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试婚宫女”,侍寝一夜便修成正果,却在23年后骂死她儿子

“富察氏,今天晚上,王爷要临幸你,做好准备吧!”

宫女富察氏还没起床,敬事房的太监就破门而入,向她下达了一个任务。

同屋住的宫女听了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我说大清早树上咋有喜鹊叫唤呢,原来是富察姑娘喜事临门喽”,一个老宫女说。

“富察姑娘,今晚去了后呀,你可要使出浑身本领,争取把和硕宝亲王迷倒”,一个年轻宫女说。

“最好怀上龙种,那才是真本事”,一个小宫女说。

“什么喜事,还不是让太子作践一番,再像臭袜子一样被抛弃,还是要老老实实、默默无闻当宫女,还不如不去呢,”另一个老宫女低声叹道。

“你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临幸一次也比一辈子轮不到要好!我倒是想被抛弃,可惜没有那命吆”,一个胖宫女感叹说。

宫女们说得这么热闹,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

这事发生在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十八,雍正帝第四子、16岁的和硕宝亲王弘历的大婚前夕。

太监通知一个叫富察氏的宫女,要承担“试婚”任务。

什么是试婚?

皇子的试婚,并非现在流行的“试婚”。

现代试婚,是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先不办手续,两人在一起生活一段时间,各方面都合适了再去登记,是以婚姻为目的。

皇子的试婚,则是在他结婚之前,挑选一个宫女,客串新娘的角色,让太子热身,好在新婚之夜当一个合格的新郎。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不相信,因为这种事情是无师自通的,就像一位大人物说的那样:“是小鸡和小猪一生下就会做的事”。

到处打听一下,还有谁不会当新郎,需要提前热身的?更何况,作为皇子,应该是饱读诗书、绝顶聪明,还有他不会的事?再说,皇子要真是傻子,试婚也没用。

话虽这么说,但是皇子的婚姻大事绝对不能含糊,要当成国家大事去做。

因为封建王朝是家天下,没有选举程序,一个国家的行政首长是在皇帝的儿子们中间产生的,太子生育的儿子越多,选择的余地越大。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生育能力很差,曾经几度出现过皇帝断子绝孙的情况,江山不得不在最后关头传给皇帝的弟弟或者侄子。

比如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的时候,就因为没有后代,不得不把江山传给自己的堂弟,明世宗朱厚熜。

无独有偶,天启皇帝朱由校,也因为后继无人,让自己的弟弟朱由检(崇祯皇帝)继承皇位。

一般来说,如果皇帝有儿子,早立太子,那就可以对太子进行上岗前培训,教他们如何治理国家,掌握帝王之术,学习厚黑,这样就能在皇帝死后,平稳进行权力过渡。

而把皇位传给非皇子的,基本上都是仓促选定接班人,让权力交接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

仓促上岗的新皇帝,无论他多么聪明,都因为不懂帝王术,要适应很长一段时间,弄不好会会把国家弄得一团糟,甚至还有可能会丢掉江山。

所以说表面上看,皇子结婚是皇帝的家事,其实是一件国事,关系到江山社稷,因此当爹的,也就是皇帝老儿都会高度关注,当成一个政治任务来抓。

例如,在皇子大婚之前,需要挑选一个宫女先让皇子热身,学会如何当丈夫。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现在的驾驶员,买了一辆新车先不能开,要到驾校先实习一段,学会了再上新车,开着上路,这样就会避免剐蹭和交通事故。

放到皇帝这儿,就是让宫女陪着皇子先来一次非正式结婚,这样皇子在大婚之后,就能够轻车熟路,尽早地为国家诞下皇嗣。

因为这个制度设计,在清朝时期,和皇子初次在一起的女人,一般都不是自己的嫡福晋,而是试婚宫女。

其实试婚制度并非大清的首创,而是晋武帝司马炎的专利。

司马炎的后妃多得数不清,孩子也多得不过来,但皇后杨艳只有三个儿子:司马轨、司马衷、司马柬。

司马轨早死,因此司马衷成了司马炎事实上的嫡长子,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此子被立为太子继承皇位。

