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闹东京 元夜闹东京的人是谁

  

  8月8日。天气不错。今天可以谈谈唐诗。

  锄禾日当午,处处闻啼鸟。野火烧不尽,夕阳无限好。人类对唐诗没有免疫力。唐诗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唐诗中都有一幅画。每个人心底也都有一页唐诗。不管怎么说,如果就着唐诗,下三两稀饭,再有一包榨菜、一块豆腐乳、半个咸鸭蛋,就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了。

  不过首先要说,有些所谓唐诗名篇,每个字都是没有必要存在的。这样的唐诗不用去读!好吧,逸庐在此先举个例,解剖一首啰嗦无聊,语无伦次,主题不明唐诗: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首先,试试每句都可去掉一个多余的字改成三言诗:“清明时,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你看,根本意思一点不会变,所以至少有四个字绝对多余。

  我们再看看每句减掉两个字:清明本就是时节,所以“时节”二字可去之;行人自然在路上,所以“路上”二字真多余;酒家何处是提问,所以“借问”二字是废话;何人指路重要吗,所以“牧童”二字非必要。所以精简成五言绝句也是一样的:“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又是揪出了四个多余的字。

  上述这两步瘦身是宋朝人就发现了的。那么,还可以再减字吗?当然可以!

  我们接着来:雨纷纷的“纷”叠词浪费了,断魂总不会是行人自己“欲”的吧,何处后面添个“有”字就是凑字数,遥指的“遥”是个累赘,改成诗经体四言诗更是精炼:“清明雨纷,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其实,已点到雨了就不必再加“纷”,行人实质就是个人嘛何必多说个“行”,冲着酒去的当然直问酒在哪省掉“家”字更传神,指路的人会说“杏花村”不会多说一个“指”字,只要每句再划掉一个寄生词,变成三字经更为诗意流畅:“清明雨,人断魂。酒何处,杏花村!”

  说到底三个字中还有两个是怎么看都不顺眼的。毕竟这首诗每句只是想要表达一个意思,那么痛快点每句一字又何妨。可改为:“雨。人!酒?村……”

  唉!整首诗扯了半天,不就是说下雨了要找个地方喝点酒吗?就这点事也整个诗?再说喝酒总不是值得特别提倡的,一下雨就找地方喝酒,这种态度是想把孩子带坏的节奏呢。所以,这四个字我看也去掉吧。

  

  也有人说这诗意境是好的,描述很传神。行啊!那我们就来说说意境这事:

  先说第一句:大家都知道至少两天以上的有一段时长的节期才能叫时节如春节、初夏。清明只是一个时点,不能叫时节,只能叫节气。我看杜牧根本分不清节气、节令、时节、节期的差别,也敢学人做诗?

  再说第二句:欲字是大病句,用欲是主观想要。又不是行人自己想断魂,改成如好一点。

  再再说第三四句也有两个一听逻辑就不对的地方:牧童不是葫芦娃,牛也不是牛魔王,也一样会怕被雨淋出毛病的。雨大得你行人都欲断魂了,这种鬼天气,路上哪里还可能会看得到牧童放牛,亏他想得出!

  还有啊,酒家其实不远嘛,牧童一“遥指”肉眼就可以看到,行人难道眼睛瞎了自己就看不到?当一个人被雨淋得快断魂,肯定早就满世界疯找地方避雨了,还等先找牧童等人“遥指”?

  这厮纯粹就是为了写个“意境”在瞎掰。再再再说了,在清明这个节又加阴雨森森,加上路上行人像个游魂,这场景已够碜人了(你懂的),接下来最诡异的来了:狂风暴雨之中迎面竟然施施然走来了不怕雨淋的一人一牛(妖怪变的吧?),阴测测一指,远方蓦然出现一个酒楼。这是“意境”?是幻境、是妖境、是阴间鬼境吧,单看这点,作诗不美就该死罪。

  

  还有,古人是没有标点的,所以这首诗可以改读成Rap歌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可以读成京剧念白“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也可以读成一个行人想杀个牧童泄愤的暴力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甚至可以读成一个清明节雨中的孤魂、因见不到行人、想找个牧童勾魂吸血的恐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这首烂诗用词满是歧义,不知道它到底想说些什么。

  综上所述,像杜牧《清明》这样的唐诗,每个字都是没有必要存在的,何况三观还是不太健康的!确实一个老是写什么“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和“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诗句的登徒子诗人,量他不是个好鸟!能写得出一个好听的字吗?

