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远在国外的张国焘,面对记者时说了10个字

1976年9月9日凌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了。

这个悲痛的消息一经传出,可谓是举国悲痛。几乎所有人都在为了,这位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祖国统一,以及走向美好生活的革命领导人的离去,而感到无比的悲痛。

消息很快就传播开来,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的注目,为此,《伦敦日报》的记者专程赶到张国焘身边,想要对他进行专题采访。

而此刻早已不再年轻的张国焘,在听到自己的老对手,同时也是曾经的老朋友去世的消息,心中感慨万千,最后感叹地说了一句话,令人唏嘘不已。

张国焘是谁?他又说了什么呢?

图 毛泽东

张国焘是何人物?

张国焘生于1897年,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

1919年5月4日,因北洋军阀政府,接受列强在巴黎会议中,提出的有关“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系列特权”等决策的懦弱行径,我国爆发了一起,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抗议示威游行活动。

而张国焘在这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专制的爱国运动中,表现极为突出,因此被推为北京学生联合会的演讲部部长。

正是因为如此突出的表现,张国焘受到了时任“文科学长”的陈独秀,和在正在北大教书的李大钊的高度重视,被李大钊收为学生,成为了早期共产党小组的一员。

1921年,他受恩师李大钊的举荐,作为北京代表参加了,中共在上海举办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图 李大钊

而也正是因为受李大钊的举荐,这位年轻又有野心的青年,便称自己理应主持会议。面对一个这样有劲头的青年,召集人李汉俊自然表示应允。

一场会议结束,虽没说出什么实质性的举措,但积极参与的张国焘仍受到了大家的欣赏,被选为了党的组织主任。

而后的几年内,他依旧靠着良好积极的表现,一点一点地做到了,中共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中央分局书记,成为了中共的事实领袖。

一直到此时,张国焘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好同志,好领导,但世事难料,时间早已磨碎了少年心头的真挚梦想,取而代之的是不断膨胀的狼子野心。

图 张国焘

万事早有预谋

早在1923年中共三大上,张国焘就因为不正确的个人主张,落选中央委员。

不仅如此,他原来所担任的职务也被毛泽东所接任,这让他感觉十分地挫败,在回到北京过后,1924年被北洋军阀政府抓捕入狱。

在被释放出来过后,他还一直坚称自己在狱中受尽苦难,守口如瓶,张国焘作为最早期的中共创始人之一,自然没有人会怀疑他此刻所说的言论。

但真相总会有浮出水面的一天。

在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门在清查北洋政府留下的文案资料时发现,当年张国焘不仅没有如他所说一般守口如瓶、炽烈向党,反而伙同他的爱人,轻易地供出了自己共产党的身份。

他在狱中向北洋政府深刻地“忏悔”自己,千不该万不该加入共产党,表示自己会因此悔过。

图 北洋军阀

与此同时,他还进一步出卖了对他寄予厚望、极力扶持、处处照顾的恩师李大钊,并“附赠”给了北洋政府,很多有关共产党的机密军政资料。

可想而知,这样大量的机密文件泄露,对于当时的共产党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而作为中共领导人的张国焘不可能不知道,这些信息背后背着的,是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性命。

尽管如此,他还是为了保全自己,没有丝毫犹豫地将众多事件和盘托出。

弃党内同志的身家性命于不顾,弃党的核心精神于不顾,将党的努力狠狠地泯灭在了,他跪向北洋政府的懦弱膝下!

由此可见,张国焘此人的政治信仰早已不坚定,再加上他本人对自己极度自信的态度,以及日益增长的狼子野心。

终于,在一次次地犯错降职、一次次地企图转移核心权利失败后,张国焘做出了一个决定——擅离延安,叛投国民党

图 北洋政府

剔骨之痛

革命友人的背叛远远比敌人的炮火还可怕。更何况背叛的还是一个,从共产党建立之初便积极参与党务的,资深的革命友人呢?

