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年陈永贵去世,华老罕见出席了追悼会,他的一个动作令人泪目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全国农业有一面光辉的旗帜,那就是大寨

“农业学大寨”的口号当时在全国广为流传,大寨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离开不一个人的努力,那就是当时的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这位40岁才得以扫盲党支部书记,带领着全体村民在严酷的自然灾害面前,取得了傲人的农业奇迹,收获了无数赞誉。

陈永贵因此深受党中央重视,先后担任诸多党政要职,从地方走进了中南海,成为共和历史上一位特殊的农民总理。

1986年,操劳一生的陈永贵,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昔年老友华国锋亲自到八宝山殡仪馆为陈永贵送行。华国锋自卸任国家领导人职位之后,一直深居简出,不问世事,他的出现令所有人都感到十分惊讶。

华国锋没有理会周围人惊讶的目光,一言不发的走进告别室,静静地站在那里,悲伤的望着陈永贵的遗体。站立良久,华国锋做了一个动作,使得原本静静围观的人,纷纷深受感触抽泣起来。

陈永贵

陈永贵1914年出生,5岁那年随父亲逃难来到了大寨,自此落了户。1948年,他在贾进的介绍下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接任大寨村党支部书记一职。

大寨,地处太行山腹地,新中国成立前,那里是名副其实的“穷山恶水”。当时大寨共有700亩土地,全是祖祖辈辈辛勤开垦出来的,只不过这些田地,东一块、西一块,七零八落地分布在高山上,深沟中。恶劣的地形使得大寨人在农业方面一直难以发展,亩产甚至达不到200斤,这点产出连温饱都无法解决。

陈永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接任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面对严峻的现状,他并没有退缩,也没有像大多数农民一样,指望老天爷赏饭吃,而是走上了一条人定胜天的道路。

他决心带领村民直面自然,与困难进行极致的抗争,改变大寨贫穷落后的面貌。陈永贵在当时做了几十年的农民,他深知粮食产量低主要原因就是环境太过恶劣。

至于怎么解决问题,他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改造环境,改造一个适宜种粮的环境,具体行动就是开垦梯田。当时,没有机械化装备,陈永贵就带领村民将一筐筐的土挑到山上平整土地、改良土壤,一锄头一锄头地修筑梯田,这一干,就是十年。靠着最简单的工具和一双双布满厚茧的手,全村人在沟沟坎坎的山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修建了蓄水工程,解决了浇地困难的问题,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

大寨

上天对大寨人的辛劳,付诸了丰厚的回报,梯田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保障了土地养分,十年后,大寨粮食亩产猛增至700多斤,较之前翻了数倍,吃饱穿暖再也不是问题。

1963年夏天,大寨农田里作物长势喜人,眼看着又是一个丰收年,谁知,8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毁灭了一切。当时天空好像是裂开了一个口子,雨水哗啦啦地向下倾泻,连续7天7夜不停。

山沟里浊浪滔滔,道路和堤坝被洪水完全冲垮,即将成熟的大片粮食在波涛中连朵浪花都没激起,就被洪水带走了。全村800余亩田地中,有139亩梯田被汹涌的洪水冲为平地,剩下的也几乎全部绝收。

整个村子也沦为汪洋一片,全村270间窑洞和房屋,190间被洪水冲垮,剩余房间虽未倒塌,但也摇摇欲坠,无法居住。村里80户人家,78户无家可归。

大寨村民

辛苦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面对眼前的残垣断壁,村民们欲哭无泪。陈永贵再三鼓励村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只要人还在,我们就能重建新家园。最终,在陈永贵的带领下,村民们在大灾之年没有饿着肚子,也没有向国家要一斤救济粮,甚至在年底,大家还都搬进了新修建的石头窑洞。

陈永贵自此一炮而红,报纸上铺天盖地都是他的报道,连《人民日报》都发文称赞陈永贵为”全国生产标杆”。

1964年1月,国务院将陈永贵召至北京,安排其在人民大会堂向各界万余名代表汇报农业工作,19日,陈永贵头上裹着白毛巾,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在汇报时,他完全不用稿子,单单以一个农民独特的生动风趣幽默的语言,就感染征服了台下的代表们。

同年三月底,毛主席路过邯郸,山西、河北两省省委书记联袂向主席汇报工作。期间,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详细地介绍了陈永贵,毛主席向来重视农业,自然对农业人才十分感兴趣。就问陶鲁笳:“陈永贵是哪几个字?他识不识字?”