  

  好了,不和杜牧纠缠了,转头谈谈读唐诗有啥诀窍。

  首要的诀窍就是看唐诗的颜值。任万千首唐诗变幻莫测,有一个共同的现象,就是每首唐诗不论长短,都一定有那么带点景观描写的词句,这点写景就相当于给每首唐诗贴了一张脸,这张脸的颜值是可以彻底看清的。

  唐朝诗人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别看他们互吹这个诗圣,那个诗仙,这个诗鬼,那个诗史,其实都是一个班一个套路的,那帮人有着相近的审美情趣和诗话语言,常常借助一些客观物象解构其主观意象并赋予意向以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翻译一下啊,就是说唐诗的颜值如同韩国女演员的面孔,是有定式的。唐诗的颜值定式如同菲-律-宾-炮-制-的-南-海-仲-裁-,是可以破解的。

  

  逸庐专攻唐诗四十余年早已读成了精,给本旧版新华字典就能一口气创作七八首高仿太白体。所以逸庐就是命中注定可以破解唐诗的颜值定式的那个人。早已对唐诗的颜值定式概括如下:

  菊花=高雅;莲花=高洁;杨柳=惜别;月光=思念;

  落叶=失意;春风=得意;浮云=飘零;落日=惆怅;

  冬雪=冷峻;秋雨=忧愁;鸿雁=思远;流水=叹婉;

  大漠=苍凉;旷野=凄清;落花=感伤;美酒=壮行;

  红豆=相思;竹林=闲趣;孤灯=孤苦;秋虫=凄凉;

  故国=乡愁;归燕=温情;枯藤=萧瑟;古琴=知音。

  万千唐诗总共就这么24张脸。拿了这张分析唐诗颜值的元素周期表,随便拎首唐诗都能猜出他要表达啥意思:先看它咏啥景色,一撅屁股就知道会下啥蛋了。空了都试试,很灵。试会了就可以自己教孩子了。那就别让孩子瞎拜国学大师了,那些大师人还未显老,学问显老了。

  

  当然,唐诗的阅读和鉴赏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读唐诗犹如和古人一场精神恋爱。颜值固然很重要,也不能光看颜值,也得看看身材气质发质肤色、问问专业学历家传师承。逸庐的心得是至少要从四个部分去立体地品,灵动地学,穿越脑洞地发现,能拉能扯地联想:

  一是要由诗见大义。唐朝以诗词取士科举,和诗经类似,唐人诗句中常有微言大义。唐朝诗人都是合格的小学班主任,你上课打个盹他可以发挥到人生道路关键没几步。唐诗但凡是个题材就内蕴大道理:爱情诗也许喻*党*政*之*要,边塞诗可能暗含圣贤之路,田园诗或许剖析人与自然之谐,宦游诗居然象征宇宙之奥。唐诗已然派生无数精辟哲理格言,无论何种形式的唐诗都是天然的哲理诗、格言集和普世论文。研学唐诗,可以当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古典文学、政治经济学以及传统国学的教材。

  二是要由诗见政史。唐诗讲究比兴用典。唐时正处民族融合、政治稳定、经济飞跃的盛世,长安头顶的大气层都透着张扬。那时的唐朝诗人都很像天朝的老北京出租车司机,喜欢站到吓你一跳的高度看众生谈政治,除了唐太宗就他忧国忧民,他比武则天还懂政局内幕。于是诗句起点很高,涉猎很广,气象恢宏,抒情慷慨,叙事悠深。唐诗背后浓缩了很多历史、地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民俗,等等。一部全唐诗就是一本中古时代政经财文史哲文科门类全书。唐诗从作者背景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可以当史学去印证。也可说唐诗就是极好的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化学、语言学的综合教材。

