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交息游

學做人里谈到的絕交息遊 对于多数人来说可能很少遇到,对我来说却几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承受一次——只是我拒绝继续交往的这些朋友只是一些网志而已。我没有什么朋友,自从知道有网志这个事物以来,我的朋友就始终停留在网志上,并受到网志内容的左右——网志就是我的朋友,这样的朋友姑且名其为:网志朋友。我的网志朋友遍天下,我的网志朋友数不完!我的网志朋友不断在更新,变化,成长,消失——一切都和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一样。我已经找到了很多这样的网志朋友,即使是我一厢情愿,即使是我们素不相识。我喜欢这样的网志朋友,爱他们,和他们共同呼吸网络里的新鲜空气,由于这些网志朋友,我得以茁壮成长,迅速进步!只要有这样的网志朋友陪伴我,我就会心境开阔,神清气爽,乐趣无穷!

我这里的链接就是我上面提到的“网志朋友”中的一部分,他们有的是“新相识”,有的是“旧相好”——我认为他们是优秀的,是值得我效法的。

这里没有你网志的链接吗?不必担心,你依然会是我的网志朋友——在你的网志上逗留,留言就是证明。那些没有列出的朋友,是因为我害怕回访跟踪技术暴露了我在网络里的行踪——我不是逃避你,是逃避你对我的错误定位,请和我的网志做朋友吧,这样我会轻松一些。

我在网络里常用旅游的方式是:在搜索引擎里搜索自己要找的关键词,看是否有相关的文章和网站,如果相关的资源比较多,就在相关的网站跟随目录和链接逐项查看。网志(也即博客,blog)流行以后,习惯在搜索的时候加上“blog”这个关键字,这样就让我认识了不少对有关领域有较多认识的网络朋友。然后,根据这些朋友网志上的链接去了解作者所处的群体,一般情况下,每个网志的作者都属于一个共同学习的群体,即使是独行侠之类的作者,也会把一大堆的优质的链接——知识的或人物的——呈现出来,这个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沉浸。一路下来,和背包客的旅行里的快乐不相上下!我基本上就是这样的一个网络行者。

行走,是一种快乐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已经忘记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什么时候了,也从来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这句话,也许和老子说的道有关吧。

在阅读网志的过程中,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文字,可能是作者内心的最微妙、最高深的地方。说微,是因为作者自己无法看到;说深,是因为那些话来自作者内心的最深处;说高,是因为作者总是在不自觉之中达到自己的最高境界;说妙,因为这微、深、高涉及一个人生命自我成长的关键。作者内心的这些高深微妙的境界不仅不为作者所知,读者也很少有机会遇到——更多时候,不是没有遇到而是失之交臂!

即使他们是优秀的网志作者,他的内心依然是有魔鬼的!“精神自由了的人,还得净化自己。在他心里还有许多禁锢和泥垢;你的眼睛也得变成纯洁的。是的,我知道你的危险。但是凭着我的爱与希望,我请求你:莫抛弃你的爱与你的希望罢! ”(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之山上的树)

然而,很多时候,正是这魔鬼成就了或在成就着网志作者本人!那些我曾无可奈何地离开的网志朋友,我对他们其实是饱含深情的!“凭着我的爱与希望,我请求你:莫抛弃你灵魂里的英雄罢!神圣化你最高的希望罢!”(尼采《查拉斯图拉如是说》之山上的树)

只有那些内心有着崇高和纯正的思想的网志朋友,是我由衷地钦佩和赞叹的。很多时候,我的快乐来自于这些网志朋友!我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希望所在,是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

我的网志难以继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只知“无之以为用”,不能“有之以为利”!

《老子》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此文经过改写原来的日志而成)

评论是网志作者的出口,也是网志读者的入口,是网志朋友之间赖以沟通的主要渠道。通过观察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名人网志的这个信息出入的要地是封闭着的——这和名人的日常生活是互为表里的:名人缺乏常人所具有的沟通和交往的便利。是名人,则必有人捧之,有人杀之,身为名人者,若没有自知之明,自胜之强,很容易就此枯萎,生发许多事端。所以,那些比较高明的名人,通常深自缄默,韬光养晦,即使在网络里有所活动,大多不露声色,——我们很难遇到这样的名人,即使遇到,也不会把他看作名人而避讳言辞。

网志,作为一种分时协作互动的交际工具,善于利用的人很少。多数网志,为了作者和读者的便利,时常局限于某个具体的专业或领域,局限于个人的日常心理和生活,即使偶有评论打破,也往往是无疾而终。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网志朋友亦复如是。三友三乐,敢不慎乎?

