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最大的悬案: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40年,他究竟去哪了

罗布泊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它因形状很像人的耳朵,故而得名“地球之耳”。

这里自古至今都是一个神秘地带,有传它非常危险,是死亡之地,由此吸引了世界上很多探险家前仆后继地前往探秘。

历史上曾有传说,晋朝一高僧曾经罗布泊去往西域,那时的罗布泊还是一个面积有2万多平方公里的湖泊,却经常萦绕着一些怪事,高僧一行人遇到难以抵挡的自然灾害,全都丧生于此。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落后的情况,我国开始了在各领域大力开展科研的计划,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科研工作者。

1980年,生物化学家彭加木带着一支11人考察团队从到罗布泊进行实地考察。此前他已经三次到过罗布泊地带,却在这一次离奇失踪。

出事前,他留下了最后七个字“我往东去找水井”的纸条,从此音讯全无。

这之后的40年间,国家一直没有停止派人到罗布泊进行搜救任务,甚至动用大量先进仪器设备派出直升飞机搜救,却依然找不到彭加木的身影。

彭加木

彭加木事件成为建国后最大的失踪案,那么在这离奇事件前后,又有哪些奥秘呢?他究竟去了哪里?是生还是死?

赤子之心,深入边疆

彭加木于1925年出生在广东省广州番禺一户生意人世家,从小经济条件良好的彭加木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上学时期,彭加木品学兼优,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名列前茅,一度让父母亲感到骄傲。他很早就表现出对科学的热爱,并暗自设下目标,要往这个方向有一番作为。

中学毕业,他顺利考进了中央大学农学院,攻读农业化学专业。毕业之后,彭加木担任了一年助教,后又考进中央研究院,继续攻读生物化学专业。

毛主席和彭加木握手见面

后来彭加木被国家分配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工作,在工作上他认真负责,且科研能力出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谨记祖国培养他的恩情,并且努力在专业领域做出贡献。

他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高于自身生命的第一位上,为此他放弃了出国深造的机会,为国家的科学事业水平跃迁而奋斗。

1958年,著名作家郭沫若,收到了一封署名为彭加木的信,信件里彭加木申请赴新疆进行考察,并详细表述了自己想去的意愿,希望能够得到批准。

彭加木偶然从中科院考察委员会得到到,新疆是国家着重要大力开发和发展的地区,那里还有自古及今神秘的罗布泊传说。

几乎是每一个探索者最想去一探究竟的地方,且身为科研人员他更是感觉到自身背负的艰巨使命。

彭加木在信中还写到:“我要跳出小家庭,为边疆添草加木”的语句。此时正担任着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被彭加木为国奉献的赤子之心感动不已。

在他的安排下,彭加木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调到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委会会工作,为日后他奔赴新疆考察罗布泊周边地区奠定了基础。

关于罗布泊的传闻,历史上曾说这里过去是楼兰古国所在地,从地理位置上处在新疆东南部地区,还是我国排名第二的咸水湖,但一直是无人区,且危险重重,一度披上神秘的面纱。

1956年,彭加木第一次到罗布泊,就展开对当地自然资源的考察,发现了沙漠中有钾元素的存在。

1964年,他第二次进入罗布泊,彭加木针对上次的探索成果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考察。

1977年,当他第三次到罗布泊时,考察的路线比之前更远更长,几乎到达罗布泊中心地段,不仅采集到大量的矿石,也得到第一手资料,彭加木更加断定罗布泊地区内有丰富的钾盐和水资源存在。

