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峥嵘岁月:邓小平的艰难决定,打一场影响中国未来命运的战争

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人,很难理解战争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残酷。无论我们阅读了多少文字,看过多少真实照片,亦或是观看了实景录像,都无法体会那样的震撼与感悟。

就在我们对尚未结束的俄乌战争品头论足之时,已有数以十万的生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但是这并不是最为残酷的,最为残酷的是这一地区在未来几十年里都有可能陷入衰退和混乱之中。

几十年前,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刚刚复出掌控大局,就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让一个从战火中走出来,甚至战争残酷以及和平之珍贵的人,做出发动战争的决定,那是无比艰难的。

这场战争极为短暂,但是却非常重要,好不夸张地说,这场战争为我们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甚至可以说是影响中国未来数十年乃至百年命运的战争。这场战争就是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反击战”。

今天的我们回首那段峥嵘岁月,可能会认为那是一场极为短暂、惨烈并且轩敞淋漓的战争。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这场战争开打之前,邓小平面对的是极为复杂且困难的局面,做出这个艰难决定的背后,还隐藏了一段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

现在有很多人都简单地认为“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越南野心膨胀,我国决定出兵对其进行惩罚性攻击。

但实际上,这场中国与越南之间短短二十余天的激烈战斗,是由当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作为统筹全局者,邓小平也是通盘考虑了各方利害之后才做出决定的。

与其“对越自卫反击战”是一场中越两国之间的边境战争,倒不如将其定位为一场影响国际政治格局的战争。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中国与苏联的关系就逐渐跌入谷底,中国在伟人毛泽东的领导下,坚决不向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低头,宁可勒紧裤腰带也要自力更生。直到七十年代,中苏关系依旧非常紧张。

在越南共产党将美帝国主义赶出国境之后,苏联逐渐强大,并且蓄意联合越南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胁迫中国屈服。

1969年,胡志明逝世,黎笋成为越南最高领导人,并在1975年统一越南。黎笋掌控整个越南之后,在对外政策上开始向当时如日中天的苏联靠拢,与中国的关系逐渐恶化。

中国在抗美援越战争中,向越南提供了大量的支援,据后来统计,中国支援越南的物资和资源折合美元超过200亿。

但是越南统一之后,在苏联的授意之下,很快转向了中国的对立面,不仅频繁在中越边境挑起争端,还对越南境内的华侨华人实施残酷的高压政策。很多人遭到残酷迫害,近二十万华侨仓皇逃回国内。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由于受到越战及能源危机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滞涨”。同时他们又同苏联在进行激烈的冷战,逐渐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对抗苏联的强势压迫,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开始缓和。

1972年尼克松访华,就是最为标志性的事件,尽管当时没能立即与美国建交,但是两国建交的基础已经奠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也正式成为了安理会五常之一。

苏联对于中美关系的缓和极为不满,开始不断向中国施压,并支持越南统一中南半岛(印度支那),形成一个强大政权,从而有力的挟制中国。

中国当时受到十年动乱的影响,国力衰弱,1976年,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又相继逝世,局面极为艰难。

邓小平复出之后,认识到中国必须立即进行深刻地改革,而改革需要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稳定”。此时在南部咄咄逼人的越南,成为了威胁我国稳定的最大隐患,甚至公然向我国提出了领土要求。

当时的中国再不改革,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稳住南边成为了重中之重,并且刻不容缓。

1978年,邓小平一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准备,一面还要为如果解决越南这个麻烦,而绞尽脑汁。

如何解决越南这个麻烦?无非两个办法,第一,直接出兵攻打越南,消灭他的精锐力量,让他彻底失去统一中南半岛的能力。

  • 防守,在南部边境部署重兵,严防死守,力保南部边境固若金汤。
  • 两个方法,有利有弊。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是代价极大,风险极大。

    咱们国家当时经济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还有很多人吃不上饭,大这一场战争,消耗极大。并且还要考虑到,我们的部队已经几十年没有打仗了,但越南从来没有停止过打仗,还是和法国、美国这样的西方强国在对抗。

    如果选择打,就必须速战速决,还必须消灭越南精锐部队,否则有可能会被拖进战争泥潭。和越南打消耗战,连美国都耗不起,何况现在越南人还有苏联支持。所以,代价和风险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如果选择严防死守,短时间内可以确保西南半壁安然无恙,但是中南半岛很有可能被越南吞并。

    当时的越南有苏联的支持,美国人那时刚刚从越战中抽身,也绝对不愿意多管越南的闲事。一旦越南掌控了中南半岛,他就会成为东南亚真正的霸主,对我们来说,等于是养虎为患。

    究竟是打还是防,中央高层领导也有很大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必须积极争取主动,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麻烦,不留后患。

