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佬的国学智慧:存仁善之心,行仁慈之事

助善莫助恶

好人心地善良,总愿意看见别人过得开开心心,看见别人不快乐,就跟着难受;看见别人遭遇不幸,就跟着流眼泪。所以他们总愿意成人之美,巴不得别人的事情有一个好结果,他也跟着开心。

而有的人正好相反,看见别人衣服漂亮一点儿,他心里难受;看见别人相貌漂亮一点儿,他心里难受;看见别人娶的老婆漂亮一点儿,他心里难受;看见别人学业优秀、事业成功,他心里更难受,反正别人开心,他就难受。这种人不见得是坏人,就是嫉妒心太强。俗话说:“傻子过年看隔壁。”看什么呢?看人家餐桌上的菜品是否丰盛。自己家里吃什么先不管,如果隔壁大鱼大肉摆满了桌子,心里就难受。要是隔壁吃糠咽菜,他心里才高兴呢!记得“文化大革命”那会儿,吃肉不易,所以吃肉的时候,都要关上房门,怕的就是惹人不高兴。

如果嫉妒心强又人品欠佳,就可能“成人之恶”,别人凡有好事,他就要想办法帮人家变成坏事;别人凡有坏事,他就要落井下石,使事情变得更坏。

成人之美者,心地是光明的、坦荡的,他能从别人的快乐中享受到快乐,必是一个快乐的人;成人之恶者,心地是阴暗的、狭隘的,只能从别人的不幸中得到一点可怜的快乐,必是一个不快乐的人。因为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富有的人、健康的人、聪明的人、漂亮的人必然越来越多,乐人之善,必然会越来越开心,恶人之善,必然越来越苦恼,这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吗?

如果只是嫉妒别人,坏人好事,还要好一点,不过到处结怨于人而已。还有一种“成人之恶”做帮凶,是绝对不能干的,否则会成为公敌,成为过街老鼠,一辈子就毁了。比如过去的汉奸,帮着日本人杀中国人,最后没有一个能得善终的。又比如那些跟着黑道头子干坏事的人,也往往沦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

帮助别人做不道德的事,也会损害自己的德行,对自己没好处。很多事,不要因为自己不是发起人,就心安理得地去干,就以为做错了也不是自己的错。我们心里要有一个分辨正邪善恶的天平,把不合法、不合道德的事都挡在身外。应该如何做呢?我们不妨看一个事例:

一个年轻人去一家杂货店应聘。老板问他:“假如我雇用了你,你能保证完全听从我的吩咐吗?”

年轻人回答:“非常乐意,老板!”

老板又问:“如果我告诉你白糖的质量上乘,而它实际上却含有杂质,你会怎样对顾客说?,

“我会告诉顾客白糖质量上乘,并劝他们放心购买。”

“很好!如果我告诉你咖啡是纯净的,而里面却掺了大豆粉,你又怎样向顾客推销呢?

“很简单,”年轻人微笑道,“我会告诉他们,本店一向重誉守信,绝对不可能卖掺了大豆粉的咖啡。”

“好极了!如果我告诉你黄油是新鲜的,而它们事实上已经存放了一个月之久,你又怎样把它们推销出去呢?”

“我会说这批黄油是昨天刚进的货,可以放心食用。”

老板满意地点点头,拍拍年轻人的肩,笑容满面地说:“你真是个聪明的小伙子!说吧,你希望得到多少薪水?”

“我不是一个很贪心的人。你只要每周付给我一万美元,我就感到相当满意了。”

“什么?每周?一万美元?”老板大吃一惊,“你没说错吧?难道你认为我会付给你这么高的薪水吗?’