然而司马衷生来智商低下,王夫之曾经评价他说,此人是历史上最傻的皇帝,没有之一(”惠帝之愚,古今无匹)。

晋武帝司马炎为了不坏祖宗规矩,就硬着头皮把他推上了皇位。

这个太子不仅不懂政治,甚至连夫妻生活都不会做。因为他不解风情,太子妃贾南风也不跟他在一起,结婚5年肚子也没有鼓起来,更没有一男半女。

司马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给儿子安排了一名年龄较大,比较有耐心的宫女谢玖来“调教”他。

这一来果然有效,不久后谢玖也为他生下了一个聪明帅气的男孩司马遹。母以子贵,凭借司马衷长子母亲的身份,谢玖很快就一步登天,成为司马衷的妃子。

然而这时候贾南风心里不爽了,她担心谢玖鸠占鹊巢,危及自己的地位,就在公公司马炎跟前大闹,把谢玖赶出后宫。

不久,司马衷继位,司马遹被册立为太子。

皇后贾南风心有不甘,与贾谧等设计谋害,将其先是废为庶人,后来暗害(司马遹时年二十三岁)。

从此之后,试婚宫女这一经验被后来的皇帝借鉴。历朝历代的有不少皇子,在大婚前找试婚女,以便让自己的新婚之夜更圆满。

当然只能是部分皇子,并非全部,因为很多皇子无师自通,根本不需要教导。皇宫里到处都是宫女,她们早把皇子教坏了(比如末代皇帝溥仪,就是让宫女给毁掉后半生幸福的)。

而到了清朝,试婚则是普遍的现象,皇子尤其是太子大婚前,都要精心挑选一个宫女来担任试婚角色。

既然是试婚,跟“一夜情缘”差不多,还要挑选什么,随机选一个不就是了?非也。试婚的宫女一定要经过政审,祖宗八代查一遍,绝对要根硬苗正,政治上不能有任何问题。

这个宫女祖上如果跟清廷有仇,试婚的那天晚上加害皇子,那该如何是好?

当然,宫女进宫的时候一般已经进行了资格审查,但是如果这位宫女人品不好,脾气坏的话,也会把皇子吓出毛病,像溥仪一样,丧失生育能力,连夫妻之间的事也做不了。

所以,挑选的一定是根红苗正,温柔可人,还要貌美如花,不然会影响皇子的兴趣。

试婚宫女扮演的是教练的角色,既然是教练,年龄肯定要比皇子要大一点,心理上更成熟。

唯一和教练不同的是,教练是会开车的人,而试婚的宫女却不能有婚姻经历,甚至不能有夫妻生活经历,这是底线。

一般来说,试婚的宫女跟皇子只有一个晚上的缘分,天亮之后穿好衣服,跟皇子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

这时候试婚宫女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皇子,重新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当自己的宫女,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即使再怀念跟皇子在一起的幸福时光,也无法重现,只能在梦里回忆了。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明朝的奶妈万贵妃和客氏,仅仅是喂皇子吃了一年的奶妈,或者是伺候小皇子几年,还能让他当了皇帝之后对自己情有独钟,万千宠爱在一身,宫女的条件可比奶妈好多了。

理论上讲,只要运气好,只要把握好机会,奇迹是有可能产生的。

那么,这个叫富察氏的姑娘,能不能抓住人生唯一的一次机会,在十几个小时的试婚期,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皇子,获得鱼跃龙门,改变命运的机会?

话说在雍正五年(1727年)的一次选秀女中,16岁的富察氏(此富察氏乃日后的孝纯贤皇后,非宫女富察氏)一眼就被雍正帝看中,认为她雍容华贵,气质优雅,具备了当自己儿媳妇的资格,也具备了母仪天下的潜质。

由此,雍正帝就决定将这位名门之女指配给早已秘定为皇储的皇四子弘历为嫡福晋。

这年的七月十八日,雍正帝在紫禁城西二所(弘历即位后改名为重华宫)为皇四子弘历和富察氏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结婚典礼。

