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向毛主席要100万中国工人,毛主席的答复硬气又巧妙

1954年国庆前夕,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率领代表团来到了北京,开始了他对于中国的访问,可就在这次访问期间,赫鲁晓夫提出了一个比较令人头大的事情:让中国派遣100万工人前往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参加劳动和开发。

无论对于哪个国家而言,100万都是一个巨大的人口数字,毛主席不得不仔细思索一番对策,他的答复也是硬气又巧妙。

建国初的“要人”博弈

很多人对赫鲁晓夫这个名字都不陌生,不过1954年还属于中苏两国的“蜜月期”,就算中国对苏联的某些提议需要保留意见,也得回应的比较委婉。

况且,在赫鲁晓夫来的那一年,苏联还向中国提供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这些也使得中国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突飞猛进。

从政治上来看,斯大林一般都坐在莫斯科,很少到外面去溜达,赫鲁晓夫也算是一改常态,鼓励苏联从官方到民间在更加广泛的方面和中国交流与合作。

面对这样子的改变,毛主席对于赫鲁晓夫的感受还是不错的,因此他还说:“第一次同赫鲁晓夫同志见面,还很谈得来。”

然而,赫鲁晓夫在这次访华期间还闹出了不少“恶作剧”,让人觉得非常无厘头。

1954年10月9日,旅大市委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密电,说赫鲁晓夫一行人要前往旅大访问,接待规格都要提前安排好,确保苏联元首的安全。

经过了几天的详细安排后,10月13日旅大市委第一书记郭述申、市长宋黎等人亲自来到机场迎接,距离飞机降落还有10分钟的时候,他们去了候机坪等待。

结果,接连两个10分钟过去了,前来迎接的人们始终没有找到赫鲁晓夫专机的影子,大家都有点焦虑,赶紧向北京方面确认。

可北京方面的表述是:飞机早已离开首都机场,这个点应该降落在周水子机场了。

得到这样的答复后,负责接待的人们都吓坏了,若是这架飞机出了事,本就虎视眈眈的美国极有可能又去煽动歪七扭八的言论。

苏联方面也得到了消息,他们同样焦灼不已,不知道自己国家的元首出了什么问题,可没个结论,谁也不敢瞎猜测什么。

还好,一个电话打来了,说赫鲁晓夫跑到旅顺口的土城子苏军机场降落了,原来是他在飞机抵达旅大上空后突然作出了决定,要求在土城子机场降落,这样的临时决定突然给土城子机场来了个“突袭”,机场不知道如何去接待这位元首,上下都乱作一团。

不知如何是好的郭述申赶紧带人去了土城子机场,结果人家赫鲁晓夫早已坐着军用吉普车扬长而去。

来到旅大之后,赫鲁晓夫也住在一家极为豪华的宾馆当中,中方人员负责外围警戒。

不得不说,无论赫鲁晓夫是否睡得香甜,负责警戒的工作人员个个都紧张万分,那会的赫鲁晓夫一旦出事,那便是国际大事。

到了夜晚,有宾馆的服务员急急忙忙跑来汇报,说赫鲁晓夫的房间里是灯火通明,可是里面早已没了人,人也不知道去哪了。

负责警戒的人员也同样没有看到赫鲁晓夫的踪影,便连忙逐级向上汇报,公安局和市委的人也都苏醒了过来,他们都汇聚到宾馆附近,大家一起寻找赫鲁晓夫。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赫鲁晓夫最终被发现在一个类似于仓库的地方,他已在一张小床上酣然入睡,也没人能解释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赫鲁晓夫的中国之行,不仅要给警戒人员和服务人员出难题,还同样给毛主席出了难题。

在和毛主席会面的时候,两人的谈论内容也非常宽泛,不过最主要的还是苏联对新中国的经济援助。

来到北京后,他也开始认真研究起了中国的问题,因为中国并没有苏联那么寒冷,居民的数量也比苏联要高很多,如何解决好就业问题,也必然会成为执政党思考的一个主要方向。

聊着聊着,赫鲁晓夫还想到了当年斯大林同志问毛主席的一个问题:“在横渡长江后,为什么没有早日进攻上海?”