年轻人冷冷地说:“一流的骗子就要有一流的价钱。假如你想雇我在这里当骗子,你就得付每周一万美元。否则,我只要每周一百美元就够了。”

在这个正直的年轻人面前,老板感到十分惭愧。他说:“小伙子,我不想改变你的思考方式。你就在这里干吧!每周一百美元。真见鬼,因为你这个坏蛋,我也许得改变做生意的方式。”

你瞧,一个正直的人,他能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别人也变得正直起来。

如果没有帮凶,坏人就不会有那么坏,至少不会坏到那么彻底。人都有趋同心理,相互推波助澜,能干出轰轰烈烈的好事,也能干出令人发指的坏事。我们要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就要遵从自己的价值判断,不要受趋同心理所左右。不管别人干不干这事,如果自己觉得是好事,就大胆去干;如果自己觉得是坏事,就坚决不干。这才是真正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带着爱心生活

做个好人就是一种幸福。这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第一,你不是弱者;第二,你不需要做坏人。

当你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时,说明你还没有就老到在车上站一会儿就头晕目眩的程度。当你给他人出力时,说明你身体健全,不需要别人帮你推轮椅,不需要别人喂你吃东西,不需要别人搀扶着你的手,告诉你前面有一条小沟。当你给予别人一此资助时,说明你不需要为了一日三餐去偷东西、去抢劫他人或者干其他违法乱纪的事。

我们为什么要为自己是个好人、别人却是坏人而愤愤不平呢?他需要靠干坏事维持一点可怜的享乐,而我们却能自食其力,难道我们还要嫉妒那个可怜虫吗?

所以,我们用不着抱怨什么“好人没好报”,因为我们是个好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好报,何必贪求更多呢?

当然,做好人也还有其他额外的回报,除了某些意外的知恩图报外,做好人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好处。

美国《今日心理学》学报曾登载过一篇名为《助人者的快感》的论文,报道说:“纽约市健康增进学院分析过1700多个妇女的健康状况,她们都是长期做义务工作的,结果发现她们每次为别人提供帮助时,自己的生理疾病也告减轻甚至消失,包括头痛、失声、因狼疮或多发性硬化导致的疼痛、抑郁症等。”

报道还说:“在先后两次调查中,那些人士做帮助他人的工作之时,分别有68%及88%不约而同感到一种明显可辨认的生理体验。有一位妇女形容它是‘胸部颈部轻微紧缩,好像血液更畅通了’;另一位说‘感到自己很安全、健康、舒畅、幸福,就像游泳时出现的感觉一样’;另一位到老人院做义工的女士形容那种感觉,好像打完一场网球时一样又开心又疲倦。许多妇女形容说,做完义务工作之后,觉得整个人平静自在,很有价值感。”

有个名叫玛吉的女大学生到医院做义工的第一天,被派到急症室服务。这天晚上,有四个因车祸受伤的人被送来救治,其中两个不成人形,经检查已经死亡,另外两个全身多处骨折,血流满面,表情扭曲,处于半昏迷状态。

玛吉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惨景,吓得花容失色。她努力克制自己,给医生打下手。好不容易忙完了,她独自躲在角落里,回想起刚才的情景,浑身颤抖,面如死灰。

大家都猜测她以后再也不会到医院来当义工了,但让人意外的是,她不但来了,还成了这里的常客。有人问她为什么,她说:“不知为什么,我每次在这里工作,都感觉到人生很圆满。越忙越恐怖,我反而觉得越快乐。如果隔一段时间不来,反而很怀念这个鬼地方!

玛吉到医院从事如此恐怖的工作,又没有报酬,她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其他做义工的人士,从事的也是没有报酬的劳动,为什么会感到快乐呢?对此,哈佛大学心脏病专家赫伯特,本森解释说:当我们去帮助他人时,不期然会“忘我”,于是身体各部分产生微妙的变化,出现一种特别的感觉,就是所谓“助人者的快感”

后来,心理学家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助人者的快感”的产生,原来是大脑分泌出的脑内吗啡呔在起作用,这种化学物质不但令人兴奋,感到无名的快乐、平静、满足,还会令全身的细胞减少氧化,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

美国心理学家杰克,潘克塞佩也得出了脑内吗啡呔产生快感的相同结论。他还指出,不仅帮助别人时会产生脑内吗啡吠,当我们跟他人相处开心时,也有这种东西分泌。另外,我们从事体育锻炼之后,大脑也可能会分泌这些物质。不过,我们帮助他人时,这种分泌特别有保证,几乎一定有那种美妙快感,如果事后回想起帮助他人的情景,大脑还会再次分泌脑内吗啡呔。而从事其他活动则不能保证每次都有这种分泌,事后的回忆更是如此。

由此看来,做好人真的有好报。不一定别人给自己一笔钱,或给一个官做才是好报,因为做好事而身体好,心情快乐,这不就是最好的回报吗?

