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肯尼亚女孩找到大使馆,自称郑和水手后裔,引起轩然大波

“几百年了,终于有人从中国人来看望我们了!”

肯尼亚东部的一个小岛上,一个60岁的老妇人紧紧握住一个中国男人的手,激动得热泪盈眶。

她在有生之年,终于见到了来自遥远故乡的“亲人”。

因为在她心里,自己始终是中国水手的后裔,中国才是她的故乡。

而一个叫沙里夫的年轻女孩更是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几天前她寄出的那封信,真的有如此大的效应?

原来,这个男人是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的郭崇立大使。

2004年9月的一天,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

郭崇立大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努力搜寻着数百年前的历史,郑和船队的确到过肯尼亚,不过,真的有中国水手留在这里吗?

带着疑问,郭崇立大使来到了沙里夫的家里,随行的还有肯尼亚国家博物馆的专家。

刚一落座,沙里夫的母亲就娓娓道来,把所有人带到了600年前的时代,那是一段她们世代相传的往事。

沙里夫再次表达了她们祖祖辈辈的愿望:到去中国寻根。

沙里夫家庭世代相传的故事到底是什么?她的愿望能实现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沙里夫的追梦人生。

沙里夫的家位于蒙巴萨省的帕泰岛,距离大陆约8公里远。

村子里居住了1000多人,村民们的皮肤虽然较黑,但和非洲的黑人比起来,真的不算黑,黑中透有黄色。

他们的身体也没有黑人那般魁梧,头发并不卷曲。

难道真像沙里夫说的那样,他们是中国水手的后裔?

听了沙里夫母亲的故事,我们或许会更加肯定。

大约在600多年前,中国的一支船队遭遇海难,不得已停留在帕泰岛上。

当时,帕泰岛还处在原始社会阶段,村民对船员们极不友好,甚至充满敌视,毕竟彼此的外貌相差甚远。

船员们非常理解,非但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还总是默默地帮助他们。

一条盘踞在岛上的蟒蛇又出来活动,村民拿出所有的武器,却对蟒蛇没有丝毫的伤害。

因为,村民们只有石头和树枝,蟒蛇早已司空见惯,依然横冲直撞。

几年来,在与蟒蛇的对战中,村民死伤不少,蟒蛇反而越战越勇,时不时出来抢夺食物,损坏房屋。

关键时刻,船员们拿着大刀、长矛冲上岸,杀死了蟒蛇,也因此成了村民们信任的朋友,一起打猎捕鱼。

船员们教村民耕田织布、制作陶器,带领他们走向文明社会。

春去冬来,船员们也与当地女子结婚生子,过起了安稳的生活。

尽管,船员们想过带着妻儿回到祖国,但路途遥远,即便望眼欲穿,也再没有来过漂洋过海的船只。

于是,他们在这里遗憾终老,唯一能做的,是让后人将自己埋在海边,朝向故乡的地方,隔海遥望,寄托思乡之情。

沙里夫的母亲讲完家族的往事,拿出了一个青花瓷,这个几百年前的瓷器,充满了古中国的元素。

底部的“大明宣德”字样,更是清晰地诉说着历史。

在沙里夫母亲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船员们的墓碑前,这是一座座半圆形的石堆,前面竖着一块碑,上面刻着得汉字依稀可见。

在整个非洲,或许再也找不出这样的墓碑,厚重的历史感让郭崇立大为震动,他祭奠了埋葬在异国小岛的船员们,同时暗下决心要帮助沙里夫,让她尽快来到中国。

消息很快传回国内,不断有考察团队来到小岛,他们找寻到了一些,在非洲特色中带有浓浓的中国元素的陶器。

正如沙里夫母亲故事里讲的那样,这里的人们自古就会制作陶器和瓷器,制作方法与中国古代的技术非常相似。

不久后,南京电视台也来到帕泰岛上,他们是来拍摄纪录片《郑和下西洋》的。

为了节目的真实性,摄制组拍摄了当年沉船的海域,打捞出一些中国明代的器皿,感受到了中华文化对当地村民生活的影响。

种种证据进一步证实了帕泰岛上居民与中国的联系。

摄制组总编吴建宁对沙里夫说:“你是中国人的孩子,也是我的女儿,你有13亿亲戚!”

沙里夫更是激动地叫了声“爸爸”,她的汉语虽不流畅,却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沙里夫寻根的故事不断牵动着越来越多的人,她的中国之行能否顺利实现吗?

沙里夫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过中国水手的故事,她心里筑着一个“中国梦”,对自己身上流淌着中国的血脉深信不疑。

年幼时,沙里夫的父亲拿走了家里所有的钱,抛弃了他们兄弟姐妹6个,家庭的重担全部压在母亲肩上,幸好母亲一直坚持送孩子们上学读书。

1999年,沙里夫小学毕业后,没像当地女孩一样辍学回家,而是继续上了职业技校。

图书馆成了她最爱去的地方,她几乎查遍了有关中国的书籍,更加向往中国,渴望学习汉语。

可是,职校只教英语和斯瓦西里语,她就四处寻找学习汉语的书籍,一本简单的英文版汉语学习资料被她当做宝贝。

但她并不满足这些,为了有朝一日踏上梦寐以求的中国,她千方百计想找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学汉语。