得知张国焘的背叛,毛泽东的肩头就像是压了一座随时可能崩塌,毁灭一切的巨大山石。

面对这位同门师兄、曾经的革命友人的背叛,毛泽东思虑很久,方才做出决定——全力以赴地将受国民党蛊惑而误入歧途的张国焘同志,带回正确的道路上。

面对共产党做出的这一举措,张国焘好像并不买账。

在叛逃延安,接触到国民党特务的这段时间里,他深刻地享受到了资本主义带给他的“好处”。国民党不仅为他提供了大量的钱财,而且还对他极其的尊重和优待。

张国焘在共产党内从没享受过这样纸醉金迷、人人无脑追捧的生活,自然更是被国民党的糖衣炮弹打得晕头转向。

图 国民党特务

面对着找过来的,为他着想、操心不已的共产党人,更是烦不胜烦、不屑一顾。在多次阻拦未果后,周恩来周总理决定亲自上阵,力挽狂澜。

但张国焘在见到周恩来的第一面就立刻提出,要去向蒋介石汇报工作。这样的话语显然取得不了信任,周总理决定陪他同去,会见蒋介石。

显然,张国焘已经“病入膏肓”,他一见到蒋介石,就弯曲了他那不值钱的腰杆,一句:“兄弟在外,糊涂多时。”就将自己和周总理之间划出了一条深深的分水岭。

面对如此腰软如泥,骨气尽碎地“大人物”,又看着站在一旁的周恩来,蒋介石一边欣喜这位“叛徒”的到来,一边又瞧不起这位“叛徒”。

毕竟,没有人会喜欢没有骨气的叛家犬。

而周恩来看着张国焘面对着蒋介石语无伦次、摇尾乞怜的模样,更是失望透顶。次日,周恩来总理对这位曾经的共产党领导人,下了最后通牒。

他为张国焘准备了三个选择:一、改正错误,回党工作;二、向党组织请假,暂时休息一段时间;三、自动声明脱离党,在此之后,党也会开除他的党籍。

图 周恩来

张国焘害怕他直接的选择会惹怒在场的一众共产党员,在一番犹豫过后说自己会在二和三之间做出选择,希望可以给他一些时间做决定。

面对张国焘恳切的脸,抱有着再试一次的心态,周恩来答应了这个请求,但张国焘完全辜负了周总理的信任。

他等周恩来等人已离开,就立刻打电话联系了国民党与他接线的特务,深刻地表明了自己投靠国民党的决心。

当天晚上,他留下了一张纸条,并且坐上了,特务派来接他的专车,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国民党。

纸条上这样写道:“兄弟已决定采用第三条办法,移居别处,不必派人寻找,至要。”

图 周恩来

新的开端,高开低走

张国焘刚到国民党的一小段时间内的生活可谓是风光无限。因为他的到来,让国民党手握重权的戴笠感到脸上有光。

这位国民党特务长在向自己的士兵介绍时,还得意洋洋地说:“你们今天就能见到曾经的共产党第三把交椅了!”

当然,除了在面子上添光以外,国民党以戴笠为首的一部分人还认为,张国焘的此次盼头具有很强的军事意义。

身为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张国焘突然叛逃,不仅可以狠狠地压制一番,共产党正蓬勃向上发展的生命力,同时还可以起到引导作用。

让共产党人早日“弃暗投明”,认清“现实”,然后被策反到国民党,想法自然是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的巴掌就无情地扇到了他们的脸上。

图 戴笠

国民党方面发现,张国焘除了能当一个“吉祥物”以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用处。

共产党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位曾经的领导人的背叛,而变得一蹶不振,反而是更加的激进、更加的朝气。

这一发现,让张国焘在国民党的生活质量,开始断坡式下滑。且蒋介石曾经向张国焘的领头上司戴笠,下达过指示表明,不忠诚的人不应予以重用。

也正是这句话,彻底地断了张国焘的“升官路”。在国民党将所有想要知道的信息。全都挖掘一空后,张国焘的地位就开始一落千丈。

察觉到了巨大差异的他,开始拼了命的表现,想要保住原来的生活。

最过分的是,他还会特地去见那些被国民党抓住并虐待的共产党人,向他们讲述自己叛逃过后的生活,威逼利诱地引导这些共产党人叛党。

在得知眼前的这人是谁后,所有的共产党人都先是惊诧,然后便是愤恨,恨张国焘的不忠不义,更是恨他的毫无底线。

图 国民党

怎么能有人在叛逃过后还能够面不改色地继续欺压、威逼自己以前的革命友人呢!痛恨之下,革命同志们,更是一声不吭。

面对这样的情景,失望的戴笠将他赶出了牢房,继续对我们的好同志施以暴行,而这些革命战士,自然也因此壮烈牺牲。

但加速催化了这场悲剧的张国焘,并不因为这些逝去的生命愧疚,反而是因为他们的“不知好歹”而愤怒。

1948年6月,为了挽救自己不断下降的地位,张国焘创办了《创进》周刊,继续大肆地进行反共宣传,里面他最喜欢说自己是在讲“老实话”。

而他将人民的悲苦和国家的危机全都归结于中国共产党的出现,说共产党“以百姓为刍狗”。但他无论怎么疯狂地叫嚣,都影响不了国民党大势已去的事实。

图 戴笠

而他所做的这些丧尽天良、有悖良心的努力,国民党甚至都没有看在眼里,自然也不会因此恢复对他的重用。

因为局势的紧张,国民党许多高级官员纷纷溃逃,而张国焘自然也在拼命地谋求自己的后路。

但国民党并不想将中共叛徒带往台湾,尤其是这位最大的中共叛徒——张国焘。

蒋介石认为,在这种局势下,这些墙头草的存在,只能成为国民党内部的定时炸弹,总有一天会炸伤人。

但张国焘一直都有很强的个人主见,在思虑再三后,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带着全家,踏上了去台湾的旅程。

