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

1、传统汽产业链拉胯

中国,几乎所有的工业门类都遵循,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同时伴随收复国内市场,攻占国外市场的这么一条发展路径。

比如大家比较熟的彩电,白色家电,高铁,手机,光伏,风电,还有成套发电设备,高压电网设备(交流直流),水处理设备。

唯独有这么一个产业,四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三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二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十年前他们在引进技术,现在,他们还在引进技术。

这个行业就是汽车行业……

为什么要一直引进技术?

因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间,日美德,已经在发动机,变速箱,悬架,电控系统等核心领域投入了不知道多少个百亿,产出了多少次的技术创新,这是人家的核心。博世,大陆,爱信,ZF,德尔福就像核心的守护一样,在这方面,中国无论投入再多的资金都只是在不停地追赶别人。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设中国现在某个公司,要开始研究变速箱了,目的是比肩国际品牌,那么衡量的指标只有3个,便宜不便宜,稳定不稳定,先进不先进。

如果单纯比其中1个,那么我们是可以做一个绝对便宜的,但是你放心,肯定不够先进不够稳定。

如果做一个足够先进的,你放心,一定比ZF同技术水平的要贵很多。

那好,这时候就孤注一掷,卧薪尝胆,苦干十年,一定要拼出一个三个指标都可以和国际厂商掰手腕的产品。那么这个钱,谁出?

没有企业出的起这个前期的无底洞式的投入。然而真相比这个更可怕:当我们在这十年间奋力追赶别人的时候,人家可能又有新发明了。

中国错过了前两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契机,这是后遗症,改变这个后遗症的方法,只有一个:电动化!改变游戏规则!

不用发动机、不用变速箱、就发展新能源车!你们积累那么多的年的技术,现在我们不用了。

我们要发展电动化平台 、用高精度地图、电池、雷达,这些你们积累不多的领域打败你们。看我们聪明不聪明!

2、能源安全

我国现在一年进口三亿多吨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以上。首先是光原油市场波动,不管涨还是跌,你作为需求端,资本总能收割你。

多花点钱忍忍就过了,最关键是一个国家能源途径的战略安全,这个战略安全指的不仅仅是原油进口通道,什么马六甲或者从缅甸从巴基斯坦进口的问题。讲真,如果中美真爆发大规模热战,就算你把原油都换成管线,美帝轻轻松松把你原油管道尽头的输入端,比如说伊朗啊俄罗斯什么炸个遍也无所谓。

即使战时进行能源管控,留两亿辆战时没油跑的汽油车和留下几千万辆充了电就能跑的电动车,完全是两个概念。切换到电动车频道之后,战时将对整个国家的动员和后勤能力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

而且在和平年度,如果沙特突然革命了,俄罗斯突然革命了,油价突然像08年一样,涨了5倍。怎么办?

命根子都掌握在别人家手里,要你你愿意?

3、环保问题

有些人拿电动车用电也造成环境污染来说事。今天再来详细说一下

第一,汽车所有的污染,都是在市区内。而发电厂都在郊外。也就是说同样的污染,在市区污染几百万人,在郊外,污染几千人。这是一个功利的问题。而且汽油车的排放参差不齐,怠速阶段污染非常高。而火力发电厂脱硫脱硝脱尘,产生同样的能量,造成的污染来比,发电厂也远低于内燃机。

另外一个角度是说生产电动车过程中发生的污染很大,嗯,生产汽油的过程中污染也不小啊。

最后一个角度是电池的拆解。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新兴行业有它发展的规律。现在分解难成本高不意味着十年后还成本高。你跟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强调,关键是微积分,微积分你搞不好这高考你就白搭了···········

第二,汽油内燃机最高效率(动能/汽油化学能)也就是41%(丰田),一般家用汽油机最高功效一般都在30%-35%之间,同时汽车在市内行驶,经常怠速的情况下,平均效率参照我开车的平均车速和经济车速的比例(20/80),也就是汽油内燃机平均效率能有10%已经是从来不堵的好城市了。而不考虑供热和冷热联供,单纯发电的燃煤发电厂效率最高能达到52%(上海外高桥三厂),平均功效是38%。

而如果把同样的汽油不经过提炼,直接通过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的方式,平均效率在55%以上。无论是煤电还是燃气轮机发电,算上10%的线损和10%的充电损失,以及5%的功效损失,最终效率也在30%和45%以上,远远高于汽油机的10%。

从能源利用角度,电动车效率也远高于汽油车。

第三,煤电气电油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0%,也就是用电动车,就算算直接污染或者碳排放,也得打个60%的折扣。而且中国从2005年以来,对国内的煤电厂进行了大规模的脱硫脱硝改造,污染和排放水平如果以燃烧同样热值与最高效运转的汽油内燃机相比,也只低不高,这就是大工业的优点。所以其实唯一不足的就是经济性,现在五菱又出了一款神车,你看卖疯了。

4、新能源汽车的远景

基于以上油气短缺、环境污染、赶超乏力的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困境,且目前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发展都处于起步阶段,技术路线还有多种选择,知识产权壁垒尚未形成,国家标准在制定,规模化生产正在酝酿,竞争格局尚未确定,这都是我国汽车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一个重要契机。

中国车企要对汽车新能源化加大研发投入,一方面在新能源车的电池、电机、电控、电力、电子、轻量化等方面加强研发,另一方面需要实现电动化和信息化的跨界融合,提高车企在信息化、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等方面的能力和发展空间,力争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地位。

有任何想法可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30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30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