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贺子珍病逝,后事安排成难题,邓小平一句话定下葬礼规格

1984年4月的上海,天气已经回暖,万物焕发着勃勃生机,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但此时贺子珍的身体却一日不如一日,多次因病住院接受治疗。

自打进入4月以来,贺子珍就多次出现高烧症状,每次都是退烧后没过几天便再度发烧,到了中旬后突然变成高烧。

贺子珍不得不住进上海华东医院接受治疗,医院的主任专家们用了浑身解数,也没能将她的体温降到正常范围,以至于贺子珍出现了严重的昏迷。

贺子珍与毛主席一共有六个子女,但其中的几个孩子因为战乱的因素,而导致长期分离,还有两个孩子在出生不久后就夭折了,只有女儿李敏在贺子珍身边长大。

但此时的李敏并不在上海,她与丈夫孔令华还有女儿孔冬梅正在北京,对于母亲已经住院的消息,他们尚且不知。

这晚,孔令华正在辅导女儿的作业,突然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打断了思绪,他拿起电话,还未等他说出“你好”,电话那头就传来了慌忙的声音。

电话是中央委员会办公厅打来的:“贺子珍同志病重,请李敏和家人马上到上海去,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机票,接你们的人马上就到,请速速准备”。

坐在一旁的李敏也听到了电话中传来的声音,她马上起身,匆忙拿起几件衣服,同时对丈夫说,母亲病重了,我们得赶快去上海!

简单地收拾一下后,李敏和丈夫刚走出家门,前来接他们去机场的汽车就已经到了家门口,一家人快速钻进汽车,朝着机场的方向疾驰而去。

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缓缓降落在上海机场,李敏和家人落地后急忙钻进了等候多时的汽车,随后赶往华东医院。

贺子珍此时已经虚弱不堪,双眼微闭两颊通红,体温也居高不下,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汽车在医院门口停下后,李敏一路直奔到病房,当她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时,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倾泻而下,女儿孔冬梅也在一旁呼喊着“姥姥”。

似乎是听见了呼唤,贺子珍缓缓抬起眼皮,看见女儿女婿还有外孙女都在身边时,她的脸上隐约浮现了一丝微笑,嘴唇也抖动了一下,却怎么也发不出声。

医生给李敏详细介绍了贺子珍的现状,听闻母亲发高烧久久不退,李敏内心很是愧疚,因为在这危急时刻,她这个女儿却未能陪在母亲身边。

想到这里,李敏静静地趴在床头,小声地说到:妈妈,我来了。

贺子珍努力睁开了眼睛,看着女儿的脸庞,只是深深地点了点头,因为这时她已经极度虚弱,多日的发烧让她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能通过动作来传递信息。

李敏再度询问了医生关于母亲的病情,随后与丈夫女儿静静地坐在床边,陪伴着母亲。

这天晚上,李敏几乎整夜没有睡觉,每次都是打一小会盹便醒来,随时注意母亲的情况,因为她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睡过去,再醒来时就看不到母亲了。

倘若仅仅是发烧,还不至于将贺子珍的身体拖累成这副模样,但自从贺子珍步入晚年以来,她的身体便陆陆续续患上了一些病症,以至于在长期的病症中,她的身体被逐渐拖垮。

早在1937年时,贺子珍便因为身体的原因前往苏联养病,1948年回国后一直在上海居住,上海市委为她安排了位于秦安路的住处,后来又转移到湖南路。

毛主席特地嘱咐上海市委,彼时担任上海市市长的是陈毅,毛主席对他说,要对贺子珍的生活多加照料,日常开支就从他的稿费里出。

对此,陈毅信誓旦旦地说:上海还养得起!

所以此后贺子珍在上海生活期间,所需要的费用,如生活费等皆由上海市政府承担,上海市委每个月会给予她200元的生活费,在五十年代200元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除此之外,每逢节假日等,上海市委还会特地为贺子珍送来少许物品,有时领导也会上门探望,在这几年里,贺子珍在上海的生活可以说是不用担心,除了身体上的病症。

1954年,贺子珍因健康原因住进了华东医院,经过医生的细致检查,她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随即被安排接受专家治疗。

上海市委对贺子珍的病情十分重视,不仅特地调遣人员组成专家组,还专门配备护士,24小时轮班照料。

毛主席也对贺子珍的病情很是关心,特地让时任卫生部长傅连璋专程前往上海为其诊治,还让捎带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嘱咐她务必遵照医嘱,好好治病。

女儿李敏也常常回到母亲身边作陪,在亲人的关心和医生的帮助下,贺子珍的病情也逐渐散去。

这次患病痊愈后,贺子珍和毛主席在庐山会面,这是贺子珍自打回国后便一直希望的,但碍于一些因素,这个见面迟迟无法实现,直到多年后在庐山重逢。

这一次见面不仅仅是两人时隔多年后的重逢,也是最后的诀别,从这次见面后到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去世,两人再未见过一次面。

毛主席去世时,贺子珍正在医院里休养,在她最后的近十年里,身边一直有护士的身影,据一位曾在贺子珍晚年时照料其多年的护士回忆,自从毛主席去世后,贺子珍的身体也每况愈下,病情愈发严重,甚至半边身体几乎完全瘫痪。

后来贺子珍更是只能坐在轮椅上,或许是自知时日无多,她对女儿李敏说出了最后的愿望,希望到北京去,看一看毛主席的遗容。

这一愿望很快被中央得知,在获得同意后,贺子珍终于有机会来到北京,这也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来到北京,却不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1979年的9月9日,是毛主席去世三周年的日子,这天毛主席纪念堂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就是贺子珍。