网志作者对于读者的评论是否应该一一回复?这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这要看双方是否在提问和回答上有着共同的智慧。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参看《提问的智慧》。

提問的智慧 Copyright (C) 2001 by Eric S. Raymond

中文版 Copyleft 2001 by D.H.Grand(nOBODY/Ginux)

英文版:http://www.tuxedo.org/~esr/faqs/smart-questions.html

没有交互评论的网志,即使好,也有限;不乐意回复读者评论的网志朋友,相当少见,关键在于:读者的评论和提问的方式、内容是否恰切、适时、新颖、独特、有建设性,等等。

每一个读者对网志内容的评论都有其背景和倾向,对于网志读者来说,也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最佳入口,优质的评论往往带来附带的多方效益。

作为我个人来说,踏入网志世界的因缘,就是从评论他人的网志开始的。多年以来养成的踏网独行一言不发的习惯,终于被网志的交互评论所打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明师指路,明师指路不如自己开功开悟。”

這句話不知道是誰說的,從網絡裡面搜索也沒有找到。從引用這句話的那些網站來看,多數是有點邪門的,所以就不給出具體的鏈結了。

這裡面談到的關鍵詞“書,行,人,師,悟”,可以說涵蓋了做學問所必需的幾個重要方面,很值得認真思考。“從讀書,行路,閱人,名師到blog”,這看上去似乎有些牽強附會,對于那些對blog有成見的人來說,恐怕又要說我在神話blog了。且聽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的重要性,不論怎么強調都不算過分。但是單一的依賴讀書這個活動本身,學問是不會有成就的。罾國藩教子書中說:看讀寫作,缺一不可。這裡的讀,是出聲的朗誦,和我們平時所談到的“讀書”略微有些差異,但是,從這句話的整個精神來看,是強調在閱讀和朗誦之外的寫作功夫的互補作用的。現在的blog服務可以說很好的彌補了我們在讀書方面的不足:我們不僅可以把自己讀書的心得展示到互聯網上,而且還可以通過podcast等手段把自己朗誦的聲音傳播到遙遠的地方。我們可以通過這種展示找到志同道合的網絡朋友,分享讀書的快樂,共同進步,相伴成長。blog對于讀書(涵蓋了看和讀的)的促進作用就有如此的功效。

行萬裡路,真切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親身了解各地的地理物產人情語言文化等,可以讓我們從自我的封閉狀態中解放出來,更加熱愛這個世界和生活在這裡的人民。行路上的積累可以避免紙上談兵,從而讓我們可以真正對這個世界有所貢獻。現在很多blog都提供了視頻,圖片等,行路上的收獲可以通過多媒體等形式讓整個世界展示到那些沒有機會身臨其境的人們面前,讓他們也能夠隨著我們一起四處遨游,增進世界各地人们彼此之間的了解和認同。

每个人一生之中可以结识并熟悉的人是很有限的,这种限制来自于地域,时间,语言,文化等,可以说,读书和行路很多人还可以勉力而行,要阅人无数,難如登天。但是,随着blog的出现,这个问题也有了很大的转机。随着blog的普及,吸引了众多的blogger参与其中。這些blogger有各行各業的人員,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特點。blog的出現,使得我們有了和這些人接觸乃至交流的可能。通過blog結識新的朋友已經不是新聞,還有一些甚至因此結成百年之好了呢!對于有心閱人無數追求上進的學習者來說,研讀那些學有所成的blogger的blog,完全可以讓我們對他本人的人格力量有所感悟,從而確立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乃至求學問道的根本。

世上名師多,明師卻不多。一字之差,天地懸隔!有心向學者,雖有心向上,卻苦于入學無門。網絡裡面有不少真心培養后進的明師,也有不少借blog沽名釣譽的所謂名師。名師是不是明師,卻需要花費一番思量了。好在網絡裡面信息比較充分,多看一些網絡裡面相關的評論,大概就可以對自己需要的明師有一個了解。一個簡單的判斷方法是:該師是否敢于承認自己的無知,是否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否敢于說真話,是否切實做實事,等等。其實,通常敢于blog起來的,都是開明的教師:)不過,即使是明師,也不可能事事洞明,對于向學者來說,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也!