于是,她拼命攒钱,刷盘子、捡垃圾……只要能挣钱的活,她都去干。

2001年,她终于有了积蓄,就义无反顾地来到省城蒙巴萨,因为她认为“大城市必定会有中国人。”

果然,这次没有让沙里夫失望,在蒙巴萨她找到了一家中国餐馆,餐馆老板赵汉青被她的故事深深地打动。

赵老板给她端来了中国面条,不但免费教她学汉语,还资助她上了高中。

中国人的友好善良更是坚定了沙里夫的信念,她倍加珍惜,发奋努力,每年都荣获了优秀学子的称号。

随着年龄的增大,17岁的沙里夫成了当地女孩中的异类,因为别人家的女儿早已结婚生子。

幸好有母亲的支持,沙里夫得以坚持着自己的“中国梦”,她想去中国读书,想亲眼看看遥远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

于是,她在深思熟虑后,鼓起勇气给中国大使馆写了那封诚恳的求助信,述说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水手的后裔,渴望去到中国的强烈愿望。

在沙里夫家族的传说中,他们的先祖,来自明朝的“太仓”,也就是现在的上海苏州一带。

沙里夫想去看看先祖诞生与生活过的地方。

在郭崇立大使的重视下,沙里夫一家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沙里夫离梦想的距离越来越近。

2005年,郭崇立大使向教育部讲述了沙里夫的愿望。很快,教育部批准了她来中国公费留学。

7月,沙里夫踏上了在梦中向往的中国土地,第一次看到高楼大厦,她不由地泪流满面。

她先是来到上海,走过先祖们曾经走过的路,完成了她们整个家族数百年来的愿望。

7月3日,她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郑和下西洋》首映活动,用不太熟练的中文对观众们打着招呼,现场演唱了一首肯尼亚歌曲。

紧接着,沙里夫来到南京,副市长徐慧玲紧紧拥抱了她,给她系上了一条漂亮的纱巾。

这条沙巾成了她的最爱,虽然舍不得戴,但只要有媒体采访,沙里夫都会披上沙巾照相。

她在南京经历了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住星级酒店,第一次乘电梯,第一次水浴洗澡…….

对于这些,她乐于学习,更是由衷地感叹:“中国非常漂亮,科技发达,都是因为中国人的勤劳,我也做一个勤劳的人。”

9月,她进入了南京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开始学习中医,太仓市财政局为她提供了全部费用。

有个记者和她开玩笑:“你以后会不会找个中国男朋友?”

沙里夫羞涩地脸红了:“现在还不太适应。”

那么,在中国读书的沙里夫,会经历什么?她会留在中国吗?

郑华,是沙里夫为自己起的中国名字,她以此郑重宣布,她是“中国女孩”,她是郑和水手的后人。

她选择了学习历史悠久的中医,她是这样说的:

“我的先祖曾经拯救了整个村子的人,我也要向他学习,学好治病救人的本领,救治那些没钱看病的肯尼亚孩子。”

就这样,沙里夫在南京医科大学开始了全新的中国生活,每天抱着书本,穿行在校园的石子路上,往返于教室与宿舍,留恋在图书馆的书海里。

她先是花了整整两年时间,通过了汉语能力考试,顺利进入专业课堂。

景天、山薊、麻黄、柴胡……这些中国人都读起来困难的中药名,成了她课本中的常见词,不但要认识,更要弄懂它们的药用价值。

她做了许多中医名词小卡片,一有空就拿出来看,默读。即便在周末,别人还在睡懒觉,她已经开始背书。

经过5年的刻苦钻研,沙里夫不仅精通汉语,熟读中医典籍,更是掌握了不少中医精髓。

她顺利拿到了本硕连读的毕业证,还考上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医学。

这一次,她这次选择的是妇产科专业,因为目睹了肯尼亚女人生孩子时的危险,她想回去帮助她们。

学习之余,和母亲通电话是她最幸福的时刻,她总是滔滔不绝地向母亲讲述中国的文化与科技,传达中国人的友善与热情。

不知不觉,沙里夫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所有学业,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医生,她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熟练地为病人把着脉。

“我想用我在中国学到的医学技能帮助我的肯尼亚同胞,可以和肯尼亚的医生一起交流学习。”

沙里夫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尽管她对中国有着万般不舍,但她知道肯尼亚更需要自己。

她要把所学的先进医学知识带回去,传播开,救死扶伤,造福家乡父老。

于是,她坚定地回到了家乡,立志成为中国与肯尼亚的友谊使者。

回到肯尼亚后,沙里夫很快成了当地的“神医”,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她不单单是坐诊看病,还时不时来到偏僻落后的村庄,免费帮助那些得了病又无钱医治的人们。

沙里夫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肯尼亚传播着中国文化,在中非友好交往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绵延流长。

当然,中国政府不会忘记帕泰岛,肯尼亚大使馆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帮助岛上的村民,给他们建设了一些基础设施,帮助他们打造港口,促进小岛的经济发展。

只要流淌着我们中华的血液,就永远是中国人,中国,随时欢迎你们回家!

-END-

作者:ZHL绥萍

编辑:剩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河南“钉子户”任金岭,扬言100亿也不拆,专家:他家确实不能拆

17年了,蹬三轮资助300多名孩子读书的白方礼,墓前总是鲜花锦簇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6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6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