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共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的中央领导机构

纵观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这也是代表大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时期党的中央领导机构名称、结构、人员变化较大,十四大以后,基本变化不大。

中共一大(1921年)

时间:7月23日 地点:上海、嘉兴

一大代表们认为目前党员人数少、地方组织尚不健全,暂不成立中央委员会,先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为中央局成员,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中共二大(1922年)

时间:7月16日-7月23日 地点:上海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邓中夏、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另选出三名候补执行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共8人。陈独秀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蔡和森、张国焘分别负责党的宣传和组织工作。

中共三大(1923年)

时间:6月12日-6月20日 地点:广州

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5人为候补委员,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中央执行委员会14人,中央局5人。由于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人数增多,中央机构第一次为两层结构,即在中央执行委员会设中央局。

中共四大(1925年)

时间:1月11日-1月22日 地点:上海

大会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新当选的中央执行委员共9人: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张国焘、项英、瞿秋白、彭述之、谭平山、李维汉;候补执行委员5人:邓培、王荷波、罗章龙、张太雷、朱锦堂。在随后举行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陈独秀当选为中央总书记兼中央组织部主任,彭述之任中央宣传部主任,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蔡和森、瞿秋白任中央宣传部委员,以上5人组成中央局。四大中央机构人数与上一届一样,即中央执行委员会14人,中央局5人。

中共五大(1927年)

时间:4月27日-5月9日 地点:武汉

大会选出了由31名正式委员和1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党的中央委员会。随后举行的五届一中全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维汉、瞿秋白、张国焘、谭平山、李立三、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苏兆征、张太雷等为候补委员;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陈独秀为总书记。大会第一次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由正式委员7人、候补委员3人组成。中央委员会45人,中央政治局10人。中央机构成员大幅度增加,中央委员会增加两倍多,中央政治局增加一倍。

在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出现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常委会。陈独秀担任过五届中共中央的最高领导人,次数堪称党史之最。

中共六大(1928年)

时间:6月18日-7月11日 地点:苏联莫斯科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23人,候补中央委员13人。随后召开的六届一中全会选举苏兆征、项英、周恩来、向忠发、瞿秋白、蔡和森、张国焘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关向应、李立三、罗登贤、彭湃、杨殷、卢福坦、徐锡根为政治局候补委员;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委员,李立三、杨殷、徐锡根为常委会候补委员;选举向忠发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周恩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秘书长。

六大中央委员会36人,中央政治局14人。六届中央政治局最高领导人首次称主席。

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成员合影

中共七大(1945年)

时间:4月23日-6月11日 地点:延安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其中,中央委员44人,中央候补委员33人。随后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主席;选举任弼时为中央秘书长,李富春为副秘书长。

七大选举的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人数大幅度增加,中央委员会77人,中央政治局13人。因此在领导机构上有一个变化,就是增加了中央书记处,中央机构为三层结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中央书记处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5位书记组成,这就是著名的五大书记。从人员组成和担负的任务来看,书记处实际上相当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实际上相当于政治局常委。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委员合影

中共八大(1956年)

时间:9月15日-9月27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97名委员和73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17人,候补委员6人,政治局常委6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中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总书记组成政治局常委;选举了由17名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八大中央委员会170人,中央政治局23人,首次突破20人。

八大中央委员会除设主席外,第一次设了副主席。同时将中央政治局和中央书记处分开,中央书记处第一把手不再称“主席”,而改称为总书记。这样,就将决策机关与领导日常工作的机关分开了。

中共八大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共九大(1969年)

时间:4月1日-4月24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170名委员和109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17人、候补委员6人,政治局常委5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林彪为副主席。九大中央委员会279人,政治局23人。

九大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林彪、刘伯承、陈毅、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为副主席。建国后,中共中央军委人选都是单独决定。如1954年9月、1959年9月、1966年1月,中央军委的组成和重大改组,都不是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的。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军委主席,九大是第一次,并成为定制。以后,除十大外,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选举产生中央军委主席。