好事要做干净

做好事最大的价值,不是为此付出的劳动,而是一颗无私帮助别人、不求回报的好心。为求回报而做好事,好心没有了,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社会上有太多的人,错把帮助当投资,给了人家一元钱,就希望加倍的回馈。给了人家一个微笑,就期待满天阳光的回报。就是有所施舍,也把自己和受惠者之间的距离定形,把社会阶级的差距和彼此之间的歧视固定化。使受惠者在得到帮助的同时受伤害,而且这些伤害常常愈来愈深。比如“不食嗟来之食”的古代故事中,富者于灾荒之年施粥,事情虽好,态度却不好,“喂,来吃吧!”高傲与轻视溢于言表,难免让人怀疑他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露富。这种没有好心参与的好事,价值大打折扣,怎么能期待回报呢?

相反,只要有好心,哪怕只是做一点点好事,也能折射出夺目的人性之光。

《众经撰杂臂喻》里讲了一个“贫妇施豆”的故事:

佛陀在一个国家传授进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与众比丘,都成里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中口靠包讨度目。她也想供佛,家里却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别人施含给她的一点儿黄立。于是,她抓起这些黄立,急忙赶到王宫、想施在佛的面前。可是,看门人见她衣杉槛楼,不放她进去。

佛陀在宫中察知这件事,就达用神力取走老妇人手中的黄业,将它们遍施在国王摆出的各种食物之中。国王在每种食物中都吃到了黄豆,非常生气,便叫来厨师、准备治罪。

佛陀劝阻道:“大王,这并不是厨师的错,这些黄止是宫外一个贫妇所布施的。

国王听后很不高兴,他才不愿吃一个贫妇的东西呢!

佛陀又说:“这位贫妇一片真善之心,虽然只有一把黄豆,也能协助国王施饭食。”

国王不以为然地说:“这点黄豆算什么?怎么能与我所布施的那些美味佳肴相比呢?”

佛陀说:“贫妇所施的黄豆虽然很微薄,但将来所获得的福报却一定比大王更多。”

国王很不服气:“难道我这么丰厚的布施竟比不上贫妇手中一小捧黄亚的功德吗?”

佛陀说:“贫妇的布施虽少,却是她尽其所有的布施;大王布施的虽多,却全都来自于百姓,于自己毫无损失。所以说,贫妇的布施多,而大王的布施少。因此,贫妇所得的福报一定多于大王。”

很多人就像这位国王一样,通过各种手段,强取豪夺,从别人那里获得财物,然后用它们做好事,换取好名声。这样以恶行善,并不是真正的做好事,不过是欺世盗名罢了。

而这位贫妇,虽然能力微薄,却尽其所能做好事,这才是真正做好事。

在这世界上,大富大贵之人毕竟只是极少数,大部分人能力有限。但是,只要尽自己所能给别人提供些帮助,比如替陌生人指个路,为老人让个座,给残疾人施舍些钱,这样的小事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只要带着好心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善事,也不失为一个好人了。

福报有时,未熟不受

按佛家的说法,做了好事就有可能得到善报。只不过,要有耐心。今天晚上做了好事,明天早上就要求回报,心情就太急迫了。给老板做事还要一个月才领工资呢,你是做好事,又不是给人打短工。好报肯定有,但“未熟不受”,没到发薪水的日子,不要急忙写领条。

干坏事也一样,恶报肯定有,“未熟不受”。好比一个人,犯了谋杀罪,抓住了当场处决,行吗?不行,要经过法庭审判,将他的罪过一条条列出来,让他死得心服口服,也让其他人搞清是为什么,这样才能起到惩戒坏人、鼓励好人的作用。