  三是要由诗见人文。可以从激活艺术通感入手细读唐诗,体味诗语的美学意境。唐人做事就像现代的德国人,严谨古板,专注细节,偏还都有很好的艺术素养,连盖世太保抄家时都能信手弹一段巴赫平均律格赋钢琴曲。唐朝诗人也大多是这样的榆木脑袋加艺术通才:画里可以记录一曲音乐演奏的一个细节,音乐可以显现出身临其境的画意。唐诗更是充满了音乐感、画面感、律动感、节奏感等艺术共性,诗中有画面,画中有音乐、乐中有诗意,然后再诗中有乐感,乐中有画面,画中有诗意,通感被彻底揉成一团惨叫:诗人你太狠了啥都被你挤到一块了。唐诗艺术微妙之处,可以当美学艺术学去心领神会,是很好的文学、音乐、环艺、艺术造型、视觉传达、普罗美学、棋道茶道酒文化和行为艺术学的综合教材。

  四是要由诗见百科。由于唐朝全民皆诗加上全年无休,最盛时全国6500万人口当中就有诗人六七万,基本上除了农民和文盲都进诗协了,加之那个年代的诗人实在太过勤奋太能吟了。每个人都挖空心思找题材创新意,杜甫号称“语不惊人死不休”,加上李白一盅小酒下肚就喷个诗百篇,唐人几乎把天下想得到写得到的全吟过了,光唐诗中提到的鸟类就有上千种。所以唐诗可以看到儒佛道玄、养生学、动植物学、物理化学、路桥交通、建筑装潢、兵法武术、法律经管、休闲旅游、中医中药、种花遛马等等。唐诗的字缝里都是五花八门的知识点。这样唐诗就成为一部厚度极为变态的百科全书。

  

  今天逸庐一时找不到毛笔,撕半张报纸卷了卷,沾着墨写了几种字体的《清明》诗书法,还写了一套十二首的12柄唐诗诗扇。我希望这样的唐诗主题书法扇,可以成为在蒙童学子身边相随的、有点实用的益友:一是有利于随身携带,读记理解大美唐诗加强文学修养;二者借此学诗认字,掌握一批诗句入肚,积厚文化底蕴;三则可以顺便欣赏逸庐体的书法,提高艺术鉴赏力,激发孩子练字兴趣;四来至少随身执一柄手绘字画扇,斯文相伴,可以潜移默化,熏陶格调品位,教化性情风度,养成一种儒雅的书卷气质,不亦乐乎。

  

  宋江的诗词有三个特点:一是思维跳跃,前言不搭后语;二是爱用典故,总是用典不当;三是胡言乱语,臆想脑补情节。所以宋江的诗风清奇,可称精神分裂体。

  宋江作诗还有两大定律:第一定律:宋江喝酒必作诗,喝的越高写的越好。第二定律:宋江轻易不作诗,一作诗必出大事。

  宋诗人第一次开腔发帖,是在第39回“浔阳楼宋江吟反诗,梁山泊戴宗传假信”那一回。配犯宋江逛到浔阳楼,独自一个,一杯两盏,倚阑畅饮,不觉沉醉。长期压抑的人格突然分裂,“猛然蓦上心来”,觉得自己“名又不成,功又不就,倒被文了双颊,配来在这里。”于是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那年头没有博客微信,古人是把酒楼白墙皮当微信公众号用的。宋江“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看见别人发帖忍不住跟帖留言。乘着酒兴,磨得墨浓,蘸得笔饱,去那白粉壁上挥毫写了一首《西江月》词:“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书上说他写这首词时是“沉醉”模式,第二天甚至都自己忘了有这事,也是整部水浒中他醉的最为厉害的一次。根据宋氏作诗第一定律,果然,这首《西江月》小词就是宋江文学生涯里最好的一首,全文八句,条理清晰,气势磅礴。只有一句“他年若得报冤仇”有点不通,他的案子有啥冤?光天化日挥刀杀人毁灭证据流窜在逃,案情明明白白;他在案中有谁仇?从办案的都头、判案的县长、押送的解差到狱警牢头,谁不是在死命帮他。