    但是一些老将军们的顾虑也不无道理,粟裕、叶剑英等高级将帅,认为打越南的风险太大。他们最为担心的不是怎么打越南,而是那头力量惊人的北极熊。

    苏联人的目的就是要对我国形成南北包夹之势,当时他们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已经部署了重兵,我们受到了严重的牵制。何况,我们当时几乎没有外援。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以及中央军委负责人,对于解放军的情况邓小平非常了解,并且有足够的信心,所以他认为当时的解放军有能力打这一仗,所担忧的还是外部因素。

    影响我们是否打越南的国际力量有三个,苏联、美国还有东南亚。

    现在我们往往忽视了东南亚的影响力,实际上他们的态度非常重要。中南半岛各国非常惧怕越南,因此他们应该是支持中国出兵越南。

    而其马来西亚、新加坡还有印尼的态度也非常重要,他们扼守马六甲海峡,如果得不到他们的支持,将来会给我们带来巨大麻烦。

    为了获得东南亚的支持,1978年11月,邓小平密集访问了泰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国。

    11月5日,邓小平专机抵达泰国曼谷,时任泰国总理克良萨以最高规格和极高的热情,接待了邓小平。

    克良萨的心情可以理解,如果任由越南侵略缅甸和柬埔寨,那么泰国迟早也会受到越南的攻击。除了中国,当时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制止越南。

    因此,克良萨毫不隐晦地对邓小平表示,泰国全力支持中国出兵严惩越南。为了表示诚意,泰王普密蓬也热情接待了邓小平,还盛情邀请他出席王子的剃度仪式。

    为了中泰之间难得的友谊,作为无神论者的邓小平答应出席剃度仪式,而接受剃度的王子就是当今泰王,拉玛十世,玛哈·哇集拉隆功。

    而邓小平当时并没有表态是否会出兵,他非常谨慎。

    11月9日,邓小平访问马来西亚,与马哈蒂尔进行了沟通。但是,马来西亚方面对邓小平所提出的“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等问题反应冷淡,并没有给出支持的态度。

    11月12日,邓小平到达了新加坡,李光耀与他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同为华夏儿女,作为新加坡开国总理的李光耀,对邓小平的来访非常期待,他特别渴望与邓小平进行深入的沟通。

    他们二人谈的内容非常广泛,也非常深入,据李光耀后来的回忆,邓小平是他一生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国家元首。

    对于中国出兵越南这件事情,李光耀的态度十分谨慎,他表示东南亚各国并不希望在这一区域出现一个霸主性的军事大国。

    但同时李光耀也告诉邓小平,东南亚各国对于庞大的中国也是存有较高戒心的,尤其是当时在东南亚共产主义革命活动很频繁,而各国政府认为这些共产党得到中国的支持。

    李光耀向邓小平提了一些建议,包括停止向东南亚华侨播放爱国广播,这种行为有可能会激化华侨和当地土著的矛盾。

    邓小平表示会认真考虑他的建议,李光耀对中国是否会出兵,很感兴趣,曾几次直接询问邓小平。

    邓小平的回答很耐人寻味:那就得看越南人把事情做得多严重了!

    自始至终,邓小平都没有并且表态,是打还是守,此时的他还没有做出决定。

    11月14日,邓小平专机经停缅甸回国。

    这次访问东南亚,并没有完全取得预期的效果,东盟国家对于反对霸权主义在中南半岛的扩张,态度不一,各有考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们对于中国也存在很大的担忧,尤其担忧中国是共产党政权。

    不过,此行也并非没有重要收获,至少我们判断出,东南亚国家不会支持越南发动侵略战争。

    客观来说,如果越南在东南亚得不到有力支援,则不足为惧,凭我们的实力,打他一个,绰绰有余。

    剩下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对付苏联。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连美国都无法与其正面抗衡,主要还是因为国际油价常年处于高位,苏联赚得盆满钵满。勃列日涅夫的运气,实在太好。

    连美国都扛不过苏联,中国就更没有底气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联合起来。北京和华盛顿方面同时认为是时候让中美关系更进一步了。

    1979年1月1日,中美突然宣布,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全世界为之震惊,可想而知,克里姆林宫里肯定也不会安静。

    28天之后,邓小平访问美国,卡特总统热情接待了来自中国的客人。

    邓小平的美国之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他与卡特之间也进行了多次深入沟通,越南问题肯定是绕不开的。

    后来,在白宫举行的一场酒会上,有记者问邓小平,越南现在频繁在中国边境制造冲突,中国会如何应对?

