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斯大林因何事闹僵?打破僵局,伟人用的是什么计策?

#头条创作挑战赛#建国前,毛主席曾经多次想要访问苏联,每次都被斯大林婉言拒绝了。

“开国大典”后不久,斯大林却主动给毛主席发来了邀请函。

可是,初次见面,两位政治家却为一件事情闹僵了,斯大林既恼怒又尴尬,毛主席也憋了一肚子气。

僵持不下之际,毛主席略施小计,随即便“峰回路转”,斯大林妥协了。

老照片 毛主席访问苏联(一)

这里有好几个“为什么”:斯大林为什么要拒绝毛主席访苏,后来又为什么主动给毛主席发邀请函?又是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斯大林尴尬、让毛主席恼火?

毛主席打破僵局用的是什么计谋?

首先回答第一个“为什么”,从婉言拒绝到主动邀请。

1947年初,解放战争已经打了一年有余,解放军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毛主席自信地预判,国民党失败已成定局,中国共产党获得全国的胜利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此时,毛主席有了访问苏联的想法,毛主席希望取得苏联的帮助,以加快解放战争的进程。

6月15日,斯大林给毛主席发来了密电,表示“毛泽东同志可以采取秘密的方式访问苏联”。

可是,两个星期之后,苏联驻中共联络员奥尔洛夫医生收到莫斯科的来电,他找到毛主席,婉转地转述了斯大林的意见。

斯大林的意思是,毛主席在这个时候访问苏联“恐对战事不利”,因此婉言拒绝了毛主席。

1948年底,毛主席又提出访苏的想法,又被斯大林以“看似合理的理由”回绝了。

1949年4月,毛泽东第三次表达了想要访苏的愿望,这一次,依然遭到了斯大林的婉言拒绝。

与前几次相比,虽然结果都是“婉言拒绝”,回电的语气却温和了许多。

而且,莫斯科的报纸也转变了以往傲慢的态度,破天荒地称毛主席是“伟大的中国革命领导人”。

毛主席

斯大林为什么三番两次拒绝毛主席访问苏联?

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与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

当时,解放战争正打得天翻地覆,谁输谁赢还没有最终确定,因此,斯大林和他领导的苏联正在观望当中,他们想要等一等、看一看,看谁能最终赢得中国的领导权。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斯大林难以向毛主席解释的事情,1945年8月14日,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这件事情如何向毛主席解释?一旦提到这个事情,斯大林会很尴尬。

再者,中苏关系恩怨交织、一言难尽,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简单。

作为苏联领导人、国际“共运”领袖人物,斯大林对中国的态度既矛盾又复杂。

通过多年的观察,斯大林认为,中国共产党极有可能最终夺取中国的政权,中国也一定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重新站立起来。

可是,对苏联来说,崛起的中国无疑是近在咫尺的“地缘威胁”。

其次,斯大林曾经说,“中国共产党不是纯粹的马列主义政党,就像‘人造黄油’不是真正的‘黄油’一样”。

斯大林还认为,中国的加入一定会增加社会主义阵营的分量,加重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西方国家的砝码。

可是,斯大林又认为,毛主席性格刚烈、人格独立,斯大林估计,毛主席不可能任由苏联摆布。

总的来说,斯大林为什么三番两次拒绝毛主席访问苏联?那是因为斯大林虽然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获取全国胜利的曙光,却还没有看到最后的结果;斯大林还没有想好怎样处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因此观望、犹豫,左摇右摆。

斯大林的“犹豫、观望”和“左右摇摆”导致了什么样的后果?不只是“拒绝毛主席访苏”这一件事情。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曾多次向苏联请求军事援助,却没有得到苏联方面的正面回应。

不但如此,苏联红军在中国东北接收了日军大量的战争物资,就连这些东西,苏联方面都不肯接济一下缺枪少弹的东北民主自治军。

好在我军官兵有胆魄、有想法,又敢想敢做、敢作敢当。

靠着与苏联“达瓦里希”拼酒、套近乎、拉关系,我 军 好几个 高级 将领 喝坏了身体,喝出了交情,这才从“达瓦里希”的锅里分到了“一杯羹”。

归根到底,苏联人更关心自己的利益,关心符合自身诉求的东西。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可是,新中国“开国大典”过后两个月,苏联却主动向毛主席发出了访苏邀请。

这是怎么回事?我想,无非有以下几个原因。

原因之一,1949年6月30日,毛主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一边倒”的对外政策,苏联方面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中国的态度。

于是,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承认了中国,并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据说,听到秘书说“苏联有回应了”,看到莫斯科送来的“照会”的时候,毛主席激动得要跟秘书握手。