  光在墙上匿名灌水跟个帖,还算是件愉快的事。问题是他还要“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写完还要嚣张地落款报号。这简直是硬和国家*专*政*机*器叫板呢。结果被网()管()黄文炳发现,黄没有顺手河蟹,而是直接报(#)网(¥)络(@)警!()察,害诗人差点掉了脑袋。果然印证了宋江作诗第二定律:一作诗就出事。

  上述这首多余的四言诗,每句都是说错的。从中可以发现典型宋江式的精神分裂:把想的当真的,把没的当有的:第一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错了!身在江西九江,这里自古不是吴国而是正宗的楚地;第二句“飘蓬江海谩嗟吁”,错了!之前就是个郓城小吏吹啥飘蓬江海,再说他见过海么?(历史上的淮南盗宋江倒真是海盗);第三句“他时若遂凌云志”,错了,凌云志特指皇帝梦,宋江的志向就是杀人放火受招安,何曾想过坐金銮殿?第四句“敢笑黄巢不丈夫”,错了!这句是仿写黄巢“他年我若为青帝”的诗句,但他看起来是记错了,以为黄巢没有大志向,实际上黄巢不仅有凌云志而且实现了,正儿八经在长安称帝,建国大齐;而且黄巢最恨招安,当年王仙芝招安,黄巢可是坚决反对不惜翻脸的。按宋江的抱负就算遂了“凌云志”,也不过是招安了当个芝麻绿豆大的武德大夫,有什么资格笑黄巢!

  

  反诗事件后宋江吓破了胆,后面几十回里都屏牢不敢喝酒吟诗。直到第71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时,终于忍不住喝了酒、做了诗、出了事:大谈招安,引发武松发作,李逵一脚踢翻酒桌,他还差点借酒杀了李逵。这次是梁山好汉离心离德的第一次隐患显露。

  这首《满江红》词就是一份招安倡议书:“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

  这次诗写得快,酒喝得少,这首词的毛病也多,简直从头胡话到尾:书中明明交代是重阳节近,也就是还没到重阳节,第一句“喜遇重阳”就不对,宋代酿酒开酿一般是在冬季,现在菊花刚,也就喝个陈酒,第二句何来“佳酿今朝新熟”,胡扯!第三句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碧水丹山就是湖北宜宾千佛岩,后句炒白居易的《琵琶行》“黄芦苦竹绕宅生”,人家是说浔阳江头的。瞎凑到写梁山风景,山不可能红色,山东也长不出黄芦苦竹,真的不像的。后面不一句句分析了,反正“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说是李莫愁写的也像,“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几句说是岳飞写的也像,就是不该你宋江这么写。“中心愿平虏保民安国”这几句更像*武(WU)警(jing)的口吻,可是你忘了自己就是“虏”,正在强盗窝喝酒呢。显然这次酒没喝到位,说的却都是酒话。

  再接下来,第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宋江又跑到李师师那儿,喝花酒写歪诗了。美人当前这次倒是又喝大了:写了首《念奴娇·天南地北》词。如果别当作者是梁山泊强盗头子,当成梁山伯写给祝英台的调情艳词看,这首词写得相当不错:“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本词中有两处是只有极度精神分裂症患者才敢说的话:一句是“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凤城是辽宁丹东,当时是辽国地盘,乱用凤城春色的典故,公然说要出卖梁山泊给凤城添春色,这话还好没给宋徽宗看到,不然一个十恶不赦的汉奸叛国罪逃不掉;后面“一笑千金值”又是乱用周幽王宠爱褒姒导致亡国的典故,这句都不用宋徽宗翻脸,当着地(DI)下(XIA)国(GUO)母(MU)骂人红颜祸水,李师师醒过味来就会甩他8848个大嘴巴。当然根据第二定律写诗必须出事:随后李逵火烧妓院大闹东京。

  