中共十大(1973年)

时间:8月24日-8月28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195名委员和124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1人、候补委员4人,政治局常委9人;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周恩来、王洪文、康生、叶剑英、李德生为副主席。十大中央委员会319人,首次突破300人;政治局25人。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多达9人,党史上自五大设立政治局常委,除了五大为3人,六大至九大都是5—6人。虽然1966年八届十一中全会选举11人为政治局常委,但那是在极不正常下产生的。

中共十一大(1977年)

时间:8月12日-8月18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201名委员和13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3人、候补委员3人,政治局常委5人;选举华国锋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为副主席。十一大中央委员会333人,政治局26人。

会议对领导机构做了一项调整,决定重新设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一届三中全会选出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中共十二大(1982年)

时间:9月1日-9月11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210名委员和13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72名委员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由132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二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5人、候补委员3人,政治局常委6人;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邓小平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十二大中央委员会348人,政治局28人。政治局人数为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之最。

大会对中央领导机构也做了重大的调整与改革:(一)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改称“总书记”。中央委员会不再设主席、副主席,只设总书记。(二)设中央顾问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三)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不再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改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受中央委员会领导。(四)军委主席必须从政治局常委中产生。

中共十三大(1987年)

时间:10月25日-11月1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175名委员和11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200名委员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由69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14人、候补委员1人,政治局常委6人;选举赵紫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陈云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乔石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三大中央委员会285人,政治局15人。中央机构成员较前大幅度减少,中央委员会减少18%,政治局减少46%。政治局人数为建国后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最少一届。

十三大对中央书记处的职责和产生办法做了修正,规定:中央书记处是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成员不再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而是由政治局常委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另外,不再规定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必须从政治局常委中产生。

十三大邓小平、陈云在大会休息室握手

中共十四大(1992年)

时间:10月12日-10月18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189名委员和130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08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四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0人、候补委员2人,政治局常委7人;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四大中央委员会319人,政治局22人。

中共十四大决定:不再设中央顾问委员会。从十四大起,中央政治局常委均为7-9人。

中共十五大(1997年)

时间:9月12日-9月18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193名委员和15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15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五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2人、候补委员2人,政治局常委7人;选举江泽民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尉健行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五大中央委员会344人,政治局24人。从十五大起,历届政治局人数都在24—25人。

中共十六大(2002年)

时间:11月8日-11月14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了由198名委员和15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央委员会,选举了由121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3人、候补委员1人,政治局常委9人;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江泽民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吴官正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六大中央委员会356人,政治局24人。

十六大总书记与军委主席暂时分开。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接受江泽民辞职,决定由胡锦涛兼任中央军委主席,又恢复总书记兼任军委主席的传统。

中共十六大会场

中共十七大(2007年)

时间:10月15日-10月21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出由204名委员、167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7名。随后召开的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5人,政治局常委9人;选举胡锦涛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胡锦涛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贺国强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七大中央委员会371人,政治局25人。中共十七大是自八大以来首次没有政治局候补委员。

中共十八大(2012年)

时间:11月8日-11月14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出由206名委员、171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由130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的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5人,政治局常委7人;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王岐山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八大中央委员会376人,政治局25人。

中共十九大(2017年)

时间:10月18日-10月24日 地点:北京

大会选举出由204名委员、17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由133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随后召开的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25人,政治局常委7人;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决定习近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批准赵乐际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十九大中央委员会376人,政治局25人,与上一届人数一样。

中共十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中央领导机构

最后,简单归纳一下:

中共一大由于代表人数少,没有选举中央机构。二大、三大、四大都选举产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三大、四大出现中央局。从五大开始,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就不再称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局了。六大始设政治局常委,七大始设中央书记处。

中共中央最高领导人,一大称书记;二大、三大称委员长;四大、五大称总书记;六大至十一大称主席;十二大以后称总书记。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1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1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