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脚下《中国我的家》,一场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的神奇之旅

中国中部,横亘着一座山脉。她像“巨型城墙”,阻挡了海洋气团的北移,也削弱了北方寒潮的南侵;她如“中央水塔”,既是黄河、长江流域的分水岭,又为这两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源不断地补水;她是“华夏龙脉”,影响中国人的文化世界;当然,她也以磅礴的身躯,孕育无尽的生灵。

她,就是14亿中国人的“中央国家公园”,更是大熊猫、川金丝猴等众多中国特有物种共同的家园——

秦 岭

秦岭,是中国心脏地带的“生态秘境”。

摄影/吴学文

9月28日晚上,在秦岭腹地——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渔湾村,《中国国家地理》与央视频联合制作,携手影像技术合作伙伴骁龙,联袂打造的《中国我的家》特别节目在全网盛大直播(扫描文章首图二维码,观看本场节目回放)。

月色中、虫鸣里,《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骁龙技术专家徐恒、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向定乾,以及野生动物摄影师徐健在稻田里围坐一堂,夜话秦岭。从中国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与中国特有物种的关系说开去,漫谈中国特有物种的生态保护价值,畅想人类和大自然理想的和谐关系。

四位嘉宾与主持人在秦岭脚下畅谈。

直播节目中同时发布了三支“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系列纪录片——《我的家乡在中国》《中国的自然符号》《中国的自然之声》,中国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团队持续深入中国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全程使用搭载骁龙处理器的手机,拍摄和纪录珍稀野生动植物的生命故事。

与直播节目中原生态景观形成有趣对照的是,中国国家地理团队为了多角度、高效率地完成这次秦岭直播节目的场地选址勘景工作,首次借助高通“智慧网联终端的互联”技术,通过多个手机、汽车、无人机等具备高质量影像能力、移动通讯能力和算力的智能设备,以多个视角同时开展对秦岭的调研拍摄,并在节目中向世界首次展现“智慧网联终端”科技视角中的秦岭风光。

智慧网联终端让我们领略多面秦岭。

摄影/吴学文

用科技的力量,传递生命的力量。如何更好地呈现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一直在努力和探索。

01 为了直播《中国我的家》

我们干了一件很酷的事情

秦岭,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

她跨越甘肃、陕西、河南三省,东西全长1600多千米,南北宽数十千米至二三百千米,海拔多在2000-3000米,就温度带来说,是中国北方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分界线。

秦岭坐镇中部,分隔南北。

摄影/吴学文

秦岭北侧高峰林立,断崖千尺,翠华山、太白山、终南山、骊山等一众名山陡峭险峻,俯瞰着关中平原。五岳之一的华山,更是四面如削,被誉为“天下奇险第一山”。相对于北坡,秦岭南坡就显得平缓多了。北上的暖湿气流深入南坡,化作密集的河水溪流,造就千沟万壑、崇山峻岭,为野生生物提供理想的栖居场所。

此次直播的地点,就选在秦岭南坡。在《中国我的家》特别节目直播前紧张的筹备阶段,为了完成场地勘探和对秦岭的调研拍摄,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摄制团队,从秦岭主峰太白山出发,兵分两路,一路徒步探访秦岭的珍稀野生动植物;一路驱车发现秦岭南北两侧的极致风景。

拍摄过程中,部署在手机、无人机、汽车车载影像系统里的影像技术和互联技术,让团队有了全新的记录方式。在秦岭北侧,我们徒步踏过秦岭陡且险峻的山坡,与中国特有动植物如秦岭红杉等不期而遇。在秦岭以南,我们驱车驶过长而和缓的丘陵山路,探访隐藏在秦岭腹地中的美丽景色,秦岭的精灵——朱鹮也在秦岭南麓飞入我们的视野。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团队探访秦岭,

下面是车载影像系统,上面是透过挡风玻璃的实景。

图/《多面秦岭 美丽家园》

四十年前的秦岭南麓,是朱鹮的最后栖息地。1981年,这里发现世界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发现以后即在国际引发轰动,中国立刻在树下建立保护站轮班守护。四十年过去,如今朱鹮种群已经发展到7000余只,成为人类拯救濒危物种史上最成功的范例。

节目组寻找朱鹮时运用智慧网联终端的互联技术。

秦岭,是众多野生动植物钟爱的“生态秘境”。

从动物地理分区来看,秦岭是东洋界与古北界的分界线;从植物分区来看,秦岭也是中国华北、华中、西南和青藏高原等多种植物区系的交会地带,海拔落差大的地势更是塑造出中国东部垂直分带性最完整的山地森林。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气候发生轻微变化,这里的动植物只需要爬升或者下降数百米,便能重新找到适合生存的环境。所以,秦岭仿佛天生就是南北诸多古老而珍稀的生物共同生活的乐园。比如中国特有物种——川金丝猴。秦岭,是世界金丝猴分布的最北界限。