  然后到了第90回,“五台山宋江参禅,双林渡燕青射雁”。宋江写了一首《七绝》:“山岭崎岖水渺茫,横空雁阵两三行。忽然失却双飞伴,月冷风清也断肠。”这首诗倒也没啥大毛病,就是每句都眼不见物逻辑不通:明明书中说了,大路宽敞是个渡口,他说山岭崎岖;横空雁阵两三行确实好句,所以我拿来做了本文的题目。不过联系第三句就诡异了。“三两行”总的有至少六到八只大雁才排的出这个队形吧,怎么又说是“双飞伴”,听起来像只有两只大雁一起飞,被弄死了一只;第四句的错误凡是个认字的人都看得出,这大白天行军路上燕青射了几只大雁,风清好说,咋还来个“月冷”像是日全食变半夜了?

  精神分裂者有时同一件事做过了又会重新来一遍。第90回“当晚屯兵双林渡口。宋江在帐中,因复感叹燕青射雁之事,心中纳闷,叫取过纸笔,作词一首。”作了一首《减字解连环·楚天空阔》: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欲下寒塘,正草枯沙净,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暮日空濠,晓烟古堑,诉不尽许多哀怨!拣尽芦花无处宿,叹何时玉关重见!嘹呖忧愁呜咽,恨江渚难留恋。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

  这次真真酒都没喝,本宫私心里想起他这词,必是绝不可能做的极好的了。满篇胡言,每句明显不通之至!我已经懒得逐句点评,随便挑头尾两句吧:开头“楚天空阔,雁离群万里”,五台山下双林渡,怎么夸张也不可能是“楚天”吧,雁离窝万里迁徙还说得通,这个“离群万里”还能说是同一个群吗?最后两句“请观他春昼归来,画梁双燕。”即云楚天空阔,就是秋天大雁来猫冬,哪有春天跑来,秋天反而再回塞北挨冻的道理;这点口误也罢了,一首咏大雁的词最后居然变画梁下两只小燕子,我也是醉了。

  第90回宋江情绪变成乱码:上五台山“欣然”,听了智真长老的“默然”;到渡口看景“甚喜”,又对燕青射雁悲切忧伤,又一路走着“在马上欢喜”,正欢喜呢忽然看到一个汉子手里的胡敲,又马上悲切到不行……精神分裂症状到了极其严重的地步,于是这一回里变态的宋江创作热情高涨,诗兴大发煞不住车了,写了两首词,又做了两首诗。让习惯写又长又臭的大文章的逸庐甘拜下风。

  《胡敲》诗二首是这样滴:“其一:一声低了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处谩徒劳。”“其二:玲珑心地最虚鸣,此是良工巧制成。若是无人提挈处,到头终久没声名。”宋江没喝酒写出来的诗,好是肯定好不了的。我且只说一句话:这两首打油诗看来都差不多嘛,有必要作两首吗?严重怀疑施耐庵其实就想写一首的,改了又改,结果复制黏贴的时候,不小心把初稿也贴了上去并顺手群发了,超过两分钟才发现不对,但是已经撤不了了。

  

  高潮来了:第95回,宋江打方腊时,听得又折了刘唐,猛一个激灵,精神分裂症大爆发,作了一首悼亡诗,每一句都是与事实半点沾不上边的臆想,这首脑残级的胡说八道,成为了宋江精神分裂体诗词的巅峰之作:

  百战英雄士(统计过了?刘唐打过一百场仗吗?);

  生平志未降(呵呵,招安难道就不是投降吗?)

  忠心扶社稷(刘唐出场就是抢劫犯,他知道啥叫社稷啥叫忠?)

  义气助家邦(“家邦”从何说起,刘唐自己都说无家,是个孤魂野地赤发鬼)

  此日枭鸣纛(纛是帝王车舆上的饰物,刘唐有这个级别吗?又乱用自己不懂的典故)

  何时马渡江(老大,刘唐是步将,不会骑马的……)

  

  等一下,宋江……好像不是唐朝的!

  晕!今天是谈唐诗、今天是谈唐诗、今天是谈唐诗……

  我秒闪之……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3年 12月 6日
下一篇 2023年 12月 6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