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参加陈毅追悼会,看到角落里的挽联后,激动询问:作者在哪

前言

陈毅将军,四川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曾任新中国上海市首任市长。陈毅是位高级知识分子,早期在成都甲种工业学校读书,之后又赴法国勤工俭学。

从法国回到中国之后,陈毅就陆续加入青年团、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建国后,陈毅被授予元帅军衔,1971年,被查出患上了肠癌,1972年在北京病逝。

毛泽东突然决定要来参加陈毅追悼会

陈毅病逝3天后,也就是1972年1月10日,在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原计划这场追悼会由中央军委办公室主办,其它相关部门协助,规格参照之前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上将军衔)。

这样的规格属于正常范围,邀请的人数大概在500人左右,很多人都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次追悼会。其实很多人都想参加这次追悼会的,就比如宋庆龄,但她申请了几次都被拒绝了。中央和领导人们不希望弄得阵仗太大,风气和影响不好。

还有一个多小时追悼会就要开始的时候,毛泽东突然决定要来追悼会,情况就变得特殊起来。宋庆龄想着今天是陈毅追悼会的日子,心中正难过自己不能到场,就突然接到周总理办公室打来的电话,得知了毛主席要来参加追悼会,她也可以来了。

1月10号这一天,毛泽东像往常一样,吃过早饭后,上午看了一上午文件。中午吃过饭,躺在床上午休,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他心中一直惦记着陈毅追悼会的事情,他们一起共事多年,感情颇为深厚。

躺着睡不着,毛泽东索性坐了起来,决定去书房看一会书。到了书房拿起书,依旧怎么也看不进去,在沙发上坐了好一会,一页书都没有翻。

一边陪同的秘书张玉凤早就发现主席今天有些心不在意,但她不敢随便打扰主席,只能随时关注主席的动向。又过了一会,毛泽东开口说话了:“现在什么时间了?”

张玉凤看了看手上的手表回答:“现在是一点半。”

成毅的追悼会定在下午三点开始,仅剩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了,中南海距离八宝山公墓有一段距离,时间差不多刚刚好。毛泽东马上说:“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这短短的一句话让张玉凤一愣,她知道追悼会的时间,也知道追悼会的安排,原计划主席是不会参见这次追悼会的,这怎么突然就改变了主意呢。

不过张玉凤作为主席的秘书,工作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都很强,反应过来后,立马去做准备工作。她先是通知了警卫队,让人去给主席准备参加追悼会的衣物。警卫队得到消息之后,又将消息上报给中央警卫局和周总理办公室,很快主席要参加陈毅追悼会的消息就传开。

这时候,出行需要的车辆和警卫人员也迅速安排妥当。毛泽东为了赶时间,睡衣都没换,直接在睡衣外面套上常穿的中山装,又在外面穿了一件米白色大衣,就匆匆忙忙地出门坐车出发。

毛泽东的速度快,收到消息的周恩来速度更快,他的车几乎是和毛泽东的车同时驶出中南海的。不同的是,周总理的车速要更快一些,他必须先一步到八宝山,提前重新安排和协调追悼会的进行。

实际上,周总理接到消息的时候,也穿着睡衣准备午睡。接到消息之后,周总理先是指挥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打电话通知:之前提出要参加追悼会的,都可以去参加。接着用电话遥控追悼会调整规模和布置。

然后周总理也没换睡衣,抱着需要换的衣服上了汽车,在去八宝山的路上换好了衣服。到达八宝山之后,周总理检查和布置了追悼会的各项事宜,然后带着大家迎接毛主席的到来。

两点半左右,毛主席的汽车抵达八宝山,主席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走下车,一路走进灵堂。毛主席最先看到的就是正中间大大的陈毅遗像,思绪一下回到40多年前。

1928年,毛泽东和陈毅还都是30岁上下的小伙子,毛泽东领导发动秋收起义,南下创建井冈山根据地。成毅则是和朱德发动了湖南暴动,听说井冈山的情况之后,主动联系毛泽东。最后两支队伍成功会师,两个年轻的革命者也逐渐熟悉起来,走上同一条道路。

毛泽东和陈毅的友情,就是在红军早期建设时发展起来的,他们共同走过来一段非常艰难的岁月。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友谊,不是短短几句话能够描述的。

1971年陈毅查出肠癌,毛泽东得知后就很痛心,共产党队伍中不少同志都是因为肠癌去世的。而且肠癌发展到一定阶段非常疼,不怎么能吃东西,更多依靠输营养液提供人体所需能量。

即使如此,被病痛折磨的陈毅还记得毛泽东的生日,他去世前十天,也就是1971年12月26日,刚好是毛泽东的生日。党内领导人们大多是不过寿的,毛泽东作为表率更是如此。但这一天,陈毅请求医院院长准许他今天吃一碗长寿面,算是给主席庆祝生日了。

