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讨论,中芯国际能否赶超台积电,为华为全面供货?

先说结论,在现有的生态下,很难。

业界一直有一种说法,中芯国际是中国芯片行业的黄埔军校,创始人张汝京是中国芯片行业的教父。

这个说法并不过分。在我国芯片产业艰难前行的那段岁月里,如果说90年代的908,909工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两块石头,那么张汝京直接搭了一座桥,让我们和国际芯片行业完成接轨,而这座桥就是中芯国际。

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还得回到30年前。

90年代我国由国家主导,连续搞了两个工程,也就是著名的908和909工程,计划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生产我们自己的芯片。这两个工程现在不怎么提了,不过放在当时可都是重点项目,最高领导亲自批示,国家拨付巨款,政府高官挂帅,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但是最后效果很差,两个工程实际都失败了。

后来反思总结经验,大家一致认为除了我们经验不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瓦森纳协议的限制。瓦森纳协议是一个老美牵头,联合西方发达国家整出来的一个东西,核心思想就是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其中就包括芯片相关技术。

有这个协议,我们就买不到先进设备和技术,只能捡别人吃剩下的。有的技术咱们当个宝拿回来,实际上比先进技术至少落后两个代差,投产以后在国际上根本没有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在上海主管经济的主要领导江上舟提了一个大胆想法,能不能绕路走呢,比如引入外资在本地建厂,先引进来再说,没有国家背景,瓦森纳协议就管不着了。

这个背景下,张汝京出现了。

张汝京是台湾人,他父亲张锡纶早年是我国的炼钢专家,1949年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被蒋介石带到台湾去了,不过张老一直心系祖国,没事就给校长灌输爱国主义思想,张汝京从小在这个环境下长大,颇具家国情怀。

和张忠谋一样,早些年张汝京也在德州仪器上班,不同的是张汝京技能点主要点在了建厂上,外号就是建厂狂魔,日常就是全世界溜达,看哪儿合适就买地、建厂、进设备、招人、疏通渠道。这也为后来中芯国际13个月建成投产打下了底子。

1998年张汝京回到台湾创立世大半导体,按照张汝京的想法,世大先在台湾站住脚跟,然后再往大陆发展。

不过老张用力过猛,世大三年以后就干到台湾第三,直接威胁台积电的老大地位。

张忠谋对这位昔日同事的能力自然心知肚明,不过他回台湾早,对岛上的情况更熟悉,正面战场干不过,那就迂回包抄。

几个月的暗箱操作之后, 2000年,在张汝京不知情的情况下,台积电50亿美元收购了世大半导体。

竞争对手变成了新上司,胸怀大志的张汝京自然是忍不了,所以积极准备离开台湾二次创业。

一开始张汝京选择的是香港,为什么不直接选择大陆,张汝京也有他的考虑,香港的资本市场比大陆发达,更容易吸引投资,而且香港是自由港,买卖设备原材料什么的没有什么限制。

不过香港当时正是李嘉诚为首的地产商和董建华的特区政府在房地产市场激烈博弈的时候,李嘉诚把地看的比命还要贵,香港就那么大,你建了工厂,我的房子往哪儿盖?所以撺掇一帮废青又是游行又是抗议,很积极的把这事搞黄了。

多说一句,董建华在位的时候其实很有想法,包括集成电路、互联网、地产有一整套通盘考虑的措施,本来是想和张汝京一起打造一个港积电,不过英国人走的时候埋了很多雷,特区政府干点啥都束手束脚,加上资本家捣乱,香港人自己又作死,所以一件都没干成,香港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一点产业没有,全靠金融和服务业撑着。

要知道,全世界以金融和服务业为支柱的只有香港和美国,问题是人家美国有航母保护金融信用,你香港靠什么。

本来背靠大陆,当个只赚差价的中间商倒也还不错。不过香港人没想明白,自己作死,天天闹腾,终于把国安法整出来,中间商估计也要当到头了。

很多人以为美国制裁受伤害的是大陆,其实对大陆影响不大,没了香港还有上海,没了上海还有海南,没了海南还有大湾区。香港离了大陆,金融业很快就会垮掉,到时候没有别的产业,只能依靠李嘉诚了。问题是人家是资本家,讲究的就是无利不起早,哪儿挣钱往哪儿走,指望他救香港,呵呵,也就是想想吧。