在此之前,毛主席的秘书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高规格的“待遇”。

原因之二,解放战争已经结束,谁输谁赢已经有了结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并且建立了一个新的国家,这一切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苏联为什么主动邀请毛主席访苏?那是因为时过境迁、大局既定,到这个时候,斯大林找不出什么理由再次拒绝毛主席。

即便是“无法拒绝”,苏联方面也没有忽略“面子”的问题,因此找了一个“体面的、下得了台阶”的契机:

苏联请毛主席赴莫斯科庆祝斯大林的70岁生日,苏联方面邀请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毛主席只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的领导人,毛主席给了斯大林这个“面子”。

临行前,毛主席半开玩笑地对周总理说:“我可是只管喝祝寿酒喔,其他的事情就交给你这个新上任的政务院总理了。”

毛主席说的“其他事情”指的是谈判、交涉、签约之类的事情,这些都是周总理的强项。

既然是祝寿,毛主席也没有空着手去莫斯科,他给斯大林带去了5000公斤山东大白菜、5000公斤大萝卜和5000公斤大李子。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向反对给领导人祝寿,这次“大操大办”,个中的滋味只有毛主席自己知道。

接下来回答第二个“为什么”,能够让斯大林尴尬、让毛主席恼火的事情该有多大?

1949年12月6日,毛主席乘坐的专列顺利到达莫斯科。

令人感到意外的,按照外交惯例,斯大林应该前来迎接毛主席,可是,随行人员在欢迎现场只见到了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莫洛托夫,苏军元帅布尔加宁、苏联外交部副部长葛罗米柯以及社会主义各国大使。

老照片 毛主席访问苏联(二)

很明显,苏联的做法不符合外交礼仪。但是,毛主席却不动声色。

简单的欢迎仪式之后,苏方安排毛主席一行人住进了距离克林姆林宫27公里的斯大林私人别墅。

当天下午,斯大林就在克里姆林宫与毛主席举行了会谈。

斯大林那天显得很精神,而且破天荒地站在大厅门口等待毛主席大驾光临,一起列队欢迎的还有几乎所有的政治局委员。

这样的规格在苏联是不多见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人来访的时候,斯大林从来都是端坐在办公室里不出门的。

见到毛主席健步走来,斯大林迎上前去,他紧紧握住毛主席的手说:“你好!你看上去很年轻,很了不起!”

毛主席说:“很高心见到斯大林同志!”

斯大林端详着毛主席,满脸是笑地说:“你对中国人民的贡献很大!祝你健康!”

毛主席笑着说:“我是长期受到打击排挤的人,有话无处说……”

不等毛主席讲完,斯大林立即插话说:“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不能谴责胜利者,这是普遍的公理。”

在斯大林的会客室,双方的谈话海阔天空,无所不包,谈话内容包括军事问题、经济建设问题、粮食生产问题、土地改革以及群众工作等等。

谈话历时两个多小时,苏方只有斯大林一个人说话,其他人没有插过一句话。

斯大林问毛主席:“你来一趟不容易,那么,我们总该做些什么吧?”

毛主席说:“这次来苏联,一为祝贺斯大林同志的70寿辰,二是想走一走、看一看。”

斯大林说:“你远道而来,不能空手回去,我们是否要搞一个什么东西?”

毛主席说:“我想,这个东西应该是既好看,又好吃。”

毛主席的话含蓄而充满哲理,又风趣幽默,斯大林未必听得懂。

所以,翻译师哲这样向斯大林解释道:“好看就是形式上好看,要给全世界看;好吃就是实实在在,有内容,有味道。”

起初,双方谈得还算顺利,但是,谈到“中苏条约”相关问题的时候,双方出现了分歧。

在毛主席此次来访前,少奇同志已经到访过苏联,在“废除苏联与国民党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与新中国签订新的友好条约”问题上,少奇同志已经与斯大林搭成了一致。

但是,斯大林现在却突然变了卦,他不同意废除“条约”,甚至拒绝修改“条约”。

斯大林的理由是,那个“条约”受制于“雅尔塔体系”,如果进行修改,一定会引起英美两国的不良反应。

当然,斯大林也承认,1945年与国民党签订的“同盟条约”是不平等的,但是,斯大林说:“旧的条约还是要在形式上保留下来,我们可以从中国军港撤军,以此表示我们对中国独立地位的尊重。”

毛主席非常清楚,1945年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有不少苏联的既得利益,斯大林不愿意失去它们。

但是,毛主席关心的不单是利益问题,更是新中国的“国格”、“尊严”和“外交形象”问题,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就是中苏双方之间最大的障碍,也是毛主席和斯大林这两位政治家闹僵的主要原因所在。