開悟,這是學人自己善于反思總結的結果,通常無法假借外力實現。blog作為一個反思工具已經有不少這方面的資料可以使用,每個blogger對此都會有一定的體會,這就不多說了。需要注意的問題只有一個:blog不是學習本身,它只是一種學習的工具。“当我们很热衷(Blog)的时候,不要忘记和真实世界的联系” — acer 是blog為我們服務,不是我們為blog服務,大家一定要記得啊!

注:尽管有敝帚自珍的嫌疑,还是转载到这里了,因为这篇文章是那个黑暗时期的唯一纪念了。我真的很怀疑:当时自己怎么有那么多的精力去写这么长的文章呢?当时的我其实是很忙的,每天只有晚上回家才能写几个字。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好像中间还出去办了其它的事情。现在的我,已经没有那种精神了。这个网志的存在对我是一种折磨,可是我觉得这次还算有收获——这个世界上没有第二个我,我再也不会认为有其他人可以代替我的思想和感受,做我想做的事情……

屎屁尿

也许只有发明并熟练运用这个词汇的朋友才能明白它的意义有多么深刻!——那些文章没有因为这个词汇的本来含义失色,反而更让人回味无穷!在阅读的时候,我居然考虑用这个词汇做我的id。不过,为了避免误导那些没有阅读原文的人,只好把这个想法暂时记录在这里,留待以后重新思考,因缘成熟,就拿出来用!

感谢网络里辛苦写作的朋友!没有你们,我哪里会有灵感和乐趣呢?

——我就是这样在网络里游学的:以学习活的人的活的思想为主,参之以中外古人的断章只句,绳之以十大层面的取向。选择这样的求学道路,得益于网络内容的普及,教育资讯的开放,也因为我想要知道的不仅是关于某个专业的具体的知识,而是关于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等这些在学校里和社会上不被认同和许可的涉及实存主体、生死解脱、终极存在的知识。

——我的网志朋友都是我的老师!即使我有时并不同意有些网志朋友的意见,我仍然在汲取着你们的智慧和思想,人格和心灵……只要我可以体会到的地方,我都会认真学习,仔细钻研!

朋友对我的网志的评论 里livia说:

在网络还是在现实,我都尽量保持真实。现实中我真城待人,网络中我真实做人。都是我自己。不用顾滤太多。天下之大,你我太小。我已经不像刚开始那样期望有人关注。就像我也无暇关注别人。现实中有几个朋友已足够,网络有有几个知音也需珍惜。

台湾人务实,有同感。我曾有一段时间到某一个台湾学生的论坛访问。感觉他们积极向上,互相帮助,爱国爱家,很是团结。试着发了几个贴子,得到了热心的回答和帮助。相比这下同类型的论坛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冷漠一些.

这话其实完全可以看作是我的观点,虽然它出自我的朋友之口。

忽然发现:那些我选择主动离开的网志朋友竟然都是和我来自同样文化背景的地方:中国大陆!离开这些朋友的原因也近似:我无法忍受他们的傲慢和偏见。对于他们对我的鼓励、赏识、批评、教导,我永远不会忘记——正如我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傲慢和偏见,这也许是只有我才知道的深藏于他们文字背后的秘密。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的网志朋友,或者说,网志老师,多数是女性,而且是年轻的女性。这固然和缘分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关,其实还是我仔细甄别之后的选择。也许真正的男子汉并不在乎网志吧,我在网络里沉浸了那么久,居然找不到几个值得效法的男性作者!也许有人会问:网络里面不是有那么多著名的有学问的男士在写作吗?你怎么看不到呢?我的回答是:我的标准不是知名度和学问,而是人格。那些人自然有人追捧,但是我根本不会在乎他们——的存在。 说:我不愛一個男人,是因為他沒有健康的體魄,以及能夠融入俗世的智慧,他有充實的知識內涵,卻不能替魅力加分,過份的不自然以及太在意得失讓人退卻了。——有这句话,足够了!我不会因为他们也是男人就网开一面,我比那些男人心目中的女神还要苛刻一万倍!

有思想、有知识就应该被爱?那岂不是不敢乱说里说的那种男人吗?