此次离开的他并不知道,此次一去,便是一去不复返。

图 蒋介石

叛徒的晚年生活

不知道老天是不是将张国焘的功过相抵了,他的晚年生活虽然称不上好,但也不坏。

他多次接受美国的“采访”,尽心尽责地透露我国领导人,诸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现实状况,并且因此收获一笔还不错的稿费。

靠着这些稿费,在没有什么工作的几年里,张国焘的生活可谓是平淡悠闲、不愁吃穿。

1968年,他甚至还和自己的妻子,一起飞往加拿大多伦多,依靠在加拿大工作的大儿子海威,成功定居海外。

但此时,张国焘的大儿子仅仅是多伦多的一个数学老师,微薄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本就刚刚好,再多出两位老人,钱自然也就不够用了。

看出大儿子的窘迫的张国焘主动提出了离开,他和他的妻子一同住进了多伦多当地免费的养老院,靠着每月从政府领取的救济金勉强度日。

图 毛泽东与周恩来

1976年九月,毛泽东主席在北京逝世,有记者特地找到住在养老院的张国焘,询问他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听到这个消息的张国焘,心情自然是十分复杂的。他感慨地对记者说道:“我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像我一样,毛泽东也只是一个凡人,终有一死,死亡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这话虽然令人唏嘘不已,但无疑也表明张国焘是一个小丑,毕竟有句话说得好:“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毛主席就是重于泰山、将流芳百世,而张国焘只会是轻于鸿毛,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或许张国焘会后悔之前的选择,不,他一定后悔过,而且是不止一次的后悔。

人只有在潜意识认识到自己选择错误,又碍于面子想要证明自己没有做错时,才会更为激进地想要证明自己。

图 毛泽东

这句话,不就是张国焘后期奋力跳脚的最好写照吗?同年年底,已经79岁的张国焘,突然患上了对于老年人来说,最易得且最为致命的病——中风。

这次突如其来的疾病让他的身体一下子就垮掉了,右半身严重瘫痪,生活不能自理,而他的妻子此时也已年逾七旬,腿部还有残疾,想要照顾丈夫,但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在当时加拿大福利政策不完善,养老院护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张国焘的生理机能一点点地被消耗着。

说话声音不大,护工经常听不见呼喊,耳朵不好,头也昏沉,经常错过饭点,一边身子瘫痪,不能自己翻身,长了许多褥疮……

张国焘就这样一点点的在床上,痛苦地搓磨着时间,等待死亡的到来。

终于在197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因为护工的疏忽,又因为他已经没有力气大声呼喊,这位早期的共产党人、最大的共产党的叛徒活生生地冻死在了养老院的床上。

图 张国焘

张国焘和毛泽东

在毛主席死后,为什么会有记者专程去加拿大,只为采访张国焘呢?

虽然张国焘在国民党内部没有丝毫建树,但在共产党时期,他也最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战事,与我们的人民领袖毛泽东长期并肩作战。

他们同样都是李大钊同志的学生,同样是这个共产党的第一批领导人物,在奋斗早期是他们两人与一众共产党人一起,将共产党一步一步发扬光大。

而最先使他们相遇的,是他们共同的恩师——李大钊先生。

哪怕是初次见面,毛泽东对于这位师兄的看法,都是带着尊重和敬仰的。

毛泽东同志于1919年年末受李大钊同志的帮忙,得以在北京大学旁听,这让他对这位善良的大好人有了极高的好感。

而李大钊在向他介绍张国焘时,面对已经跟在李大钊同志身边学习的,公认为是李大钊的主要助手的神采奕奕的年轻人,毛泽东自然是对其带了一层“好感滤镜”。

图 毛泽东

哪怕在这之后,张国焘表现出有些看不起他的模样,但毛泽东依然认为,作为自己人生道路引路人的李大钊所看好的人,一定是极其优秀的、值得深交的人才。

而张国焘此人虽有些浮躁,但在李大钊同志和陈独秀同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导下,还是茁长成长为了一个可用之才。

这种才华在他去苏联留学归来后,变得更为明显和张扬。他的夫人都说他变得“更有耐心、更善于团结人”了。

与此同时,随着毛泽东的一步步成长,张国焘也渐渐将这位原来看不起的湖南小伙,列为了自己上位的一大阻碍。

他多次无脑反对毛泽东的正确意见,甚至经常因此遭到批评,但他依旧不做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到了后期,野心早已蒙蔽了张国焘的大脑。

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他基本上什么工作都不愿意做,一心想着如何“战胜”毛泽东,从他手里夺过所有的主要权利。

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张国焘的路子就已经完全地走歪了。

图 毛泽东

总结

纵观张国焘的一生,他先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而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朝着不正确的政治道路,越走越远。

他其实有很多次回头的机会,甚至说他好几次回头,朝着正确的伸出过脚,但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条道路走到黑,百般错误不回头。

张国焘曾经说过,他自己的性格有一些过于的“优柔寡断”。而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做的最果断且持之以恒坚持了多年的决定,也最终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错误的决定。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9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9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