于是在大卫·柯克和黄仁勋的带领下,英伟达在2007年推出了革命性的GPU统一计算平台CUDA,从游戏中释放出巨大的计算能力。

回顾英伟达的历史,尤其是CUDA推出后,英伟达和黄仁勋都把“计算”和“计算能力”视为一切的核心。无论是AI、自动驾驶、元宇宙、机器人还是加密货币,英伟达都在凭借其巨大甚至过剩的“计算能力”寻找新的机会。

当然,黄仁勋对计算能力有着更高的愿景和更坚定的信念。2021年8月,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SIA)宣布,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获得芯片行业的最高荣誉罗伯特·诺伊斯奖(robert noyce Prize)。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纽弗在一份声明中说:

短期来看,多年积累的开发生态和技术优势,使得英伟达几乎不可能打破其对计算世界的统治。虽然谷歌、微软等云计算平台都在为大型机型开发具有大计算能力的专用AI芯片,但由于其成本和通用性,很难撼动英伟达的市场地位。英特尔现阶段的发展重点仍然是CPU和制造;AMD选择绕过在计算能力上的正面交锋,专注于APU,但仍有大量生态鸿沟需要跨越。

但是,“龙”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胁,总会有新的“勇者”出现。而且英伟达成立于1993年,并不比很多互联网公司大多少。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1日
下一篇 2023年 4月 21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