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网红迷住年轻人

“前一秒是个老头,下一秒是个帅哥”。

这个年轻人似乎特别喜欢这种戏剧性的老年变装视频。

就像“王奶奶”的精致打扮一样,是“田奶奶”式的老年人日常喜剧把年轻人放在了首位。像这样通过博主变装前后巨大的外貌变化,两代人不同观念的碰撞,制造的冲突成功戳中了年轻人的“嗨”点。

老年网红迷住年轻人

长期以来,老年人是网络上的“失语症”群体,关于他们的故事只能从别人的转述中得知。

老年网络名人的出现无疑提供了一个与公众直接沟通的渠道,而老年网络名人在网络上的声音,在为银发群体呐喊的同时,也吸引了相隔一代的年轻人。

当中老年人不再只是坐在互联网下的看客,开始走向前台,语境悄然发生变化。

老网络名人让年轻人着迷

与大多数中老年人衣着朴素、喜欢遛狗逛公园的单调生活不同,老年网络名人在网上分享的生活堪称丰富多彩。

打扮精致的王奶奶,按时分享厨艺的Kimi爸妈,在直播间跳舞带货的中年奶爸团,时尚、热情等看似与老年群体无关的词汇,和谐地融入了老年网络名人的生活。

这种和谐,在打破老年人生活刻板印象的同时,正在吸引一大波对老年人和老年人生活充满好奇的年轻人。

网络名人中的老人自带长辈滤镜,在年轻人中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这种亲切感往往是年轻用户最初留下来的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快速发展,Z世代的年轻人经历了一个与他们的祖先完全不同的世界。越来越大的差距让不同年代的人很难理解彼此的世界。

即使缺乏了解,大多数“由祖父母带大”的年轻人仍然与他们的祖先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

这个链接是引起年轻用户对网络老名人好奇的重要原因。

网络名人,一个老人的出现,正好给了年轻人一个了解祖辈生活的机会。在很多老牌网络名人的作品评论区,都能看到类似“你让我想起了我奶奶”的留言。

更注重分享而非变现的老年网络名人,也有更多的耐心和时间与粉丝互动。你可以在他们的评论区看到患者对大量粉丝留言的回复。无形中,老年人的网络名人让年轻人有机会在网络上与他们的祖先建立情感联系。

或许更重要的是,年轻人从老网络名人身上找到了优雅面对衰老的勇气。

在“中年危机”、“大龄剩女”等充满年龄焦虑的舆论环境中,衰老似乎意味着告别美好的事物。老年网络名人分享的生活,发出的积极信号,无疑是对年龄焦虑最有力的抵抗。

和情怀一样引人入胜的,是老年网络名人的差异化内容风格。

在年轻人主导的互联网里,即使有专业团队来包装老的网络名人,老人们在镜头前的表现相比年轻人还是略显生涩。这种密不透风的涩味,恰恰成了他们独有的辨识度。

以小红书的博主为例。她的笔记几乎都是不同背景下的相同动作。如果是普通人,这么大的概率会被批评不关心,但慢半拍的老年网络名人能得到用户更多的包容。

这种没有达到互联网完美标准的粗糙感,似乎才是老年网络名人的正确解决之道。

向商业化迈出谨慎的一步

虽然大部分老年网络名人分享内容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盈利,但适度的商业化无疑可以促进创作者的积极性,商业回报本身也是对内容价值的肯定。

网络名人很难意识到老了。部分原因是网络名人实现老有所养的意识不高。

大多数老年网络名人在网上分享内容的初衷,无非是为了消磨时间,寻找情感慰藉。因此,老年人网络名人的商业意识低于其他类型的网络名人。相对于主动寻找商机,他们被动的等待合作伙伴来找他们。

对于上门的商机,老年网络名人的态度也相当谨慎。如果因为推荐产品的争议而损害与年轻用户的关系,显然违背了老年网络名人分享内容的初衷。

网络名人中大部分老年人对网络生存规则的熟悉程度不如年轻人。一些缺乏职业道德的MCN组织会利用代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诱骗”他们签署霸王条款。