陈毅去世之后,毛泽东非常悲痛,他一直是想去参加陈毅追悼会的。当时党内一直宣传移风易俗,要简化丧葬繁琐的礼仪和规格,党内众多领导人的追悼会都是简易办理的。

所以毛泽东一直抑制自己想去参加追悼会的想法,但在陈毅追悼会开始前的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能控制住想送老朋友、老战友一程的想法,赶到了八宝山。

一副挽联引出另一个故事

看到灵堂中放大的陈毅照片后,毛泽东心中百感交集,脑海中宛如放黄灯片一般。等回过神来,他的目光才向照片两边看去。照片两边摆放了许多花圈,几乎挤满了整个灵堂,非常壮观。

之后就有工作人员上来,扶着毛泽东去另一边的第三休息室。走着走着毛泽东停下了脚步,他被角落里的一个花圈吸引了注意力。花圈两边是一副挽联,挽联的内容有些长,但书法写得极好,毛泽东看得很真切:

仗剑丛云作干城,忠心不易,军声在淮海,遗爱在江南,万庶尽衔哀,回望大好河山,永离赤县。

挥戈挽日接尊俎,豪气犹存,无愧于平生,有功于天下,九原应含笑,伫看重新世界,遍树红旗。

毛泽东不由自主的读起来挽联上的内容,中间还不停点头,很是欣赏和赞许。整副挽联既有悲痛亦有气势,贴切的概括了陈毅一生的经历,是极好的作品。

毛泽东读完挽联,看到落款是张伯驹,便开口夸赞道:“好,张伯驹先生的挽联写得很好!”接着毛泽东又有些好奇,便问身边的人:“陈毅和张伯驹很熟吗?”

毛泽东知道张伯驹,张伯驹曾是社会上有名的贵公子,他的父亲是清末户部官员张振芳,清朝覆灭之后,跟着袁世凯做过一段时间事。所以张伯驹幼时家境极好,但他没染上富二代的一些不良爱好,反而是个才子,琴棋书画方面很有造诣。

张振芳去世之后,张伯驹对官场不感兴趣,而是投身到金融界和文化界,利用父亲留下的财富,搞出一些成绩。不过听说这个人不爱财,但极其热爱收藏和鉴赏文物。

国内战乱的一段时间内,张伯驹在保护中华古董文物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新中国建立之后,张伯驹还主动向国建捐献了一批国宝级文物,毛泽东也是因此知道这个人的。

1956年,张伯驹感觉自己年纪大了,担心自己去世后,收藏的几件文物会遗失,和夫人商量之后,一共捐了八件国宝级文物给国家。这八件国宝级文物都是字画类的,毛泽东一向喜欢这些,刚好关注到了这件事。

张伯驹

中国政府一向投桃报李,见张伯驹夫妇捐了这些字画,因此想奖励他们20万元,不过张伯驹夫妇两个并没接受这笔钱。他说了一句话很有文化人的精神:“予所收蓄,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但毛泽东并不知道陈毅认识张伯驹,他还有些好奇这两个人是怎么认识的,因此他直接问了出来。从这副挽联来看,陈毅和张伯驹应该也认识已久,而且关系亲密,不然这挽联也写不出这样的情真意切。

一边的人还真有了解这段往事的,立马出来和毛泽东简单讲了两人之间的故事。

事情还要从陈毅担任上海市市长说起,前面的介绍也说过,别看陈毅是十大元帅,是个拿枪杆子,实际他还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和毛泽东一样,擅长写诗词,作品还不少。现在市面上,还能买到《陈毅诗词选集》。

张伯驹

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张伯驹有段时间刚好待在上海,他读过几首陈毅的诗词,一直很仰慕陈毅的才情。有一天,张伯驹就跑到市政府求见陈毅,希望能够共同探讨诗词,可惜遇上陈毅去南京公干,没能相见。

两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相见,是在1957年的盛夏,北京北海举办明清书画作品展览,陈毅听说展览上会展出不少名家真迹,正巧自己有空,就跑去看展。

看展的时候,了解到这次展览是由张伯驹牵头,各相关单位共同承办的,展览上不少古画都是张伯驹捐献的。陈毅一下子就对张伯驹这个人产生了好奇,很想见见他,一起聊一聊。

陈毅是个雷厉风行的性格,很快就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没几天就将张伯驹请到了家中。两人没聊几句,便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从国家文物一路聊到诗词歌赋。时间过得很快,两人一个不舍得走,一个直言挽留,结果又拿出围棋对弈起来。

明明是初次相见,但陈毅和张伯驹却如多年老友一般,下棋聊天极为畅快。多年以后,张伯驹还清晰地记着这一天的景象,并将感受写进了一篇文章:

1957年夏,始相晤于北京,坐接春风,陈帅如冬日可爱,平易近人,言谈爽快直接,全出于诚。

陈毅和张伯驹相交,见面的时候并不多,陈毅日常公务繁忙,空闲时间并不多,两人更多是书信来往。有句老话叫“距离产生美”,陈毅和张伯驹大概就是如此。

这次见面后不久,张伯驹遭遇人生变故,失去了工作,经济拮据,情况非常不好。张伯驹心中苦闷,向找人倾诉,他第一个就想到了陈毅,想给陈毅写信,又担心给陈毅添麻烦,写信的事就搁置了。

其实根本不用张伯驹写信,陈毅已经听说张伯驹的遭遇,他也想帮助张伯驹解决问题,但一直没有很好的机会。1960年,这个机会就来了,陈毅的好朋友吉林省省委书记于毅夫来北京开会,两人相见聊了聊最近的生活和工作。

陈毅灵光一现,也许可以让张伯驹去东北工作一段时间,就开口问于毅夫:“我的好朋友张伯驹遇到一些困难,吉林那边有合适他的工作吗?”

于毅夫是知道张伯驹这个人的,文学艺术方面很有造诣,安排个工作应该不是难事,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了陈毅。不过安排工作这种事情,不是一拍脑袋瓜子就能决定的,还是要经过调查和商议,才能最终定下。

于毅夫回到吉林之后,叫来省宣传部部长宋振庭商议,后来对张伯驹夫妇进行摸底调查之后,就决定让两人到吉林工作,从事文化事业方面的工作。

赋闲在家的张伯驹突然接到吉林省文化局的电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决定写一封信和老朋友陈毅辞行,信的内容是:

五七年一见,觉公如冬日可亲,至今耿耿难忘,现受聘将去吉林,拟趋谒辞行。

陈毅接到信之后,也非常高兴,抽了一天空,派车接张伯驹夫妇到家中一叙。张伯驹对即将去吉林工作信心满满,并说能给祖国建设做贡献很幸福。陈毅见张伯驹状态这么好,鼓励他道:“相信你们会作出好成绩。”

很快张伯驹就和夫人一起到吉林工作,在吉林博物馆从事文物鉴定的工作。可惜这份工作也并不长久,那个年代吃饭都是个问题,又有多少人愿意去搞文化事业呢。没几年,几经辗转,张伯驹夫妇再次回到北京,工作依旧没有着落,更无法在北京落户,生活很艰难。

这时候陈毅身体已经有了些问题,尽管知道张伯驹处境艰难,但分不出时间和精力去关照老友了。不过两人隔一段时间还是会联系一下,张伯驹也很关心陈毅的身体情况,但一直没能有机会去医院探望。

张伯驹还想着,等陈毅身体养好了,两人也许还有机会见面。张伯驹没能等来陈毅身体康复,反而等来陈毅病逝的消息。陈毅的夫人张茜知道两人之间的友谊,因此陈毅病逝后,她派人告知了张伯驹这一消息。

张伯驹收到消息之后,大为悲痛,要知道陈毅比他还小三岁呢,却早一步离开人世。他的身份注定不能不去参加追悼会,他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老友的哀思,便写了这副挽联,托人交给张茜。

张茜见了挽联,明白是张伯驹的心意,于是就放到了追悼会的花圈两侧。没想到毛主席来参加了追悼会,更没想到这副挽联会得到主席的关注。

毛泽东听身边的人讲了陈毅和张伯驹相交的故事,颇为感动,又问:“张伯驹呢?张伯驹在哪?”毛主席是想和张伯驹聊两句,哪里能想到张伯驹不能来追悼会呢。

张伯驹早期经济条件是很好的,不过他的万贯家财大多用来保护文物了。比如他捐给国家的那幅展子虔的《春游图》,当时古董贩子要卖到国外,是他卖了自家的一处豪宅凑够钱才买回来的。

而且张伯驹乐善好施,特别愿意为文化事业撒钱,后来又遇到人生和工作变故,才变得穷困潦倒起来。毛泽东了解到这些,心中有些难受,他想着应该帮助一下这位热爱文化事业的老人。

于是毛泽东对身后的周总理说:“张伯驹先生是个人才,总理给他安排个工作吧。”

周总理点头答应。

张伯驹

追悼会的事情就告于段落了,张伯驹的事情却有了下文。张伯驹没能去陈毅的追悼会,却在报纸上看到了毛主席去参加追悼会的消息,他很为陈毅开心。

张伯驹却没想到,陈毅追悼会结束后的第11天,也就是1972年1月21日,他收到了中央文史研究馆的聘书,成为中央文史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几天后,张伯驹又收到了陈毅夫人张茜送来的礼物,陈毅生前最爱的一副围棋。

看着眼前玉质的棋子和木质的棋盘,张伯驹又忍不住忆起往日的时光落了泪。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2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2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