肩负使命,勇敢探索

考察团在罗布泊地区发现富含氯化钾的矿物质这一喜讯,让全国科学界喜出望外,并引起了我国高层的关注。

此时彭加木在长期入疆考察工作了不幸患上恶性肿瘤,经过医生诊断,彭加木命不久矣,只有三个月寿命。

在听到这个噩耗之时,彭加木悲愤交加,祖国和人民关注的罗布泊探索任务还没有完成,自己是不能离去的。

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努力让自己恢复身体健康,这是他的目标也是他的心愿。

在养病期间,他写下“昂藏七尺之常多,改造戈壁竟如何。虎出山林威失恃,岂敢俯首让沉疴。”的句子以示势必要把科学事业进行下去的决心。

在他为国为科学事业献身的信念支撑下,他的病情奇迹般转好,医生劝导他好好休息几年,这样他的病情或许可以完全治愈康复。

此时因病治疗一段时间的彭加木已经等不及回归科研队伍中去了,在他强烈坚持下,身体尚未康复的他又投入了科研工作。

1980年5月2日,带病领队的彭加木率领着一支名为“中国罗布泊考察队”的科研团体踏上了前往罗布泊的旅程。

这一次他们的任务是探秘过去无人经过的罗布泊腹地湖盆地带,为此出发前他们准备了各种所需的物料,包括饮用水、食物、地图、罗盘等等。

因为有前三次的探查经验,此次考察过程中非常顺利,同行科研队友们一路上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采本取样、拍照留档,沿途中他们收集到很多稀奇矿产和奇珍异物,大家都徜徉在愉悦的探索过程中。

当他们行进到罗布泊湖盆地带时,因为湖水干涸,形成了硬盐壳,形状上横七竖八,很是锋利。

连汽车轮胎碾过后都被戳得爆胎了,队员们只好用步行,彭加木随即让人弄来几把大铁锤,大家纷纷砸盐壳开路。

历经了七天七夜的奋战,终于在1980年6月5日,考察队到达了罗布泊南岸的米兰地区。这次考察刷新了中国罗布泊考察史新篇章,第一次到达了罗布泊核心区域。

为日后新中国对于罗布泊的研究取得了诸多一手材料,也为后来我国对于罗布泊研究的从业人员开辟了新的道路。

奉献自己,可歌可泣

就在同行团队还在欢喜即将返程之际,彭加木却计划着继续探索罗布泊,去为国家寻找更多的矿产资源。

前几次探查到标本经分析后显示,罗布泊地带中富含着更多的重金属资源,这些资源大到国家制造大型机械,小到生产民用商品大有前途。

彭加木还认为,如果能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通往罗布泊的路线,这无疑能方便之后我国考察队的后续工作。

路线说不定能为国家采集到更多的生物标本、土质标本和矿物化石等资源提供便利呢!

当他将自己计划告诉队友们时,队友们几乎一边倒地不支持,况且这次历经艰辛穿越罗布泊到达了核心区域,获得了很多资源和第一手资料,考察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何必要继续冒险呢?

考察队中众人为继续考察罗布泊的计划各执己见,随即他们打电话请示上级,上级同意了彭加木的申请,众人也不在争执,开始着手接下来的工作。

他们在预估接下来会用到的物料和种种未知因素后,全团达成统一共识,那就是:为了保证考察队全员生命安全,如果考察途中水和油只剩一半,立刻原路返回。

毕竟罗布泊是凶险地带,之前是因为有经验积累,而现在继续深入未知且地区,更是生死未卜,鉴于此,大家都认为应该小心谨慎为好!

于是考察队回到米兰农场休整了五天,备足了7—8天物资,6月11日,在规划好路线后,考察队再次启程,一路向东,开始朝着未知地带进发。

考察队行至到疏勒河古道时,他们发现古道道路崎岖难行,到处是泥沙覆盖的泥沙,如果一不小心车子就有被陷进去的可能,同时考察队还可能遭遇迷路的危险。

他们一路上非常谨慎,以至于车子每天只能前行4-5公里,耗油量巨大,已经大大超过了原计划设想。

6月13日,考察队已经在这片地区折腾得连水、车油、物资都用去了一半,按照原计划,他们应该立刻返回。

此时彭加木执拗地否决了返程,他自知大限不久,这一次考察行动说不定会成为他人生最后为国为民奉献的经历。

想到这些,彭加木希望考察队在撑一下,能撑到库木库都克,一切问题就能轻松化解了。彭加木和队友们反复商量接下来的方向,队友们更是不理解和支持他这一主张。

当晚突然起来的一场大风,卷走了考察队的扎营帐篷,目睹恶劣的气候环境,化学家马仁文实在看不下去了,和彭加木起了冲突。

马仁文说:“如果再走下去,咱们可能面临着生命问题,多走一步都是死路”。

此时把探查罗布泊资源作为生命最高追求的彭加木,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他坚持不放弃,并在这狂风吹拂的夜晚斩钉截铁地表示:

“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胜利将要到来的时刻,大家要挺住,绝不后退一步,如果我们真到无计可施的时刻,我们还是能通过电台向周边驻军求救的”。