咱们说回来,香港人撵走了财神爷,张汝京只能硬着头皮去大陆了。当时在上海主政的正好是提出借助外资的江上舟,双方诉求高度一致,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2000年中芯国际成立了,上海市政府给的政策相当优惠,又是免税、又是给地。

为了避开瓦森纳协定,张汝京运用自己的人脉,拉了很多投资公司一起入伙,甚至包括美国的高盛,这么一搞,中心国际看起来完全是个一个国际化的创业公司,一点政府背景都没有。

即便如此,中芯国际在成立初期也面临很多困难,张汝京四处出击,到处游说,美国的技术授权、荷兰的光刻机、日本的原材料,一样一样都得搞定。设备买不到新的就买旧的,美国不让卖,那就绕个圈从欧洲买回来。当时美国还担心中芯国际会把技术偷摸转给军方,张汝京用上帝的名义担保(他是基督徒),才让美国放开授权。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能看出来,芯片行业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特别是代工厂,作为芯片的制造商,整个行业的产品都要汇聚到这儿落地,所以产业上下游都得打通。如果没有张汝京这样行业内浸淫多年的大佬带路,想进门都找不到方向。

硬件搞定,软件方面,张汝京自己带了300人的技术团队,这些人主要是世大半导体的老部下,还有些从台积电挖的,少部分是从德州仪器开始就跟着他干的死党,这些人构成了中芯国际的主要班底。

2000年中芯国际成立,13个月以后第一个工厂就投产,随后张汝京四处建厂,兼并,四年以后中芯国际就成了全球第四大的芯片代工厂。2004年张汝京私下说,中芯国际离台积电也就是一代的差距,大家都觉得前途一片光明,革命成功指日可待。

中芯国际成立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填补了我们国家芯片代工厂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了解国际芯片产业提供了窗口。通过中芯国际,我们摸到了门道,培养了人才,再也不像90年代那样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被人牵着鼻子走。从这个意义上说教父和黄埔军校的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当然江上舟功不可没,在当时那个特殊年代,他提出用资本的力量对冲瓦森纳协定的限制,也算别出心裁。虽然这种股权结构也为后来中芯的乱局埋下隐患,但在当时,想突破确实也没得选择。

在中芯国际高歌猛进的时候,始终有一朵乌云笼罩在上空。

台湾自然是不希望大陆出现这么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所以从张汝京创办中芯国际开始,台湾当局就没放弃过对他的敲打,先是张汝京在台积电的股权被剥夺,然后是陈水扁隔三差五就给他开罚单,这边中芯国际一有突破,那边的张汝京就会收到一张罚单,数量还不少,每次都是500万起,典型的钝刀子杀。,终于到了2005年,张汝京实在受不了了,公开宣布台湾户口我不要了,你们让我耳根清净点比什么都好。

行政命令倒还好说,说到底张汝京是美国国籍,阿扁也不敢把他怎么着。

真正致命的还是台积电。从2003年开始,台积电开始针对中芯的诉讼,主要是技术侵权。

张忠谋这辈子除了搞建设就是在诉讼中度过,告了这个告那个。倒也不奇怪,台积电是代工厂的龙头老大,整个东亚的代工产业都得从他这学技术挖人,随便找个大厂翻一翻都能找到台积电的东西,所以这诉讼一逮一个准。

这个也没办法,芯片代工行业有高技术含量的特点,如果不利用现有资源,你连门都进不去。台积电就是带着德州仪器的技术成长起来的,张忠谋、张汝京、蒋尚义这些台积电的元老都是德州仪器的叛将,可以说德州仪器是台积电的黄埔军校;台积电又是亚洲代工行业的黄埔军校,三星、中芯、华宏都有大量台积电的技术大拿;中芯目前又是中国芯片行业的黄埔军校,大家仔细体会这里面的传承关系。