    邓小平端着酒杯,微笑着回答了一句:小朋友不听话,该打屁股喽!

    对于邓小平这句非常通俗的中国话,记者有些疑惑,但又好像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准确表达。最后,索性把邓小平的原话直接刊登了出来。

    此时我们可以猜到,对于越南问题,邓小平已经得到了美国方面的支持,至少他们会牵制苏联,不得干预中国与越南之间的冲突。

    邓小平的美国之行,可谓满载而归,不仅与美国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且还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回国之后,邓小平立即召开会议讨论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细节问题。而此时,一些中央领导对于此时发起这一场战争,仍然心存顾虑。

    尽管美国表示了支持,但是苏联仍旧是最大的隐患,美国人能否牵制住苏联,万一苏联不给美国人面子,真的从北方发起攻击,那么我们真的会腹背受敌。

    另外,就是打越南的问题。怎么打才能保障既速战速决,又消灭越军有生力量,还要保障让越军今后不敢招惹我们。即便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军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在会议上,大家都在发表各自的意见,分歧很大,很难达成统一。这个时候,陈云站出来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对于苏联的担忧是存在的,并且这场战争的消耗肯定是巨大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如果不打,我们就难以得到改革发展的机会。中国实在太贫穷、太落后了,我们现在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改革开放,就必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之下进行。

    打这场仗的关键就是要快,目前最新的情况是,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附近的兵力很少,他们的主要兵力部署在了欧洲。

    如果他们要插手,至少要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调兵,如果我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结束战争,那么苏联人想插手也插不上,况且还有美国人在旁边帮忙。

    听了陈云的发言,大家都感觉这个方案切实可行,邓小平也认为这是最好的办法,最后他终于下定决定,打这一场自卫反击战。

    为了牵制苏联,我们首先调集进百万部队北上,部署在绵长的北部防线上,然后在中越边境集中了两个大规模兵团,准备在东西两线同时向越军发起猛攻。

    越南方面和当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观点相同,认为中国不敢对越南出兵,并且他们认为中国已将主力部队向北集结严防苏联,无力攻打越南。

    黎笋甚至认为这是向中国出兵扩张领土的好机会,于是将主力部队集中在了北部。

    1979年2月14日,中央军委下达了作战命令。

    我军在云南和广西两个战区集结重兵,准备先发制人发起猛攻。

    云南战区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担任总指挥;广西战区有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担任总指挥。

    此战,我军集结9个军,29个步兵师出战,合计总兵力56万。

    越南军队在其北部集中了主力精锐部队6个师,20个团,合计兵力10万人,此时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我军的进攻规模有多大。

    2月17日,东西两线指挥部下达开战命令,在长达500公里的战线上,我数十万解放军将士从东西两线同时向忘恩负义的越军发起了猛攻。

    3月份,我军东线部队攻克越北重镇谅山,越南首都河内的最后一个屏障被彻底摧毁,河内人人自危。

    此战我军将越军北部主力精锐进行了毁灭性打击,达成了作战目标。中央军委下令,立即撤兵,并在中越边境构筑工事,严防越军反扑。

    我军在撤退途中,将此前支援越南的所有物资、武器悉数带回,无法带回的就地销毁,并将越北所有基础设施悉数摧毁,以防越军迅速发起反击。

    这一战完成了战前目标,达到了战略目的,苏联方面意识到中国解放军已在北部做好防御准备,战机已失。并且还收到了来自白宫的告诫,苏联对中国发起攻击,或者插手中越冲突,美国不会袖手旁观。

    最终,苏联放弃了支援越南的计划,我军取得全胜。

    越军并不服气,他们也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将中国军队赶出越南领土,但是全世界都明白,越军主力尽失,一统中南半岛的梦想,化为了泡影。

    越南方面不服,不久之后,集结重兵意图与我军再战。

    由于在自卫反击战中,我军暴露了很多缺点和短板,中央军委认为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军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之中,没有实战经验导致。

    因此决定,调集全国各战区部队,轮流在中越边境的“两山前线”与越军对战,既守卫边疆,又可以实战练兵。这就是著名的“两山轮战”!

    两山轮战成功将越南拖入战争泥潭,长达十年之久,我军得到了实战磨练,战力大幅提升。越南空耗国力,经济陷入困难,无法对我国再形成真正威胁,我们得到了一个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

    如果当年不打这一仗,任由越南在中南半岛肆意妄为,难以想象今天的中国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我是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30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30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