彭加木视死如归的发言让在场所有人肃然起敬,他们虽然心里非常不同意彭加木的举动,但奈何彭加木是领队。

联想能通过携带设备与周边军队取得联系,尚可有生还的机会,便答应了彭加木的要求。

接下来考察队在行进过程中,面对着荒漠上白天炎热、夜晚寒冷的气候条件,所剩干粮已经不多了。

且饮用水已经没有能补给的地方,大家被恶劣的环境挫伤了前进的积极性,考察队内弥漫着低迷的情绪。

彭加木见状,也只好让人透过携带的设备向新疆的组织发出求援电报,可是电报发出去后,也久久没有得到回应,队伍中众人心情极为压抑和苦闷,这一天是6月16日。

作为领队的彭加木更是心绪复杂,压力巨大。他从众人满脸愁容上洞察到队伍中出现了消极情绪,虽然大家没有明显表态,但目前摆在眼前的困境是关乎生死的大问题。

他于是对考察队说道:“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向组织发请求的电报不要停,但我们也不要放弃找水。”

于是考察队召开了一次会议研究下一步行动,席间大家在地图上发现当前他们已达到库尔库都克地区。

据相关资料描述,在他们所在地附近很有可能有水源,那个地方名叫八一泉,大家一时间脸上多了一些兴奋和踏实。

神秘失踪,殉身科学

第二天,彭加木和队员们依旧开着车寻觅水源所在地,令他们失望的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有水的地方,不过却在沿途中捕获了一只野生骆驼。

一时间众人得到了一点小小的安慰,但随着迟迟没有得到上级电台回复讯号的他们,此时更加焦灼不安。

6月17日当晚,他们终于接收到上级发来的讯息,让他们原地待命,停止行进,已经派了直升机前来送水。

当彭加木得知组织要动用那么庞大的排场来增援自己队伍,他非常感动,他知道直升机来回一趟就要花费上千元。

考虑到给组织节省开支成本,倔强的彭加木依然主张继续在周围寻找水源,

毕竟过去罗布泊地带是湖泊,自己以往三次探查罗布泊时还了解到曾有人来此捕到鱼,这地方肯定有水,一定能够找得到。

此时疲惫不堪,食物极缺的考察队已经经不起折腾,大家都否决了彭加木冒进的主张,决定留在原地等待组织的直升机来支援。

并及时给组织报告了方位所在地“东经 91 50′,北纬 40 17′”。

并在驻地竖起红旗以便让直升机能看得清,然而这时候彭加木却一个人悄悄地离开驻地,这一走便从此言无音讯。

很快,组织又发来回复消息,6月18日上午便能送达500公斤水资源,考察队一时间如久旱逢甘霖般兴奋和喜悦。

正在他们想报告向领队彭加木组织的安排时,他们却发现彭加木已经不见踪影,随后他们在军用地图中发现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一句话:“我往东去找水井 彭17/6:10:30。”这张纸条日后成了彭加木的遗物。

彭加木消失后,考察队开始在八公里范围内搜寻彭加木,一直到6月18日凌晨,依然没有发现彭加木身影。大伙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领队彭加木失踪讯息上报给了组织。

经过新疆军区的进一步上报,中央第一时间闻讯,立即部署搜索任务,派遣了两架直升机、一架救护飞机、数10俩军车和近百号工作人员火速赶赴罗布泊进行地毯式搜救。

同时彭加木失踪的消息经过新华社报道,引发全国关注,也一度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关注。

然而,第一次为期10天的搜救工作最终没能找到彭加木的身影,随后国家机构又三次派出工作小组进行更加细致严谨的搜救工作。

但彭加木依旧下落不明,多次搜救无效后,国家只能宣布彭加木遇难。彭加木神秘失踪,引发了街头巷尾的议论和各方的关注,以至于出现各种五花八门的猜想。

有人认彭加木沉入沼泽,有人认为彭加木已被风沙掩埋,还有人认为彭加木遇到了野兽。

更离谱的还有彭加木被外星人带走了的说法,甚至还有人目击彭加木早已去往他国,但种种传闻始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今天彭加木依然下落不明。

1981年,国家为了表达对彭加木对科学事业的奉献认可,在他走失的地方建立了一块纪念碑。

1982年,上海人民政府鉴于彭加木一心为国,奉献终身经历,追封和授予他“革命烈士”殊荣。

彭加木先生一生兢兢业业,把自己奉献给国家科学事业发展中,他是“沙漠之魂”,为了实现自己的对国家的誓言而肝脑涂地,尽职尽责。

他的精神鼓舞和照耀后世科研工作者们开拓边境事业而献身。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30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30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