在婚礼举行之前,皇宫里就忙碌开了,除了筹备婚礼,就是找试婚宫女。

经过精挑细选,试婚女终于找到了,她就小宫女富察氏。这位富察氏与乾隆后来的皇后同姓,但却不是一支,地位有霄壤之别。宫女富察氏是满洲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佐领翁果图之女。

只看前半部分“满洲正黄旗”风光得很,但是加上后半部分“包衣管领下人”,立刻身价大掉,只是仆人的头目而已。

这样的身份根本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但是富察氏有一个长处,那就是人品非常好,“敦厚持重”、“贤良谨慎”,柔情似水,落落大方。因此,富察氏获得了与乾隆“试婚”的机会。

但是试婚之后,宫女富察氏并没有被抛弃。宫女富察氏运气非常好,那一夜弘历超常发挥,在宫女富察氏腹中播下龙种,次年五月,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是个男孩。

他,就是是弘历的长子永璜。

母以子贵,宫女富察氏因此被册立为侧福晋,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两年之后,弘历的福晋才生一子,即弘历次子永琏。

当时的乾隆还是个少年,用今天的标准就是还未成年,心理还不成熟,人格还没有独立,还存在一定的恋母情节。

从情感上,他更容易接受身份地位低下,但却非常懂事、聪明贤惠的宫女富察氏。爱屋及乌,乾隆对长子永璜也十分喜爱。

而出身名门的福晋富察氏,从小是爹妈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长此以往,不由得就形成了唯我独尊的公主型性格。

当然,福晋富察氏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正统教育,知书达理,深明大义,并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加之天性端庄文静,可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名门淑女和大家闺秀。即使再贤淑,在温柔体贴上,也不可能跟“穷人的孩子”侧福晋富察氏相提并论。

所以乾隆在福晋富察氏面前,只能有相敬如宾的感觉,彼此之间还是有一定距离;而侧福晋富察氏则和乾隆亲密无间,水乳交融,两种感觉是截然不同的。

从这点来看,试婚女出身的侧福晋富察氏前途是一片光明的,因为夫君前途无量嘛。

当时弘历还不到二十,他结婚那年雍正还不到五十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但是在弘历12岁的时候,雍正已经确定了他为自己的接班人,将其秘密立为太子,虽然没有公开,满朝文武对此心知肚明。

所以说,弘历太子之位来得非常容易,基本没有勾心斗角,更没有血雨腥风,继位的环境要比雍正好太多。

宫女富察氏做为皇长子和皇二女的亲生母亲,又是弘历临幸的第一个女人,一旦登基,富察氏的前途一片光明,虽然不能被立为皇后,但是皇贵妃的地位应该没疑问。

可惜,宫女富察氏红颜薄命,虽然老天给了她机会,却她却无福消受,在雍正十三年(1735年)七月初三日,乾隆登基为帝的前两个月就撒手人寰,驾鹤西去。

那恩宠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就像一场梦,又像一阵风,转瞬间烟消云散,空留一场叹息。

这时候的乾隆,才刚刚25岁,心理还没有完全成熟,没有接触权力的他,甚至还有些单纯,对侧福晋的突然辞世肯定无法承受。

即使父皇驾崩,即使皇位向自己招手,即使穿着黄灿灿的龙袍,在文武百官的欢呼声中坐上龙椅,也无法弥补那巨大的忧伤。

青年乾隆在悲伤之中登基为帝,眼角一定挂着泪花,充满惆怅。

关于宫女富察氏之死,历来有许多揣测。

这也难怪,富察氏的年龄跟乾隆差不多,八旗女子都是14岁左右出嫁,慈禧是17岁。即使她跟乾隆年龄一样大,也不过二十几岁,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体质也是最好的时期。

皇宫的营养是充足的,保健医疗水平也是最高的,皇帝的年轻妃嫔如果早死,原因不外乎生产之后并发症,或者是难产。

而富察氏这一年,没有生育。

比如雍正的两个皇后,两个贵妃,三个妃子,没有一个早逝的,平均寿命在60岁以上。

所以有人怀疑,30来岁的少妇,皇长子生母,备受乾隆宠爱,为什么在登基前两个月如此敏感的时间里死去了呢?仅仅是时间上的巧合吗?