对毛主席的执着和坚持的态度,斯大林既感到烦恼,心里又有无法言明的尴尬。

作为寒冷的内陆国家,苏联缺少一个海上“不冻港”,为此,早在清朝末年,俄国沙皇就不惜葬送太平洋和波罗的海两大主力舰队,这才从日本人那里争来旅顺大连等太平洋出海口及中长铁路等战略利益。

1945年,苏联与国民党签订了“中苏条约”,获得梦寐以求的利益后,斯大林非常兴奋,曾经自诩自己的成就超越了俄国沙皇。

没想到,时间才过去短短5年,新中国就要求苏联放弃这些权利,斯大林的恼怒可想而知。

不过,斯大林也清楚那些所谓权益的来历,而且,中国毕竟是同一个阵营的“同志”,强取豪夺自己“同志”的事情毕竟不那么光彩。

因此,谈到这件事情,斯大林虽然舍不得、放不下,同时也会感到尴尬、不自在。

毛主席 斯大林

12月21日,毛主席出席了斯大林70岁寿辰庆祝大会,毛主席被安排坐在斯大林身边,而且在与会的13个外国领导人中第一个致词。

长达五个小时的宴会结束后,毛主席回到了斯大林的私人别墅。

对于为领导人祝寿、大搞个人崇拜的做法,毛主席有发自内心的反感和抵触,当然,祝寿不是毛主席此行的主要目的。

对毛主席而言,此行的主要任务是废除旧的“中苏条约”,签订新的“中苏条约”。

12月24日,毛泽东与斯大林举行第二轮会谈,斯大林的态度没有任何改变。

斯大林70寿辰庆祝活动全部结束之后,其他国家领导人陆续回国,毛主席却留了下来。

从当年12月25日到次年1月1日,毛主席一直待在斯大林的郊外别墅里休养,备受苏联方面冷遇。

长达一周多时间,将他国元首冷落在别墅无事可干,这在国际社会中是极其罕见的现象。

在此期间,苏联方面也派人来别墅看望毛主席,斯大林也亲自打来电话,说是关心毛主席的健康问题,实际上,斯大林做的都是礼节性的、例行公事式的“表面文章”。

一周多时间,让一个国家领导人什么也不干,整天呆在别墅里,无论如何都是不合适、说不过去的事情。

毛主席知书达理、极有涵养,即便如此,憋了一肚子火的毛主席也愤怒了,当苏联驻华代表科瓦廖夫来别墅探望的时候,毛主席冲着他发起了脾气。

毛主席毫不客气地说:“你们把我叫到这里来,什么事也不办,什么事情也不谈,难道我是来这里天天吃饭、拉屎、睡觉?”

老照片 毛主席访问苏联(三)

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打破僵局,毛主席用的是什么计谋?

1950年元旦那一天,这种情况突然有了转机。

一大早,斯大林就派科瓦廖夫来到别墅,给毛主席送来了一份斯大林为他起草的“谈话稿”。

“谈话稿”只有一个主题:毛主席是留在苏联治病、休养的,苏联方面没有“冷落”中国同志,更没有“软禁”毛主席。

科瓦廖夫告诉毛主席,“斯大林同志请毛主席审阅这份‘谈话稿’,然后把‘谈话稿’公开发表出去。”

科瓦廖夫刚离开别墅,我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也匆匆忙忙赶到了别墅,他给毛主席带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消息。

王稼祥告诉毛主席,斯大林70寿辰庆祝活动结束之后,多位外国驻莫斯科的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个情况-其他国家领导人都回国了,唯独中国领导人没有离开苏联。

这些“嗅觉灵敏”的新闻记者还注意到另外一个情况,毛主席人在莫斯科,可是,中苏两国都没有发布与毛主席相关的消息、报道。

一时间,国际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猜测,最耸人听闻的是英国路透社发表的一条消息。

这条消息煞有其事地披露,“中国领导人毛泽东遭斯大林软禁,目前已经失去自由”。

路透社这条消息还言之凿凿道,这条消息“由知情人士透露”,“消息来源可靠”。

随后,美国媒体也转载了这条消息,并添油加醋地渲染了大量所谓的“细节、内幕”。

在这种舆论的引导下,许多西方国家准备调整自己的对华政策,印度和英国甚至放出话来,打算承认刚刚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这下可好,苏联方面紧张了。西方媒体分明是在挑拨中苏关系,进而离间社会主义阵营。