好报恶报都是渐次积累的,做好事不一定每次都有好报,但只要一次好报,就足以抵偿以前做过的所有好事。做坏事不一定每次都有恶报,但只要一次恶报,就足以清算以前做过的所有坏事。

报应又分现世报和后世报,有时报在今生,有时报在后代。南怀瑾大师说:“一个家庭能够常做好事,后代子孙一定好,如果你使坏,喜欢做缺德事,就算现在聪明能干、富贵荣华,将来后代子孙必然要糟。这是真的哦!我这辈子几十年来,因果报应的事情看多了,很多都是现世报。错事干下去,没几年光景便自食恶果,惨兮兮的,只是平常不好意思说明罢了。所以我们小时候受传统文化家庭教育有句话:‘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以“未熟不受”的心态看待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以“福报有时”的心态多做好事,随时可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在1949年的某一天,有个年轻人开车从医院出发,准备回家召集所有的亲友,赶至医院见他的祖母最后一面。他的祖母得了严重的肾病,必须马上输血,否则过不了今晚。但祖母的血型是AB型阴性,这种血型极稀少,一时之间没有办法找不到适合的捐血人,医生只好宣告她的病没希望了。

路上,年轻人遇见一个高举着手想搭便车的军人。满腹哀伤的他原本没心情去理会这种善事,但他想起祖母平日的殷殷教导,就停下车子,让那个军人上了车。军人见他脸色不好,就关心地打听起来。当军人听说他的祖母急需AB型阴性血时,马上叫年轻人掉转车头重回医院,年轻人感到很惊讶。军人指指自己脖子上的兵籍牌,上面清楚地写着一一血型:AB型阴性。

年轻人的祖母因此活到了百岁开外,直到1996年才去世。

大家都相信是因为年轻人的一念之善带来了福音,而善根却在于老祖母平日教导孙子与人为善。这不正是南大师所说的“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吗?这个老太太有福,子孙耕福地,孝敬到了她老人家,可谓现世报。

美国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在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当我们向世界种下爱心时,可能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得报偿。如果每个人都向世界播下善良,那么,每个人都会从中受益。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他在田里耕作时,听到一个孩子求助的哭声。他急忙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粪池里挣扎。弗莱明顾不得脏臭,把这个孩子救了出来。

过了几天,一辆崭新的马车停在弗莱明家门前,车里走下来一位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说是被救孩子的父亲。“我要报答你,好心人,你救了我孩子的生命。”绅士说。

弗莱明拒绝道:“我不能因救你的孩子而接受报酬。”正在这时,他的儿子走进茅屋。绅士就问:“那是你的儿子吗?”

“是的!”弗莱明很骄傲地回答。

绅士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说:“我们来定个协议吧,让我带走你的儿子,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你骄傲的人。

弗莱明答应了。后来他的儿子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医学家,他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和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数年后,绅士的儿子染上了肺炎,是谁救活了他呢?盘尼西林。那位绅士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的儿子就是英国伟大的政治家丘吉尔爵士。

老丘吉尔知恩图报,帮助老弗莱明的儿子小弗莱明,小弗莱明发明的盘尼西林,又救了小丘吉尔以及千千万为病菌所苦的人,这样的因果关系,事先谁能预料呢?但它却真真实实地发生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福报有时,未熟不受”吧。等到时机成熟,就能看到累累善果,不但可以自享,还可以大家分享。这不是最圆满的结果吗?

慎防好心成恶意

什么是真正的慈善?佛祖讲得很清楚,一是出于至诚之心;二是不求回报;三是不贬低人家。下面我们不妨一一剖析:

第一,依从一念之善,是真行善。在佛的三大布施原则中,最重要的当然是至诚之心。你不是因为他有权有势,不是因为他长得漂亮,不是因为他将来可能有出息,不是因为想炫耀自己,总之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完全是因为一念之善,这样的施予才是真正的慈善,无论你的施子多么微不足道,都是该得善报的。南大师曾讲过一个施善得报的故事:

有一次,佛托着钵出来化缘,遇到两个小孩在路上玩沙子。他们看见佛,就站起来非常恭敬地行礼,其中一个孩子抓起一把沙子放在佛的钵盂里,说:“我用这个供养你!”