川金丝猴与中华大地共同经历久远的年代变迁。

图/《中国的自然符号》纪录片截图。

对秦岭的探索永无止境,此次直播前的调研,我们的两路团队就这样,在途中实时互联,共享秦岭的珍贵影像信息,调度拍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节目录制场地的勘景任务,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内容创新尝试。

02 中国特有物种的生命故事,不只在秦岭

除了借助“智能网联终端“视角,让人们看见不一样的秦岭,28日晚的直播,《中国国家地理》和骁龙历时7个月联合出品制作的“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系列纪录片同时重磅发布。它们分别是《我的家乡在中国》《中国的自然符号》和《中国的自然之声》。

图/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秦岭山脉的羚牛》。

摄影/芦保民

中国复杂多样的地貌造就了许多冰期避难所,在第三纪和第四纪冰期的侵袭下庇护了许多孑遗生物,而许多独特的地理单元也推动生命走向独特的演化道路,从而孕育出大量中国特有物种。中国8000余种脊椎动物中,特有物种的比例接近20%,而3万余种高等植物种中,特有物种的比例更是高达51%。

《我的家乡在中国》为普通观众呈现大熊猫、绿尾虹雉、白头叶猴和荒漠猫这些中国特有物种的生活故事。

大熊猫——中国最广为熟知的特有物种。一场熊猫兄弟间有生之年狭路相逢的嬉闹打斗,被我们的野生生物摄影师及时拍摄了下来。而绿尾虹雉雄鸟羽毛绚烂的结构色,成就了它“动物界的光学魔术大师”的雅号,为了赢得雌鸟的芳心,“大师”每天都要进行夸张而滑稽的表演来展示它的生命力量。

大熊猫与绿尾虹雉。

图/纪录片《我的家乡在中国》。

广西西南地区的独有物种——白头叶猴,堪称世界上最珍稀的猴类,它们把家安在悬崖窄小的平台上,而在底下的树林间自由跳跃觅食。成年白头叶猴只有黑白两色,而刚出生的小猴则是浑身金黄,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其他成年猴说:我是宝宝。

在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上生活的荒漠猫,是中国13种猫科动物中唯一的中国特有物种。荒漠猫有着野生猫科动物中唯一的淡蓝色虹膜,摄人心魄。因为过于神秘,直到2007年,科研人员才拍到全世界首张野外荒漠猫的照片。

白头叶猴与荒漠猫。

图/纪录片《我的家乡在中国》。

在此次纪录片中,荒漠猫的拍摄难度也极大,它白天很难被发现,因为其隐蔽色和灌丛浑然一体,摄制团队几次深入青海,才得以拍到几个珍贵的画面。

在纪录片《中国的自然符号》中,一些与中国自然生态保护历程息息相关,同时融入中国人文化符号的野生生物,逐一出场(点击下方视频即可观看)。

经过多年的保护,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羚已经恢复到约30万只,在拍摄中,我们纪录下了一场藏羚与狼的生死博弈,生命的力量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眼前。

丹顶鹤,是珍贵而敏感的湿地栖息者,生活在广袤的东北亚大地上。曾经,中国境内的丹顶鹤只局限在东北的湿地平原上,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丹顶鹤在中国最南端的繁殖地,已经到达江苏盐城。“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它虽然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但是数千年以来,丹顶鹤吉祥、长寿的寓意已经深深嵌入中国人生活的系统中,成为了独特的中国自然符号。

夕阳下双双鸣唱的丹顶鹤。

图/纪录片《中国的自然符号》

中国南方的浅海地区,生活着海洋“活化石”——中华鲎,它的长相和4.75亿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中华鲎分布于中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等太平洋西岸海域。随着浅海滩涂环境的稳定,和公众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中华鲎的数量正在快速恢复。

浅海生活的中华鲎。

图/纪录片《中国的自然符号》。

中华鲎并不是中国特有物种,但它是中国修复滨海生态环境、保存近海生物多样性成就的缩影,是重要的中国自然符号。

中国还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紫竹、黄槽竹、斑竹、楠竹等数百种中国特有竹子遍布大江南北。纪录片《中国的自然之声》,记录了不同情境之下,竹子新生与离别、成长与轮回、湮灭与绽放的生命故事,倾听来自竹子生命深处的声音。