这些都是斯大林不愿意看到的状况,事态一旦扩大,可能造成的后果也是斯大林难以预测、不能接受的。

这个时候,斯大林大概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觉得必须给全世界一个交代了。

于是,斯大林一边指示新闻部门、外交部门“辟谣、灭火”,一边给毛主席送来了他以毛主席的口吻代为起草的“谈话稿”。

斯大林相信,毛主席亲自出面“辟谣、灭火”的效果肯定是最有效、最管用的。

可是,斯大林疏忽了一点,毛主席不会走别人为他安排的道路,当然也不会当斯大林的“传声筒”。

熟悉毛主席的朋友都知道,每当中国革命遇到重大危机的时候,毛主席往往能把“危”转化为“机”,最后力挽狂澜,转危为安。

这天晚上,在跟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谈话的时候,毛主席就有了一个“顺水推舟”、“借力打力”,扭转被动局面的“锦囊妙计”。

毛主席的“锦囊妙计”就是:以毛主席个人的名义发表一个“答记者问”,或者召开一个“记者招待会”。

当然,毛主席不会照本宣科地读斯大林代写的“谈话稿”,而是要把中国与苏联将要签订同盟合约的事情公布出去。

这个计谋的精妙之处是:既满足了斯大林“辟谣、灭火”的诉求,又把斯大林不想接的“球”踢了过去。

这么一来,斯大林将“逃无可逃、避无可避”,不得不面对那个问题了。

毛主席“借力打力”,谣言不攻自破,谈判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毛主席让王稼祥把“准备召开记者招待会”的计划转告给了斯大林。

眼看事态发展对苏联不利,斯大林不得不作出让步,口头同意周总理来苏谈判。

于是,谣言不攻自破,事情峰回路转,前景柳暗花明。

1950年1月20日,周总理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莫斯科,以周总理的外交斡旋能力,斯大林在谈判上注定占不到什么便宜。

在一轮接一轮谈判当中,斯大林不但领教了周总理卓越的外交能力,也明白了毛主席为什么一定要周总理来苏联谈判的原因。

在费脑、费口舌的谈判过程中,周总理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因为劳累过度,周总理曾经几次流了鼻血。

斯大林最终同意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同时废除了1945年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为了有所区别,新条约的名称多了“同盟”两个字,叫《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内容:

将中长铁路、大连港归还给中国,苏联海军撤出旅顺港。

这样,国民党1945年让出去四个主要权益,除了外蒙古之外,中国一次要回了三个。

新的“中苏条约”还增加了苏联在军事、资金、技术等方面援助中国的若干条款。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仪式在克里姆林宫隆重举行。

中方适时利用东西方阵营矛盾,在夹缝中求生存,几乎没费什么代价就拿回了失去多年的权益,中苏两国非但没也闹翻,还结成了互利互助的同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堪称大国博弈的经典之作。

按照毛主席的话来说,这叫“从老虎嘴里夺肉”,毛主席笑道:“老虎嘴里的肉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满载而归途中,陈伯达说了一句话,让毛主席很扫兴。

1950年2月,毛主席结束了在苏联的访问,启程回国。

回国途中,毛主席的心情非常好,可是,当毛主席乘坐的专列经过贝加尔湖附近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毛主席很不开心的事情。

毛主席问随行的陈伯达:“陈夫子,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陈伯达当时以教授的身份随行访问,所以毛主席以“陈夫子”称呼陈伯达。

陈伯达想也没想,不假思索地回答道:“这里是布利亚特蒙古自治国,首府是乌兰乌德。”

毛主席扫兴地说:“我问的是,这里历史上是什么地方?”

不知道陈伯达是没听明白还是真的不知道,他一本正经地说:“没错,这里就是乌兰乌德嘛。”

这一下,毛主席更生气了:“乌兰乌德,乌兰乌德,我还不知道乌兰乌德吗?”

毛主席一句话说出口,现场的气氛骤然间紧张起来,陈伯达这句话怎么会让毛主席那么扫兴?没有人猜得到。

因此,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陈伯达更是目瞪口呆,不知所以。

陈伯达的话究竟哪里出了问题呢?

过了片刻,毛主席长吁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这里历史上叫乌金斯克,可是,我们中国的史籍中没有‘贝加尔湖’这个地方,这里叫‘北海’。”

毛主席接着说:“这是 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你不会不知道吧。”

听到“苏武牧羊”四个字,陈伯达才如梦初醒,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访苏期间,毛主席曾经两次批评陈伯达,第一次,陈伯达私自离开别墅,违反了外交纪律,为此,毛主席亲自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严厉地批评了陈伯达。

这一次是因为“贝加尔湖”,更因为“苏武牧羊”……

贝加尔湖-当年“苏武牧羊”的地方

想着“苏武牧羊”的典故,看着渐渐远去的贝加尔湖,毛主席站在车窗前沉默不语,久久不肯坐下。

用不着更多解释,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明白了毛主席的所思所想……

毛主席在想什么?毛主席为什么不开心?读者朋友们,你们想明白了吗?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