往大了说,除了芯片行业的鼻祖美国,整个东亚包括日本都是在学习和借鉴中前进,要说侵权,这些地方一个都没跑。区别就在于日韩台都是美国的小弟,所以老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国是美国的敌人,所以美国人拿着放大镜挑你的毛病。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发展芯片困难重重的原因,如果我们有日韩台的条件,分分钟甩他们几条街,芯片行业基本上也就没日韩台什么事了。

了解这些你就能知道,中芯能发展这么快,肯定是用了很多原来世大和台积电的技术。张忠谋搞这种诉讼轻车熟路,加上美国人的偏袒,中芯接连遭受几记闷棍,本来蒸蒸日上的业务也被迎头摁住。期间为了躲开台积电的围堵,张汝京一度在DRAM上投入很多资金,不过当时DRAM市场是韩国人的天下,日本的NEC,德国的奇梦达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给韩国人挑落马下,风头正盛的韩国人当然不会让中芯作大,加上2008年金融危机,存储器市场遭遇寒冬,在烧几亿美元投资后,中芯也黯然退出了DRAM市场。

2009年台积电和中芯诉讼结束,中芯赔了2亿美元和10%的股份,张汝京也被迫离开中芯国际。

亏损、吃官司加创始人离职,经过这么几年的折腾,中芯元气大伤,再也没了昔日的冲劲。

问题还不止这些,中芯国际的股权结构本来很复杂,张汝京在的时候还镇的主场子,他走后那些原本看好中芯的资本产生了动摇,内部各个派别暗流涌动。

股权结构也发生变化,大唐电信重资入股。大唐进来可不是为了那点股息,他要的的中芯的控制权,所以一进来就搞事情,很积极的挑动代表大陆帮的杨士宁和台湾帮的王宁国内斗。

2011年中芯国际的定海神针江上舟逝世,两大创始人相继离开,台湾帮、大陆帮彻底放飞自我,在加上股东、董事会也在里面掺和,中芯内部乱成了一锅粥。2012年王宁国和杨石宁成了斗争的牺牲品,二人双双离职,这场斗争才告一段落,

在经历乱哄哄的几年后,2012年在董事长张文义的大力支持下,邱慈云接任CEO。

邱慈云是张汝京从台积电带来的副手,也是中芯国际的创始人之一,由它掌舵,台湾帮这边自然没什么异议。大陆这边大唐电信本来也是国企,自然是以大局为重,而且2015年大基金22亿美元重仓注资中芯国际,稀释了大唐的股份,有国家队在前面站着,大唐这才不敢再逼逼了。

稳定了局势,邱慈云开始调整战略。张汝京在的时候,中芯的战略是猛打猛冲,四处出击,摊子铺的挺大,就是不挣钱。邱慈云改变策略,转攻为守,在各个方面收缩战线,先稳住阵脚。

为了不被台积电围剿,中芯决定放弃先进制程,不挑战台积电的老大地位,就在现有技术上深耕,制程上最多只到28nm。大家要有个概念,除了手机,其它行业对芯片的制程要求并没有那么高,而且28nm本身也能满足一些山寨手机的需求,低端制程的市场足够养活几个中芯国际。

经营策略也做了调整,公司也不再盲目扩张,把发展重心放在国内市场,关起门来修炼内功,先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好。

总的来说就是韬光养晦,避免和台积电发生正面业务冲突。

事实证明邱慈云的策略无比正确,以大陆市场为重心,中芯国际靠着代理一些低端代工业务,逐渐扭亏为盈,站稳脚跟。

邱慈云上任时,中芯市值118亿港币,到2015年,中芯市值317亿港币,而且摘掉了亏损大户的帽子。

公司挣了钱,投资的股东自然高兴。不过国家扶植中芯是为了带动国内的芯片行业发展,将来好去国外开疆拓土,如果长期在低水平转圈,最终还是逃脱不了给别人打工的命运。

2015年,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的周子学继任中芯国际董事长。

多说一句中芯国际第一任董事长是张汝京,自2005年之后,历任董事长都有国家背景,江上舟、张文义、周子学,不是部委的官员就是科学院的院士,而且都有很深的技术背景,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中芯国家虽然股权结构复杂,但其实一直是一家中国公司,这点大家不用怀疑。

