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如何检验抗战的诚意?

【一起读毛选(019)】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企图以武力吞并全中国。全国人民一致要求对日作战。蒋介石迟迟至事变后十日才在庐山发表谈话,确定了准备对日抗战的方针。这是由于全国人民的压力,同时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已严重地打击了英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利益和蒋介石所直接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就在这时,蒋介石政府仍然同日本继续谈判,甚至接受日本同中国地方当局议定所谓和平解决的办法。一直到八月十三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蒋介石在东南的统治地位已无法维持,才被迫实行抗战。

在这以后,直到一九四四年,蒋介石同日本的秘密谋和活动,始终没有停止。蒋介石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违背了他在庐山谈话中所谓“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的声明,反对人民总动员的全面的人民战争。

从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以后,更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人民的反动政策。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两种方针,两套办法,两个前途,正是说明了在抗日战争中一条共产党路线和另一条蒋介石路线之间的斗争。

一、两种方针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七月八日,向全国发表了号召抗战的宣言。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1937年7月8日向全国发出的号召抗战的宣言和蒋介石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发表的准备抗战的谈话,是国共两党对卢沟桥事变的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宣言。两个宣言的共同点是:主张坚决抗战,反对妥协退让。并指出了这是对付日本进攻的第一种方针,也是正确的方针。还指出第二种可能的妥协退让方针,并就两种方针的相应办法、前途作了对比。号召全国的爱国同胞、爱国军队、爱国党派,一致团结起来,坚决地实行第一种方针,采取第一套办法,争取第一个前途,即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的前途。

二、两套办法

在坚决抗战的方针下,必须有完整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七七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即发表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这既贯彻了中共的一贯抗日政策,也是在充分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已经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中华民族面临着极其严重的亡国危机的基础上所作出的最具震撼力的呐喊。

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经过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号召“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终于得以建立。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认真分析了战争形势和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情况,确定在当时的环境下,游击战争是反抗日军侵略最切合实际也是最有效的斗争形式。

抗日的外交、改善教育、改善人民生活、国防教育等等落到了实处,做出了真实的准备。

三、两个前途

办法是跟着方针来的。方针是不抵抗的时候,一切办法都反映不抵抗主义。方针如果是坚决抗战,那就非实行合乎这个方针的一套办法不可,非实行这八大纲领不可。

实行第一种方针,采取第一套办法,就一定得一个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国自由解放的前途。

实行第二种方针,采取第二套办法,就一定得一个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中国人民都做牛马的前途。

文章最后号召全国的爱国同胞、爱国军队、爱国党派,一致团结起来,坚决地实行第一种方针,采取第一套办法,争取第一个前途;坚决地反对第二种方针,反对第二套办法,避免第二个前途。中国人民都做牛马奴隶的前途。毋庸置疑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想受到压迫当牛做马被奴役的,所以两个前途我们肯定选择第一种。

七七事变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起点,又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促进了全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标志着一个衰落的世界文明古国在沉沦中猛然觉醒,而且代表着人类正义力量的自我救赎;不仅在于中国在世界东方筑起了一座抵御法西斯的钢铁长城,更在于它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艰苦卓绝英勇抗战,对德意日法西斯联盟的联合行动起到了重要的战略分割作用;不仅在于中华民族高扬起了万众一心抵御外侮的伟大旗帜,更在于它鼓舞了全世界一切被邪恶势力奴役、在战火中迷茫的正义力量和沦陷区人们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勇气。

结论

开篇支持蒋介石的庐山谈话颇像日后重庆谈判的策略,以退为进,国民党反而不敢搞小动作。

坚决抗战的八大纲领表明做事业不能单打独斗,要动员一切资源,团结一切力量。这点毛泽东和斯大林一样,都是实干的革命家,而不是托洛茨基那样的理论家。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伟大的国家,总是在对历史的一次次回望中不断汲取前行的力量。记者走出抗战馆,头上是一片晴朗的蓝天。和平广场上,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嬉戏,幸福祥和。巨大的“卢沟醒狮”石雕永远铭记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但是,“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5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5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