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的古塔前何以矗立孔子像?湘潭人司空见惯,外地人却必打卡

#头条创作挑战赛#“湘中灵秀千秋永,天下英雄一郡多。”

湘潭,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湘江臂弯里的千年古城,自古文脉昌盛,巨匠灿若星辰,它又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伟人故里,以至于一听到湘潭这个名字,一种叫“向往”的情绪就油然而生。

湘潭位于湘江第一湾的怀抱里,悠悠湘江水孕育了千年文脉。古城在湘江之滨有个“铁三角”的标志性建筑,分别是万楼、望衡亭和高峰塔。万楼和望衡亭在江北(也说江之西),高峰塔位于江南(也说江东)。

伟人故里瞻伟人,湘江之滨叹文风。到了湘潭,高峰塔是不容错过的,因为它是湘潭文风的标志,也是国内罕见的不与宗教迷信有关的古塔。

高峰塔又名宝塔,位于湘潭岳塘区宝塔社区,始建于明万历42年(1614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不过原塔在文革时期被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是1994年在旧址上重建的。塔为七层八角塔,高36.5米,塔基环绕一圈类似酒窖的暗室,地下亦有地宫,现为储物间。

最为称奇的是塔前有一孔子塑像,这与国内其它的古塔有着天壤之别了。那么,这个中原因又是什么呢?

话说,明朝湘潭有一个叫包鸿逵的县令,他任职之时轻徭减赋,那时还是县的湘潭得以发展。这期间,湘潭籍的进士李腾芳因病居家,鼎力资助包鸿逵先后建了万楼和宝塔。

李腾芳这个人在史书上也是个名人,后任行人司正,历太常少卿,直至担任礼部尚书兼掌院学士,协理詹事府,晋太子少保,卒赠太子太保,谥文庄。

宝塔建成的时候名之为高峰宝塔,这时李德芳还请南京光禄寺少卿、嘉鱼李憭为宝塔作记,并亲自代笔完成《高峰石塔记》:

“湘潭于湖南最有名,地势自交广峤岭戟立斗折而来者,忽然释其岩嵁巇而放于夷悠,潇、蒸、湘诸流又有以宣其滞、出其恶而潴其美。故生于斯者,问学文秀之民多。然竞介距以斗科名则士犹欠然自少之也。商于乡先生克扬张公辈,告于邑令仪甫包公,为石浮屠尖于邑治之南山,占巽之隅,因崇为高,凡若干尺。始于去春甲寅之二月,考之以今秋乙卯九月。”

由文字中可以看出,李腾芳当年感慨湘潭虽然学识之士颇多,但是能够“登堂入科”的“犹欠然”,也就是说需要激励当地的学识之士博取功名。由此可知,建宝塔的初衷就是鼓励当地的学子更进一步,多出人才和进士等,以提振地方学风,寓意着文运昌盛。

宝塔建成之后,数百年来成了文人墨客登高望远,赋诗作词、赏湘江风光的宝地。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宝塔所在的山为挂榜山,是不是亦有登科之寓意呢?

今日的高峰塔乃是1994年有江边村村委所复建。在湘潭福星中路的北侧可以看到一块有红褐色的石头上雕刻的“宝塔 高峰塔”五个大字,顺着这儿的小路进入,会发现周边是闹市中的净土,周围还有耕地和村民的建筑,唯有高峰塔蔚然耸立。

古塔大门两侧为“中湘景色、天下文章”的楹联,进入大门两旁有房屋若干,古香古色,又有各种楹联和牌匾,由此可知此地为“楹联文化景区”、“某某协会”、“某某创作基地”等,文化氛围可见一斑。

塔前为汉白玉的孔子塑像,寓意当然是传承传统文化,有点类似北方多见的“文昌阁”。古塔七层,一层门口匾额为“屹镇重离”四字,塔内甬道曲折,绕塔而上,每层的内部结构不同,唯有七层最高处,如今塔内供奉了佛像,亦有不知谁题的“南无阿弥陀佛”牌匾。

每层均有围廊,随着一层层的递进,看到的湘潭景色也不同,尤其在第七层,湘江、湘江大桥、城铁等景色均入眼来,蔚为壮观。

宝塔也好,高峰塔也好,它延续着湘潭的昌盛文运,不知道名人、伟人如此之多,是否与古湘潭的三大地标有关,但高峰塔这个湘潭市区最高的古建筑,已经成了外地游客必打卡之地,虽然湘潭人对它已经司空见惯!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27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27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