毛主席当时是这么回答的:“那里有600万人口,早日进攻上海,就要解决好老百姓的粮食问题,当时我们还没有那么多粮食。”

这次,双方谈到了人口,一个“好主意”就从赫鲁晓夫的脑海中蹦了出来。

他说:“我刚去了你们所说的海参崴,那里是一个不错的建在山冈上的海滨城市,可是,目前这座城市就是空荡荡的,除了我们的舰队驻军,人口实在是太少了,苏联人都不愿意来,人口也比较少,和你们比较,4亿人就很多了,我们可以在这方面互相支持。”

毛主席当然知道赫鲁晓夫的话里有话,听完之后也很吃惊,他还是希望赫鲁晓夫明说,于是问道:“噢,这是什么意思?”

与会的还有周总理和刘少奇等人,他们都在等待着赫鲁晓夫的回答。

只见赫鲁晓夫摇头晃脑地说道:“这件事我还没有和苏共主席团的成员们商量,我只是现在有了这么一个想法,我看是可行的,这样做也同样能够使得我们两个国家能紧密联合起来,实现共同发展。”

这句话说完,赫鲁晓夫端起桌子上的茶水喝了一口,然后接着说:“我们可以从中国招募100万名劳工开到西伯利亚地区帮忙开发森林资源,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国解决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能推动西伯利亚的开发。”

这句话一出来,现场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结论。

比如一旁的米高扬就认为过去斯大林曾在20年前将海参崴的中国居民赶回了中国,原因也是担心这片土地被中国化,因此,他还是持有和赫鲁晓夫不一样的想法,只是看到赫鲁晓夫已经把话都说出来了,自己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赫鲁晓夫这么想确实有他的道理,可他想得比较简单,只是将人口当成冰冷的数字,并没有往社会层面去思考。

赫鲁晓夫的决定,需要被审慎对待

毛主席是从农村中走出来的,他率领中共历经艰难险阻才完成了建国大业,无数老百姓好不容易熬过了那段流离失所的岁月,正为新中国的建设奉献着,这些毛主席都是极为清楚的。

况且,当年加拿大、美国等地的不少铁路都是华人用血汗换来的,那会中国不够富强,遭人欺负也是无奈,如今全新的中国已经建立起来了,毛主席从社会角度思考,自然是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对原本还沉溺在激动中的赫鲁晓夫说:

“赫鲁晓夫同志,多少年以来,西方世界一直认为中国不够发达,是贫穷落后的,如果我们采纳了你的建议,那么我怎么向中国人民和民主党派去做解释?”

“况且当年‘一边倒’的政策提出来后,民主党派的怀疑声音是很大的,朝鲜战场上有几十万中华好儿女洒出了热血,包括我的儿子毛岸英,如果我们又要向西伯利亚输送100万青壮劳动力,我们自己百废待兴的事业就会遇到困难。”

听了毛主席的解释,赫鲁晓夫的心里一下还不是滋味,他思考的出发点确实太过于为苏联着想了,并没有实际考虑到中国现状。

也正是关于100万劳动力的话题,让赫鲁晓夫的脸上“没了光”,毛主席的心中同样也有些郁闷。

当天会谈后也是有一场晚宴的,不过赫鲁晓夫还是草草选择了结束,提前回去休息了。

或许这件事让赫鲁晓夫感觉到丢了面子,在被毛主席拒绝后,他还在想象着能再想办法推动这件事,于是,他在住地将随行的米高扬、布尔加宁等人全部都汇聚了起来,让大家集思广益,都为这件事想想办法。

