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称“孩子学新闻把他打晕”获力挺,教授反驳不在点子上

文| 令狐卿

日前,考研培训师、网红博主张雪峰的一番言论,引发争议。他不建议理科590分考生报考新闻学专业,因为不好就业,称“从中国本科专业目录里面闭着眼睛摸一个都比新闻好,”还戏谑说要把有这种想法的考生“打晕”。

张雪峰把新闻学专业视为“天坑专业”,国内一些新闻学教授看不下去了。重庆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小强反怼说,新闻传播是好专业,就业去向多元。厦大新闻学教授邹振东表示,“反思张雪峰提出的问题,不要轻信他的结论”。

邹振东的看法显然要比张小强温和多了,不是非要与张雪峰争个是非高下,而是提醒新闻传播学界不要脱离实际,不要脱离业界的情况。但不管是张小强的气愤不过,还是邹振东的反求诸己,很多网友都不买账,都是赞张雪峰而反对新闻教授。在他们看来,教授出面维护专业尊严,一定是这个专业不行了。

张雪峰言论引发争议

实际上,新闻传播专业看重实际应用,教授出面来与张雪峰争辩,恰好是这个专业学以致用的表现。张雪峰也说过普通人家孩子慎选电力、军校,你能看到有这些专业的教授出来理论的吗?

进一步说,新闻学教授与张雪峰的隔空对话,对大众理解考生选择现在的专业、预备将来的就业很有帮助。

帮助家里的孩子选择高考志愿,向来是一件非常棘手、却不得不做的难事。张雪峰在专业咨询时主打一个为“普通人家孩子着想”的立场,给出选专业的建议。他的建议贴近实用主义,大多基于各专业的就业情况来分析。对那些不了解高考志愿与高校专业的考生及家长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操作性也很强。

但仔细一看,他的建议其实比较笼统。

新闻专业就业是不怎么理想,但不同学校新闻毕业生的选择空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新闻学下面还有更细的分类,比如广告、广电、传播学等,每个专业的就业情况也不一样。

更重要的是,个人的兴趣和天赋是个关键因素,一个立志做新闻、愿意在专业领域深耕的人,和一个只把它当成谋生饭碗的人,大学期间投入不同,毕业走向也会南辕北辙。

而张雪峰的回答里完全没有涉及这些。

至于他提到的,很多学新闻的人毕业后都转行,也不是什么大事。学新闻传播的可以做记者,也可以不做记者;反之,不学新闻传播的,也可以做媒体,新闻专业与媒体就业之间并不是非此不可的强联系。许多专业都是这样,学了该专业不一定就在相应的行业工作,要相信人的灵活性。

厦大新闻学教授邹振东发文回应张雪峰言论

以上说的这些,很多网友未必想不到,但不妨碍他们对张雪峰的力挺。“新闻学值不值得选”,这个小众话题能够出圈,不是大众突然对新闻学产生了兴趣,而是因为目前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就业焦虑。就业难,专业选择就更难。张雪峰的盈利模式迎合的是就业难带来的普遍压力。

在前些年填报高考志愿的讨论中,大致有一个共识是:首选好的学校,要是好学校搭不上边,那就选好学校所在的大城市,最后才是考虑专业选择。张雪峰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他可以具体地框定专业,斩钉截铁地说好或者说坏,最大限度地排除咨询者的犹豫,换句话说,就是“听我的没错”。

所以,张雪峰成为网红名师不是没有道理的,越是那些犹豫不定、有选择困难症的家长和考生,越是信服他。反而是那些本身有主见的,最多将张雪峰的意见作为参考之一,而不是完全信奉他。

但显然,具有主见、拥有充分信息量的考生和家长还是少数,张雪峰为大量信息来源单一、无所适从的人喂下“定心丸”。

他说的好就业的专业,四年之后怎么样都难说,但他的意见可以实现咨询者的即时满足,毕竟不会有人在几年后找他“算账”。

就业难,将社会焦虑往前推移到选专业,这也不是头一次出现的现象。对于这种人生风险,张雪峰的所有建议,汇总为一句话就是:先活下去,不要幻想阶层跃升,普通人家的孩子有个普通的活法就该满足。

对于这种生存哲学,当然可以仁智互见,但相信也不是所有考生都会屈从这种劝说的,人性毕竟比专业和就业更为辽阔。

说到底,每个人还是要为自个的人生负责,专业与就业之间到底是顺利、幸福的联系,还是不那么如意、不那么理想的联系,一蹴而就总是困难的。比专业和就业更重要的,恐怕还是某种人生的构想。

不论是考研择业专家张雪峰,还是学院派教授,正反意见都可以听听,明智的决定总是建立在信息充分的前提下。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3年 7月 10日
下一篇 2023年 7月 10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