周子学上台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挖人,第二件还是挖人。2016年挖到了蒋尚义,2017年挖到梁孟松,两个人都是台积电的老将。蒋尚义的长处有点类似张汝京,人脉广泛,从研发人员都渠道商没有他搞不定的事,在台湾历来有蒋爸的爱称,慈眉善目一幅笑模样,一看就是好人缘。梁孟松(就是前一阵闹辞职那个)是技术大拿,而且不是一般的大拿,是能够给公司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那种。台积电的崛起跟梁孟松在芯片加工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有很大关系,至今台积电还有几百个专利都是梁孟松搞出来的。后来梁孟松出走三星,带领三星直接绕过20nm技术,从28nm直接升级到14nm技术,让三星在高端制程方面几乎赶上了台积电。中芯目前主要的瓶颈就在光刻机,如果搞定了,老梁也能给你带入一番新天地。这也是为什么中芯不惜以顶格薪水挽留老梁的原因。不过老梁的外号是“吕布”,讲究的就是有奶便是娘,这也是他能顶格薪水留下的原因。

周子学挖这两个人自然是有用意的,蒋尚义负责搞定设备原材料什么的,技术攻关交给梁孟松。策略非常明显,不想被锁死在低水平技术上,准备转守为攻,要在先进制程上发力。

梁孟松加盟中芯国际后,中芯在工艺上推进很大,2018年10月中芯国际宣布14 nm工艺研发成功,2019年2月再度宣布12nm工艺也将问世,中芯重新开启了追赶台积电的模式。

不过西方自然不能容许中芯国际崛起,这次美国爸爸亲自出手了。

先是在光刻机上做文章。

2018年本来中芯和ASML谈好了买一台最先进的EUV光刻机,不过最后时刻被美国叫停,随后老美就把EUV光刻机列入了管制设备名单。

EUV光刻机是生产14nm以下制程唯一的一款光刻机。理论上使用DUV光刻机,努努力也能做到10nm,但这就是极限了。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情况,中芯国际没法追赶7nm,5nm制程。

这还不算完,2020年10月美国把中芯国际列入实体清单,出口中芯国际的所有设备零部件都需要得到许可。相当于给中芯国际带了紧箍咒,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念过,不过保留随时收拾你的权利。

大家要知道一点,芯片业的生态目前还掌握在美国人手里,除了光刻机,中芯还用到了很多美国技术,比如薄膜沉积,离子注入什么的,都用了大量美国设备,如果美国耍流氓下死手,中芯会比华为还惨。

如果美国放开管制,以我国的市场和资金,超越台积电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如果周边生态一直依赖美国,那基本上会被拿捏的死死的。稍微一动就上紧箍咒,看你还怎么折腾。

从长远看,中芯国际的出路还在于和国内上下游厂商的通力合作,从美国的围堵中突破,摆脱美国的控制。而这需要国家主导,发挥举国体制,就像当年日韩台一样。不过日韩台只是在一个方面深耕,我们却需要构建自己的全产业链,难度不是一点半点。

2021年9月3日,周子学卸任董事长,高永岗接任。这也是中芯的一个重大变化,我前面说过,中芯国际历任董事长都有国家背景,而高永岗来自大唐电信,国企背景的董事长在争取国家资源方面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要打个问号。

而且芯片行业攻关需要有牺牲精神,说白了钱要挣情怀也要有。在张汝京、江上舟、周子学这些老人逐渐淡出后,中芯还能保留多少振兴中国集成电路的担当,也要打个问号。如果大家都奔着挣钱来,那就是一盘散沙,很容易被各个击破,真要是有个风吹草动,跟着的是树倒猢狲散,公司也就垮了。

这个背景下,大唐电信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未必是一件好事,特别是高永岗做财务和管理出身,如果完全从公司运作的角度考虑问题,能否和那些桀骜不驯的技术人员很平共处,也是个问题。要知道芯片人才还是卖方市场,特别是高端人才,如果关系处理不好,分分钟走给你看。

2011年大唐电信入股中芯后掀起了一轮针对台湾帮的排挤,高永岗正是当年大唐电信派到中芯国际的两名董事之一,应该是全程经历了当年的内斗,也知道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希望能以此为戒,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带领中芯国际走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9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9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