佛说:“善哉!善哉!”

另外一个孩子也抓起一把沙子供在佛的钵盂里。佛就预言,百年后,一个是英明的帝王,一个是贤明的宰相。

百年后,一个孩子当了国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育王;另一个就是他的宰相。在典籍中,关于阿育王的史实与传说很多:比如,他曾经打败东征的亚历山大;他建的一座寺曾经飞到中国来,就是浙江宁波的阿育王寺。

阿育王的一把沙子就得到了这么大的回报,很多人向寺庙里捐金捐银,什么好处也没见到,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捐金捐银者动机不纯,或者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好心,或者是出于对未来的渴求,或者是出于对过去所行恶事的恐惧,总之都无诚意。阿育王和他的伙伴却仅仅是出于一念之善,没有任何私心杂念。

另外,在我们看来,一把沙子根本不是可捐之物。但对两个玩沙子的孩子而言,沙子是他们的玩具,是他们喜欢的东西。所以,他们的善念的价值并不比别人送出的财物低。

第二,行善不能求回报,否则不是真行善。有的人天天抱怨:我好人没少做,坏事没多干,为什么好事轮不到我头上?真是好人没好报啊!这种人居然自称好人,真是滑稽!与其说他是好人,不如说他是商人他做好事都是为了换取好报,跟商人卖东西赚钱又有什么差别?而且他追求的是暴利,想用微小代价换取巨额回报,认真算起来还只能归人奸商一列。

真行善者是出于帮助他人的善念,并无要求回报之心。

第三,不要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人。“不轻毁他”是什么意思呢?“轻”是轻视,因为自己处于“施主”的地位,心里难免有几分优越感,在语言神态上就可能表现出看轻对方之意。“毁”是诋毁的意思,也就是说人家的坏话。这个坏话不是当场说的,是背后说的。比如,给了人一个帮助,生怕人家不晓得自己心眼好,马上去告诉人家:“那小子现在都混成这样了,穷得连给小孩交学费的钱都没有。我看他可怜,借给他500元。”这好像是真话,怎么说是诋毁呢?因为这是揭人隐私。人在社会上,是要信誉的,这是一种无形资产。你让人知道了他的窘状,他的信誉马上下降。以后办事人家不放心他。所以,你借给他500元,一句话就让他损失了无形资产5000元。你这500元他还要还你,他损失的5000元找谁去要?他不找你报仇就好了,还想指望他的回报?

假如受自己帮助的人发达了,自己却原地踏步,说的话就更难听了:“那小子,当初如何如何,要不是我帮他一把,他哪有今天?”这就不止是诋毁,而是诬蔑了。他能到今天这一步,99%肯定是靠自己的才能和努力,你那点帮助哪够用?不自度者,连佛祖也认为度不了他,难道人的本领比佛祖还大?你的话,等于抹杀了他的全部努力,不是诋毁吗?人家不报复就好了,你还指望他的回报?

南怀瑾大师告诫说:“不要轻毁任何一个人,这是大乘佛法的菩萨戒。你明知这个人是骗子,但并不因此看不起他。他来骗你,说明他有需求,达不到目的,他会睡不着觉,明天还会想办法来找你。你干脆受他一骗,让他睡一个好觉,亦一大乐事也。”

对骗子都不“轻毁”,这种境界就很高了。我们平时起码要保证不轻视和贬低接受帮助的朋友,以免损害善心的价值。

播种爱心,与人为善

一次齐宣王坐于堂上,看见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走过,于是就问道:“牵这头牛去干什么啊?”那个人回答说:“用它的血来涂祭新铸的大钟。”齐宣王说:“快点儿将它放了吧,我不忍心看见它因为无罪而被处死时那瑟瑟发抖的样子。”那个人疑惑地问:“那么钟就不用血来涂祭了吗?”齐宣王说:“怎么可以废掉这个礼仪呢?用羊血来代替吧。”后来孟子知道此事,夸赞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即仁心。