摄影技术的持续发展,正在快速引领野生生物保护方式的进步。在夜晚、在水中、在微距下,无论是竹子的细胞,还是在山林间跳跃的川金丝猴,如今都能用一部手机拍摄完成。这三支“发现中国特有物种”系列纪录片,都是使用搭载骁龙处理器的手机拍摄,是《中国国家地理》与骁龙基于对极致作品的共同追求而携手进行的有益探索。

新一代Spectra ISP是首个专为移动终端打造的18-bit ISP,

可捕捉达前代平台4096倍的影像数据。

同时18-bit 和 HDR的结合带来更惊艳的颜色表达和画面细节,

在骁龙影像技术下,绿尾虹雉羽毛极致呈现。

正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所说,“好奇心促使我们产生求知欲,而技术的进步让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生命之美和景观之美”。

03 探熊猫、觅朱鹮,我们眼中的秦岭与家园

到了秦岭,谁不想有机会亲见野生大熊猫?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又到底有多美呢?为了深入了解秦岭,几位嘉宾兵分两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与直播主持人路伦一亲赴秦岭皇冠山自然保护区的寸耳沟,徒步密林深谷寻找大熊猫;而高通骁龙技术专家徐恒、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向定乾,以及野生动物摄影师徐健则踏上了寻访朱鹮的道路。

社长李栓科和主持人路伦一,

跟随巡护员深入秦岭。

秦岭是大熊猫生活的主要区域之一,也是最容易偶遇野生大熊猫的地方。社长李栓科与主持人路伦一进山之后,在寻踪大熊猫的同时,一路发现了更多的秦岭生灵——从红外相机中发现了小麂、野猪、羚牛;在路上,他们还意外发现了亚洲黑熊吃板栗的痕迹;还有结果的野生红豆杉,“果实”像玛瑙一样缀在树上,他们还合力扶起了一棵被羚牛刮倒的红豆杉,对它进行“急救包扎”……

徐健、徐恒和向定乾一行,则幸运地看到了朱鹮。村落旁的农田,不仅是老陕的粮仓,也是朱鹮的“食堂”,它们最喜欢在稻田里啄食鳝鱼或者泥鳅,晚上则栖息在离村落不远的高大树上,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在人类聚居的地方,大型禽鸟和蛇都不敢靠近。

徐健一行在村庄附近寻找朱鹮。

在秦岭,动物和人类保持合理的距离。秦岭是人类的家园,也是中国特有物种生存的家园。

向定乾,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在秦岭从事大熊猫野外工作30多年,被媒体誉为“熊猫爸爸”。他在直播中,讲述了2008年偶遇5只野生大熊猫激烈打斗,争夺交配权的场面。这是是熊猫研究领域首次记录下来的行为。对于研究熊猫和了解熊猫非常具有价值。

青藏高原的藏羚。

图/纪录片《中国的自然符号》

社长李栓科也在直播中感慨,在纪录片中出现的藏羚的生存境况,比30多年前好了很多。20世纪80年代李社长去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时,可可西里还没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很难看到野狼,草场也很稀疏,而如今,纪录片里能清楚看到,可可西里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已经大大提升。

栖息在高大树木上的朱鹮。

摄影/吴学文

野生生物和人类和谐共生,是理想家园的样子。中国特有物种,更是这个大家庭里不可缺少的成员。它们与中华大地共同经历久远的年代变迁,族群历经兴衰起落,从濒临灭绝到逐渐恢复,用顽强而美丽的生命故事见证了中国人与野生生物关系的持续演化,逐渐成为中国独特的自然符号。

寻找水源的川金丝猴。

图/纪录片《中国的自然符号》

而智慧网联终端的互联技术,以及高画质的影像技术,部署在手机、无人机、汽车上,让我们有机会用各种智慧网联终端来记录、传播野生生物的影像,甚至发现新的物种。

中国国家地理和骁龙所共同追求的,用科技的力量传递生命的力量,有了更丰富、更便捷的方式。正如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高通与《中国国家地理》战略合作发起人侯明娟所说:“希望我们这个项目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野生生物的关注,每个人都可以保护野生生物,都是中国特有物种的守护大使,每个人都能够为保护自然生态做出我们自己的贡献”。

秦岭,是人类与野生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摄影/吴学文

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可爱生灵,值得我们永远珍惜与守护。

文丨饭火花、李亦、周宇宁

图片编辑 | 王家乐

设计 | 吴玖洋

本文系【地道风物】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10月 1日
下一篇 2022年 10月 1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