坐在轮椅上的贺子珍,看着毛主席的遗容,内心的感情再也控制不住,许久之前的回忆突然袭击着她的心脏,猛然冲破胸膛,凝结在一声声哭泣中迸发而出。

几个小时后,李敏静静地推着母亲,搭乘专车回到了北京301陆军总医院,因为这里距离毛主席纪念堂近一些。

回到上海以后,贺子珍的身体再度被病魔重创,原本尚且可以活动些许的左半边身体彻底瘫痪,在家里住了没多久后便被送进华东医院,此后几乎再也没有离开过医院。

住院期间,贺子珍陆陆续续出现过一些病症,但都没有危及生命,直到这次连日发烧,医院召集了专家连日进行治疗也无济于事,赶忙向上级部门汇报了消息。

上海市委得到消息后,在安排救治的同时,直接向中央汇报了此事,中央委员会办公厅随即安排汽车,将李敏一家火速接往上海。

除了李敏一家,贺子珍的哥哥贺敏学也得到了通知,不过他们接到的电话,是由他们的女儿,住在上海的贺小平打来的。

贺敏学一家从福建赶到华东医院,与李敏一家整日陪伴在贺子珍的病床前。

此时,医生将一剂药给贺子珍服下,服下药后的贺子珍逐渐深深地睡去,李敏这才放下心来,喘了一大口气。

第二天清晨,贺子珍早早地醒来,让人惊喜的是,她的体温竟然降了下来!李敏如释重负,终于露出了笑容,和母亲聊起天来。

在场众人都以为贺子珍已无大碍,可不曾料到这竟是回光返照,到了晚上,贺子珍的病情突然恶化,体温突然急剧升高,以至于她再次陷入昏迷状态,完全不省人事。

医生们立刻进行了抢救,抢救一直持续到天亮,李敏等人没有一个合眼,焦急地等待着医生的消息。

4月19日下午,贺子珍的心跳越来越弱,最后在17时左右归于平静,在走过饱经风霜的75年后,这位井冈山的第一位女党员,终于能够好好地休息了。

贺子珍去世后,她的遗物暂时由东华医院代为保管,后来又转交给上海市委,最后再由市委移交给李敏。

李敏在接过母亲的遗物后泪流满面,因为母亲的遗物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箱子,其中有两个箱子还是当年贺子珍在苏联时使用的,如今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这两口皮箱却依然保留着。

李敏打开三口皮箱,她发现皮箱内根本没有任何的金银首饰或者贵重物品,只有一些贺子珍生前的日常用品以及一些保存多年的信件、书籍等。

除了这些物品,一张早已泛黄的纸张引起了李敏的注意,她拿起这张纸,赫然发现这竟然是贺子珍的一张三级甲等伤残证明。

原来在长征期间,贺子珍为了保护一位伤员,不幸多处负伤,直到晚年时依旧有数枚子弹残片留在身体里未取出,她因此被确定为三级甲等伤残。

但贺子珍却从未对李敏提及此事,她将这份证书深藏,也从未领取过国家发放的伤残金,想到这里,李敏不禁再度泪流满面。

贺子珍去世后,她的后事该怎样办,以什么规格办,骨灰放在哪里都急需确定,上海市委本想将贺子珍的骨灰安置在龙华烈士陵园,但因为贺子珍的身份因素,上海市委不敢自作主张,只能请示中央委员会办公厅,请组织裁定。

但此事关系重大,谁也不敢轻易决定,所以这个决定最终被摆在了邓小平的面前,由他来做最后的决定。

邓小平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将贺子珍的骨灰安置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同时又嘱咐中央的有关领导,均需要送花圈。

八宝山革命公墓一室,是存放中央领导骨灰的地方,邓小平决定将贺子珍的骨灰存放在这里,也意味着将她的葬礼规格定了下来。

确定了相关事项后,贺子珍的追悼会于4月25日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大厅举行,包括邓小平在内的多位中央领导人均送来花圈以示悼念,多个中央机构也发来唁电哀悼。

追悼会现场,贺子珍静静地躺在大厅中央,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鲜花和花圈围绕周围,庄严且肃穆。

除了李敏等家属外,贺子珍的诸多生前好友也纷纷来到现场为其送行,现场众人围绕贺子珍遗体一周,随后默默鞠躬致哀,表达心中的缅怀和哀思。

追悼会结束的当天下午,贺子珍的遗体被火化,随后骨灰搭乘中央安排的专机飞往北京,一同前往北京的还有李敏一家和贺敏学一家,他们作为骨灰的护送者,陪同逝者走完最后一程。

骨灰抵达北京后,再由专车一路运送至八宝山革命公墓,随后举行了简单的安放仪式。

李敏捧着骨灰盒,静静地将它放在桌子上,工作人员和亲属肃穆而立,向骨灰鞠躬致敬,随后工作人员轻轻捧起骨灰,默默地走进一室,将骨灰盒送入内部。

至此,贺子珍的骨灰终于被安置妥当,但此时全国人民还不知道贺子珍已逝的消息,直到第二天,即4月26日早上,全国各大报纸才报道了这一消息。

全国各地的人民这才得知,贺子珍已经去世,许多人都不禁流下了热泪,特别是贺子珍的老家,江西永新县的乡亲们更是难以相信这个事实。

在报道中,除了公布贺子珍逝世的消息外,还对她的一生作了简单介绍,如革命经经历等,最后结尾处有着如下的评价:

贺子珍同志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她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

短短四十余个字,浓缩了贺子珍的一生,她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这位井冈山上第一位女党员,用她的毕生来谱写了一段英勇悲壮的岁月,永远值得后世铭记。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7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7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