陈永贵故居

陶鲁笳当即写了“陈永贵”三个字,并回答说,

“陈永贵文化水平不高,42岁才扫盲,不过能读报,思想水平也高,不久前,他在太原做了报告,讲话没有引经据典,但观点完全符合毛泽东思想和辩证法。”

毛主席听完,当即要了陈永贵的汇报材料,看完后十分赞赏。回到北京后,他还将陈永贵的事迹和报告传送中央,请各领导人阅览。1964年6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毛主席在会议上详细地说道了陈永贵的事迹以及大寨村的经验,说道:

“农业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

1964年年底,作为农业领域的杰出代表,陈永贵参加北京三届人大一次会议。12月26日,当天的会议结束后,陈永贵正要返回住所,周总理突然叫住了他。陈永贵一脸迷惑,周总理对他说,今天晚上不用吃大灶了,跟我来吧。

原来啊,今天是毛主席的生日宴会,毛主席专门嘱咐周总理邀请陈永贵一起参加。

生日宴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一间不大的房子里,摆了三张桌子,陈永贵被安排在毛主席身边就座。席间,毛主席对他的工作表示了肯定,夸奖他是农业专家。陈永贵听不懂湖南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大寨

从1965年起,全国范围内开始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陈永贵本人也被评为劳动模范,在全国各地进行演讲,积极宣传大寨精神,大寨农业模式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同时,有了毛主席的肯定,陈永贵走上了行政岗位,仕途顺风顺水,先后在县、市、省各级单位担任要职,不过他从未被高官厚禄蒙蔽双眼,一直都是一副农民的模样,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关心农业问题。

1975年,陈永贵迎来了自己事业顶峰。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通知,要求他立刻赶往周总理所在的医院。到医院后,陈永贵见到了重病的周总理,周总理没有过多的寒暄,直奔主题,告诉陈永贵:

“这次把你叫过来,就是要给你安排一些工作。你随时做好准备,组织上决定任命你为主管农业的国务院副总理,然后把大寨精神推向全国,你觉得怎么样啊?”

陈永贵一听,瞬间蒙了,赶紧拒绝,他说:“总理,我文化水平不高,只是个农民,哪里当得了副总理啊。”

最后,经过周总理的耐心解释,陈永贵才最终答应了下来,但是他提出要求,坚决不迁户口,不拿国家工资。

陈永贵

当选副总理后,陈永贵主要负责农业领域的工作,他依旧不改农民本色,时常下田劳作。而且陈永贵非常十分节俭,他烟瘾很大,一天要抽好几包,当时,中央有特供香烟,品质非常好,但他从来不抽,还是自己买几毛钱一盒的普通香烟。

也正是担任副总理期间,陈永贵和华国锋结识,他们二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农业问题,分享交流各自的心得,除了工作方面,生活中他们也互帮互助,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华国锋平易近人,陈永贵农民本色,两个人接触越久,越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逐渐互相引为知己。

1980年,陈永贵卸任副总理,到北京东郊农场工作,华国锋经常来看他。次年,华国锋也辞去了领导人职务,两个人都闲了下来,就更频繁的见面。

陈永贵被检查出患上癌症后,华国锋也经常去医院看望他,嘱咐他好好休养,保重身体。然而,癌症在今天都无法治愈,更何况医疗条件落后的当年呢?陈永贵的身体在病魔的折磨下,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医生想尽了办法,也只能减轻其些微的痛苦,对病情本身束手无策。

陈永贵

1986年3月26日 ,陈永贵最终因病抢救无效在医院逝世,党中央很快发出了讣告,并定下了遗体告别的日期。华国锋收到讣告后,悲痛万分,他实在是不愿接受老友离世的现实。

遗体告别仪式那天,很多人都在告别室外等待,这时一辆高级轿车停在了告别室外,车上下来一位穿着风衣、戴着变色眼镜的老人,正是华国锋,此时他已经久不在人前露面,大家见到他都很惊讶,纷纷涌了过来,有的人还鼓起掌来。

华国锋一来,告别大厅的门就开了,华国锋一言不发地走进告别室,对着陈永贵的遗体三鞠躬,,又一言不发地望着陈永贵的遗体。华国锋看着老友静静地躺在花丛中,消瘦的面庞布满深深地皱纹,不禁悲从心来,眼泪也慢慢从眼眶滑落。告别室内,很多人小声地抽泣起来。

就在工作人员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华国锋动了,他流着泪默默绕着陈永贵走了一圈,又沉默着与陈永贵的家属一一握手,最后又一言不发的走出了告别室。

华国锋从头到尾一言不发,大概是他觉得老友走了,也就把属于他们的时代一起带走了,没必要再多说什么了,就让他安静地落幕吧。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0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0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