前面分析过,以宫女富察氏的身份,如果乾隆登基,皇贵妃是肯定的,又是皇长子的生母,万一富察皇后无法诞下一儿半女,皇长子则会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

一旦如此,母凭子贵,皇后富察氏该往哪里放?这是福晋富察家族背后的势力所担忧的,所以,宫女富察氏必须死。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揣测,理由并不是那么充分。

雍正之后皇帝传位虽然是秘密立储,但是有个原则,基本上是嫡子优先。清朝前四个皇帝都是妃子所生,没有一个属于嫡出,但那是皇后无子。乾隆当时已经有嫡福晋,不可能无缘无故废掉,何况嫡福晋一来非常贤惠,两人非常恩爱,而她背后的家族势力庞大。

更重要的一点,这一年,嫡福晋已经生了一个男孩,爱新觉罗·永琏,而且已经五岁。而且永琏这个名字是他的祖父雍正帝取的,其中含有将来要继承皇位之意。

实事求是地说,永琏的地位是雷打不动的,板上钉钉的。因此,嫡福晋没有必要去加害侧福晋,阴谋论是无稽之谈。

阎王路上无老少,如果侧福晋短命是有人加害,那嫡福晋,后来的富察氏皇后也只活了36岁,又该如何解释?

那时候乾隆已经登基,乾隆还是个铁腕皇帝,谁敢加害皇后?

相比之下,乾隆的皇后都比雍正的后妃短命,三个皇后都没有活过50岁。

侧福晋富察氏之死的最大受益者,推断的话应该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因为她的儿子永琰后来成为太子,最终继承皇位,即嘉庆皇帝。

但是富察氏死后五年,人家魏佳氏才进宫,跟人家没有关系。

不管怎么说,作为一个试婚宫女,富察氏已经非常幸运,生前受尽恩宠,死后被封为哲妃,后来又追封为皇贵妃,赐谥哲悯。

对于一个早死的福晋一次又一次追封,可见她在乾隆心中的分量还是比较重的。从富察氏的谥号中,也可以看出乾隆对她的评价很高,“哲”在满文中有“干净”“清楚”的意思,悯字则是爱怜、爱惜的意思。

乾隆如此爱怜侧福晋富察氏,爱屋及乌,皇长子永璜应该非常幸福了吧?不然。事实出人意料,他的境遇非常悲惨,起因是富察皇后去世。

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作为大阿哥永璜应该表现非常悲伤,可是在葬礼上,他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这让乾隆龙颜大怒,将永璜臭骂了一顿,意思是我本来还想让你接班来着,你的表现太让我失望了。

这时候乾隆并未立储,理论上来说,永璜是有机会的。乾隆这样讲等于从政治上判了大阿哥的死刑,对永璜的打击可以想象。

表面上看,永璜这孩子做得确实不对,尽管皇后不是你亲妈,相互间没有感情,哭不出来,但是皇后是你父皇的最爱,你不心疼别人,为父皇考虑也该难过。

即使内心不难过,也要演戏,假装悲伤。当时你已经20岁了,老大不小了,该懂事了。

但其实这是乾隆的不对,因为生母去世的时候,永璜才7岁,这么小年纪失去母爱,乾隆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怀,子不教,父之过也,能怪得了别人吗?没娘的孩子已经够可怜了,你这当爸的还吹毛求疵,于心何忍?

因为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乾隆情绪失控,迁怒于身边的人,不光是大阿哥永璜,三阿哥、13岁的永璋当时也受到乾隆怒怼,被剥夺继承人资格。

两年后的乾隆十五年,年仅22岁的永璜抑郁而终。而可怜的三阿哥永璋,也在25岁时离开人世。

从这里不难看出,乾隆就像普通老百姓那样,给孩子们娶了后妈,就淡忘了前妻的孩子。可见,在乾隆的心中,孩子只是爱情的赠品,赠品这种玩意,注定是可有可无的。

休要说乾隆无情,古代帝王们哪个不是如此?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7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7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