南怀瑾先生认为,这种不忍之心,即人类仁慈心理的根本,这种心理似乎人人都具有,却被后世称为“妇人之仁”,成为一个贬义词。实际上妇人之仁也正是真正慈悲的表露。

鲁迅先生的诗说得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

1929年9月,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生育一男孩,取名海婴。

海婴生性活泼,经常缠着父亲。鲁迅喜欢饭后靠在藤躺椅上,把零食放在桌边,一边慢慢地吃,一边悠闲地看书。海婴经常从藤躺椅下钻出来,毫不客气地抢父亲的糖果、饼干。鲁迅只是微笑地看看儿子,从不呵斥。海婴也从来不怕父亲,有时还会跑到他的身边,轻轻揪他的胡学航,更喜欢的是骑马一般坐在他的身上。

由于鲁迟对自己动年党的束缚人性的封建教育十分不满,所以他不愿让海婴 重路覆椒,因而他喜欢孩予“救说、敢笑、救骂、敢打”的天性,愿他做一个活 波而真诚的人。

一次,鲁迅告诉束访的朋友说;“这小孩淘气,有时弄得我头昏,他竟问我: ‘爸爸可不可以吃?、我答;‘要吃也可以,自然是不吃为好。”友人听了发笑, 说孩予正处于幻想旺盛时期,所以会闹由这样的笑话,鲁迅点头称是。后来,他 作了一首《答容俏》的诗,写出了他对孩子的一片爱怜之情:

光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如否兴风狂啸者,四胖时看小於苑。

楚人称虎子於苑。鲁迅爱怜其子,意在期望他成为虎虎有生气的栋梁之材, 不料海婴刚满7岁,鲁迅使撒手人寰,鲁迅在去世前嘱咐家人:“孩子长大,倘 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学家。”

鲁迅一生,怀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对 人的奴役与压迫。他的语言锋利如剑,人木三分,即使受到攻击与迫害,也绝不 晏协,绝不饶恕。他真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真豪杰。但是他却是侠骨柔肠,如 此怜爱自己的孩子,让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如此,先生的这一番怜子情怀并没有 损害他的硬汉形象,相反却使其更加可敬可爱。心中有情有爱,世界才会风光无 限。仁爱之心如一盏明亮的灯,它可以照亮我们的人生。所谓仁爱,就是先想到 别人,能宽容别人,就是要与人为善。

《贾谊集》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楚惠王吃酸莱时,突然发现菜中有一条蚂蟥,他没有声张,不动声色地吞了 下去,结果肚子痛得不能吃饭。令尹前来问候,关心地问道:“大王怎么得了这 种病?”

楚惠王说:“我吃酸莱时见到一条蚂蟥,心想,如果把这事张扬出去,只是 斥责庖厨等人,而不治他们的罪,就违反了法度,那样,今后我自己的威信就无 法树立;如果追究他们的责任,就应该诛杀他们,这样,太宰、监食的人,按法 律都将处死,我于心不思啊。所以,我只好把蚂蟥悄无声息地吞咽下去。”令尹 深深地施了一礼,祝贺道:“我听说上天是铁面无私、六亲不认的,只是辅佐有 德行的人。大王您大仁大德,正是上天保佑的人啊,这点小病是不会伤害您的。” 当晚,楚惠王胃里的蚂蟥真的出来了,他也不用再忍受疼痛之苦。

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意思是说一个人只要心存爱心,即使还没有去付诸实践,吉祥之神已在陪伴着他了。为使他人免除灾难,而不惜自己忍受痛苦的人,怎么会得不到上天的眷佑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佛教讲慈悲,慈悲是什么?说到底,慈悲是一种关怀,是无条件地爱一切生命。弘一法师就是一位十分懂得去关怀生命的人,即使是一只小小的蚂蚁,在他的眼里也是值得去尊重和关怀的。

播种爱心,不仅能够得到内心的安静祥和,达到美好的境界,而且能够让别人获益,记取你的那份善良与美好。上善若水,涓涓细流,润物无声。播撒爱心,幸福触手可及。

声明:尊重经典原义并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对一些古文进行了通俗白话转化,不妥处敬请批评指正。笔者只是把好文章分享给需要的人,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本文笔者,会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0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0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