男人吗,总是怪招频出。对异性没有钱财权名的震撼,就瞎吹自己“有思想”,简直就是虚无缥缈的神经病。前者“我执”重,后者“法执”不轻。男人有钱是大卖点,是钻石王老五,自会惹的佳人流着鼻涕追。男人有思想也算小小卖点,也许就有卖槟榔的辣妹搭讪哦,可是思想是“看”不见的,只有自己四处买弄了,象卖狗皮膏药的红脸汉子一样,又拍胸脯又砍砖,怪可怜的。

还是尼采说得好:

高贵的人之危险,不是他会变成善良者,而是他会变成无耻者,讥讪者,破坏者。

唉!我曾知道许多高贵的人,失去了他们最高的希望。于是他们毁谤一切高贵的希望。

于是他们无耻地生活于短促的快乐上,他们没有隔夜的计划。

‘精神也是一种淫乐。’——他们如是说。

于是他们的精神自折断了翼:他们现在爬着,弄脏一切他们咬吃之物。

从前他们想成英雄;现在他们仅是享乐者。英雄这观念使他们痛苦惧怕。

因为我熟悉的外语不多,时间和精力有限,汉语之外的网志朋友、老师,暂时还没有。 如何找到合适的网志作为一个出口,这正是我今后将要努力探索的。

即使是我非常言辞谨慎,在评论朋友的网志的时候,也有被屏蔽显示的遭遇,——而且不止一次:(。所以,说话是很需要勇气的,有时真的需要破釜沉舟,孤注一掷。当然,过分在意自己的评论也是一种我执。从另外的角度看,评论,不论写的再好,始终要站在尊重作者的思维和判断的基础上,毕竟原创是最难得的!而且,不要过分期待作者的回复!假如自己对于相关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一定要努力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这样才能起到学习和借鉴的作用。不然,随意评论他人而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这会是很大的罪过。有的作者根本不在乎读者的评论,那就最好不要在他的网志上评论,多留点时间给自己,多留点空间给他人。评论本来是促进思考的最好手段,可惜很少有善于利用评论作为学习的工具的。在评论他人之前,应该养成阅读他人的评论的习惯。这会让你发现很多潜伏的高手,也会让你养成多角度多层次看问题的习惯,更会让你措辞谨慎,思维缜密,行动稳健,等等,等等。最好是在动手评论之前,阅读和作者论述的主题相关的网页(随时搜索),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目的(通读该作者所有日志),熟悉相关术语,等等,最后一招,走为上策:放弃评论的念头,收藏到网络书签。

20日又补:

评论之难莫过于不满意自己已经发表的评论却覆水难收!然而,亡羊补牢,未为完也!假如因此促使自己再次评论的时候思考更加细密和周全,措辞更加谨慎和委婉,评论的目的就达到了。评论并非完全是为了表达个人的见解,图一时的痛快,而是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所以,每次的评论都应该成为自己和他人人格成长的阶梯,成为双方交流的切入点。假如没有悲天悯人的胸怀而肆意评论他人,就是犯了心过口过,必然引得天怒人怨!

细心的朋友也许会发现:我很少谈论和自己有关的生活,也很少书写自己的心情。不仅如此,我也几乎不提到其他朋友的心情和生活。这样做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要保护他人和自己的安全和隐私。

我曾经专门学习过和安全相关的电脑知识,也曾经在隐私问题上犯过严重的错误,所以对于隐私和安全问题,我是非常谨慎小心的。只要有这个方面经验和教训的人都一定会同意我的说法做法,我想。

不论是生日,电话,住所,单位,同事,亲友,同学,老师,恋人,银行卡号,邮件地址,等等,等等,——只要是可能构成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隐患的,一律要严格保密,不可随意泄漏!不发生事故则已,一旦有安全和隐私方面的事故发生,悔之晚矣!

不论那些提倡写网志的服务商如何夸大网志的作用,在享受这种有时代特征的服务之前,保护好自己,同事,同学,亲友乃至单位的信息安全和隐私至关重要!没有人会告诉什么时候你就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尽的苦难!

网络极不安全!这是任何一个在网络里游荡的人都应该牢记的事实!你的IP,你的电脑,你的邮箱,你的网志,你在网络里的一切活动,无时无刻不在被监督和控制之中!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决不危言耸听!

尽管网络里的生存条件如此恶劣,只要把握好安全和隐私这两个前提,你就可以任意在网络里驰骋——

具体如何去做,无法一一展开。这方面的知识很容易搜索到,我就不再多说了。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1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1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