可让赫鲁晓夫没想到的是,其他人几乎全部不赞同自己的想法,见到赫鲁晓夫此时有空去仔细研究这个问题,米高扬干脆就挑明了说。

他告诉赫鲁晓夫:“俄国人毕竟是欧洲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大俄罗斯文化心理,还带着斯拉夫人的优越感,从这样的角度来考虑,他们也是不愿意引入大量的外国劳工的。”

之后,米高扬还给赫鲁晓夫分析了关于大批劳工来后的社会问题,赫鲁晓夫也有点后悔向毛主席提出这个建议。

当时在现场讨论的时候,毛主席似乎是看出了赫鲁晓夫身边人的想法,当然,作为一国领袖,他也得考虑当时苏联对中国那么多的援助。

当年10月11日,毛主席再度见到了赫鲁晓夫。

这一次,毛主席则直接向赫鲁晓夫挑明了:“关于向西伯利亚输送中国劳工,我们研究后,决定同意。”

可这个时候赫鲁晓夫就郁闷了,这个建议是从他自己嘴巴里说出来的,现在充分考虑利弊后又不愿意了,作为世界级的超级大国,赫鲁晓夫的话语代表着苏联,可不能随便出尔反尔。

他也只好硬着头皮说:“你说得对,中国人应该建设自己的国家,我们当然不想给你们制造困难,如果你们觉得这个建议会伤害到中国人民,那么就当我们没有提过。”

可过了一会他又觉得自己说的话真的有出尔反尔的意思了,也干脆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100万劳工来了目前也派不上用场,我们的后勤工作现在也跟不上,可以先接受20万人。”

就这样,周总理和布尔加宁签订了协议:苏联向中国招募20万名劳工去西伯利亚工作。

不过,这件事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河北一个县派去了7000名劳工远赴苏联工作,没有其他下文。

1955年夏天,来自河北的第一批1000名工人和3名管理干部就踏上了远赴苏联的漫长旅程,苏联将他们分配到了3个企业当中。

来到苏联后,苏方还给工人们分配了大米罐头和黄豆罐头,当时中国劳动者还吃不惯面包和罐头,所以连一半都没吃完。

从这批人的角度考虑,他们出发之前还非常忧愁,担心去了之后生活会充满各种不习惯和不适应,可随着他们抵达目的地,那种不适应便烟消云散了。

在目的地,苏联的党政部门和相关企业为工人们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大家都对来自中国的工人们表现出了非常友好的一面,企业还很快组织他们去看电影、逛公园等,这都让中国工人非常开心。

苏联相关方面更为中国工人提供了两层的员工宿舍,并且室内配套齐全,还带上了阅读室。

担心他们看不懂苏联文字,企业还贴心地为中国工人准备了来自中国的《人民日报》和《工人日报》等,方便他们随时了解家乡的情况。

这样一来,工人们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苏方的妥善处理。

外出的中国工人也总能代表着中国的形象,他们明白这个道理,也更加踏实肯干,以朴实和勤劳打动了不少苏联女工。

由于文化差异,苏联“女追男”的情况在那个年代就时有发生,一段段异国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在苏联吉达这个地方,就有8名中国工人和苏联女工产生了恋爱关系。

对于这种情况,苏联官方和苏联企业都是支持的,他们也明确告诉了中国工人:“结婚是允许的,不过你们需要审批。”

还有企业经理看到中国工人非常踏实肯干,还开玩笑似地说:“我不打算让这批工人回去,所以要想办法让他们都能在苏联结婚。”

若是按照最初的协议,还会有更多的工人前往苏联,不过后来苏联劳工后备总局局长还是宣称:“苏方尚无继续招募工人的计划。”

至此,这件事就这么搁置了,还是有不少高层都知道原因,这样也保全了双方的面子。

回过头来看,这也是大国博弈的一种表现,毛主席用智慧的方式解决了这一问题,也使得中苏之间的“蜜月期”在那段时间内继续了下去。

参考

1954年赫鲁晓夫访华 要求引进百万中国人 文史博览

赫鲁晓夫三次访华始末 宋淑玉; 党史文苑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2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2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