“上路吧”58岁的阿姨苏敏(音译)在接受《燃烧财经》采访时说,她被MCN一家旅行社半诱半骗地签了一份星图绑定合同。之后该机构不仅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带来了广告和分享的诸多限制,最后损失了一万多元才成功终止。

像苏敏阿姨这样的遭遇并不是独一无二的。无知的老网络名人在加入MCN后不仅没有赚到钱,还支付了大量的解约费,以确保内容不受干扰。无疑,这进一步削弱了老牌网络名人们本已微弱的商业化意识。

勇敢迈出商业化步伐的老牌网络名人,市场份额依然有限。

大部分老年网络名人会选择在与自己内容直接相关的赛道上,通过接广告或者直播带货来变现。关注精致生活的王奶奶,会收到一些美妆、服饰的广告,并进行相关直播。分享日常烹饪内容的《高和乔师傅》直播间的链接,主要是农产品和日用品。

直播发货为了达到一定的效果,必然需要整个团队在产品选择、性能、售后等方面的配合。

网络名人,一个老年人,可以为直播间提供信任的背书,吸引客户,但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去监督整个选拔和演出过程。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很容易被口碑拒之门外。此前,王奶奶的直播间因为假货被网友抵制。

Quest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线上消费能力在1000元以上、银发人群中高消费意愿的活跃用户数分别为1.98亿和2.05亿,同比增长10.6%和10.2%。

看来老年网络名人把变现路径锁定在中老年市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方面,市场缺乏专注于中老年市场的头部网络名人,市场缺口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拉大,而老牌网络名人在这一细分市场具有天然优势。

就MCN而言,即使老年人网络名人运营的短期收入有限,但可以为其在白银市场的长期发展做出贡献。

目前专注于中老年市场的收益有限。虽然各大app的用户已经像银发族一样渗透,但中老年人并不是网络消费的主力军。

即使在中老年市场,许多年轻的网络名人也在竞争。

守住银发市场的私人地块

网络名人,老年人,在网络上获得大量关注后,难免陷入用户的审美陷阱。

在“只穿高跟鞋的王奶奶”走红后,Tik Tok也跟风推出了许多以老年时尚为特色的账号。即使老年时尚穿搭本身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样的时尚穿衣风格也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关注,但也制约了老年网络名人进一步开发自己的内容。

网络名人也难逃网络暴力。网络老名人并没有因为年龄而幸免,反而受到了更多所谓的“道德拷问”。看来老年人要扮演不要钱的冷漠形象,谈钱是“不尊老”。

早年,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戴建业为了筹钱给妻子治病,四处讲课、出席活动,被网友批评有失“文人风骨”;Tik Tok博主“高巧平和乔师傅”分享日常海鲜烹饪视频,并开始直播带货。他们涉嫌炫富,消费Kimi人气,大量网友涌入其评论区对其进行网络暴力。

相比于年轻时在网络上成长起来的年轻人,黄昏时分踏上网络快车的老年网络名人在网络上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不那么强,这也让他们在面对网络暴力和向他们走来的MCN时显得格外软弱。

网络名人的晚年被放到了道德制高点。本质上是网民对老年群体的不了解,而这只能通过让更多的老年网络名人活跃起来来消除彼此的标签化印象。

Tik Tok和Aauto Quicker等应用程序纷纷为老年人嵌入界面,小红书最近注册了一本旧红宝书。大家都看到了银发市场这块蛋糕,从产品设计等方面向老年用户伸出了橄榄枝。

在互联网加速向银发市场渗透的过程中,老年人网络名人虽然未必能俘获老年用户的心,但很可能会激起他们的分享欲望,让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内容创作中来。

“切入”、“B切”等创作者辅助工具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创作门槛,让老年群体可以轻松加入到创作和分享中,刺激了这部分UGC内容的爆发;与银发族相关的内容积累本身就构成了平台内容差异化竞争力的一部分。

年轻网民担心自己的QQ号和微信号死后怎么办,甚至准备在遗嘱中继承和分割自己的网络社交资产。在这些被网络和个人生活深深束缚的年轻人之后,注定会有一个“网络老名人”市场为他们服务。这群网络原住民的网络名人之旅,大概会比“王奶奶”顺利得多。

而黄昏触网的老人,也要找到他们的乐趣。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2月 14日
下一篇 2022年 12月 14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