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用膳到一半突然昏迷,临终匆匆留下三句遗言

1908年11月14日,光绪皇帝驾崩,后事落在了养母慈禧手中。

那日,慈禧忙于光绪后事直到深夜方才休息,但第二天早上她仍像平常一样6点起床梳妆用膳,心情还挺不错。

可谁料,当天下午她就穿上了寿衣驾鹤西去。临终前,只匆匆说了三句话。

01感染痢疾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月初十,是慈禧老佛爷七十三岁的寿辰。

平日里,慈禧已是“贪婪无度,糜烂透顶”,而这庆寿典礼自然是要再高一等,朝廷上下筹备了整整大半年,花去金银无数。

是日,紫禁城热闹非凡。

从国内海外、天涯海角运来的食材、珠玉、字画、古玩,源源不断地被送往慈禧所居住的仪銮殿。

各国时节、王公大臣出入不惜,趁此机会博君一笑。

而宫内也是上上下下数千人都为之忙成一团,修剪花草、搬花瓶贴窗花、杀猪杀羊……..

京城内最好的厨师也被请入宫中准备晚宴,108道珍馐美味,南菜54道,北菜54道,燕窝万字金银鸭块、锅烧鲤鱼………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各种山珍海味在其寿宴上已然见怪不怪。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宴席上慈禧唤来太监总管李莲英为自己斟了满满一杯白酒,而后一饮而尽。

期间,慈禧兴致高涨,还接连喝了一杯又一杯,夹了不少的菜。

寿宴结束,慈禧在一行人的陪同下来到湖边散步,小风瑟瑟,穿着单薄的她感到凉意。

而回宫后,慈禧就发觉自己有些不对劲了。

肚子先是隐隐作痛,没过一会,转变为了持续的剧烈绞痛,最后直接上吐下泻。

折腾一番后,慈禧精疲力尽地躺在床榻上一动也不动。

“老佛爷”突如其来的反常状态吓坏了侍女,侍女急忙传了太医过来。

经过太医诊断,慈禧被告知患上了痢疾,为她开了几副止泻汤药。

可第二天早上,慈禧非但没有丝毫起色,甚至当日如厕次数明显增加,多达数十次,且便带脓血。

如此,一天下来慈禧身体虚脱,食不下咽。

宫里顿时乱成了一团,生怕掉脑袋的宫廷御医为了尽快地为慈禧止泻,竟滥用鸦片以求缓解症状。

由于鸦片不能杀灭痢疾杆菌,这种强行止泻的疗法治标不治本。

慈禧的病情愈来愈严重,一周后,她变得骨瘦如柴,极度衰弱,失去了下地行走的能力。

往后慈禧开始每天服用珍贵补药,逼迫自己进食一些珍贵的药膳来维系生命,可是气色未见好转。

一日,总太监李莲英带来的一副偏方。

他在老家听说“王八汤”具有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功效,便请慈禧太后一试。

慈禧没有多想,她已被疾病的痛苦冲昏了头脑,便赶紧让侍女照做。

说来也是神奇,慈禧喝完“王八汤”后还真的感觉舒服了很多。

接下来的几周,慈禧大量饮用“王八汤”,精神状态大大好转,于是又回归到了朝政之中。

02光绪驾崩

1908年的这个冬季,注定有些萧瑟。

“奴才李长喜等谨奏: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全顺、忠勋请得皇上六脉已绝,于酉正二刻三分驾崩。”

朝廷上下谁也没想到,昨天还在床上看折子的光绪皇帝,今日竟在凛台涵元殿猝然去世,年仅三十八岁。

光绪驾崩,慈禧随即连续颁布了三道环环相扣的重要懿旨:

一、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

二、醇亲王载沣,授为摄政王。

三、谕军机大臣等:朝会大典、常朝班次,摄政王著在诸王之前。

这些表明着慈禧太后将立不足三岁的干外孙溥仪为“皇帝”,授权醇亲王载沣为“摄政”。

载沣和溥仪父子两代,同时成了慈禧指定的接班人。

而各个怀揣野心的皇族,只能统统靠边站了。

大事宣告完毕,慈禧太后也不顾满朝沸沸扬扬的议论,开始着手光绪皇帝的丧事。

慈禧下令由世铎、魁斌、那彦图、载泽、那桐、袁世凯、溥良、继禄、增崇恭办丧礼。

而她自己又琢磨出“敬行三年之丧”、“母后皇后应尊为皇太后”、“摄政王载沣监国,所有应行礼节”、“溥仪避讳”,以及各直省将军、大臣等“均不必奏请来京叩谒梓宫”的一系列指令。

这日,慈禧忙到了深夜才睡。

但第二天早上,她仍像平常一样6点就起床梳妆,心情还挺不错。

御膳房早已准备好慈禧的早餐,老佛爷在侍女的伺候下开始用膳。

可是,没吃几口,慈禧面部表情失控,叫唤几声后昏迷了过去。

03留三句话

太医速速赶来,一查竟是痢疾急性发作,而慈禧被摧残的肠胃无法再次经受这般打击,她的大限将至。

太医们不知所措,开了一剂益气生津之方给慈禧试试:老米一两,人参五分,麦冬五钱,鲜石斛五钱。

可惜这剂药方虽然可以生津益气,但也无力回天。

当天中午,慈禧仍昏迷不醒。等到下午时,她清醒了片刻。

而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她竟只说了三句话。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说罢,慈禧不省人事,李莲英按照慈禧生前的吩咐,赶紧将一颗夜明珠拿了过来,塞进慈禧嘴里。

十月二十一日未正三刻, 距离光绪驾崩仅仅过去十九个半小时,慈禧太后在福昌殿的榻上殡天。

葬礼那天,似乎全北京城的人都跑了出来,街道上挤满了围观的群众。

人们来为慈禧送行,也被这奢靡之风所惊讶不已。

金丝楠木做的棺材,顶部放置着一颗闪闪发光的33斤金球(纯金的),棺材外面包裹着一匹锦缎丝绸,重达上万吨,需要7920人轮换着抬。

还有百官随同送葬,个个披麻戴孝,全民跪拜迎送,慈禧的出殡仪式毫不逊色于千古皇帝。

奢靡的葬礼结束后,慈禧入土为安。

但她死前说的几句话却为历史留下了一团迷雾。

为何这样一位坐上女皇交椅的铁血女人,并有效控制大清王朝长达半个世纪的铁腕太后,最后留下这样的遗言?

04破解遗言

慈禧太后本人就是以女子之身执政数四十八年,临死前却亲口说女性不得干涉朝政,不得违背祖制,岂不是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而还有一句太监不得干政也是将自己的所作所为推翻,当初慈禧百般宠幸安德海、李莲英这样的宦官,更是极力地扶持他们。

有学者这样分析,慈禧认为自己的一生是一个特例,是集聪慧果敢于一生的女强人。

作为执政者,最得意时候自认为不仅女人做不到她这一步,男人同样做不到!

咸丰在位时她就觉得皇帝的能力远不如她,做上太后,凭借自己的本事就将咸丰兄弟恭亲王奕完全掌控。

所以,慈禧绝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普通女人,后来她让光绪称她为“亲爸爸”,说明在政治上她要当一个男性强者。

可现实是,她无法真正做到像皇帝那样与大臣直接交流,可以对宫外的一切获取直接的印象,甚至亲披战袍出征。

而她只能垂帘听政,发表简单笼统的指令。

传统意识里政治是男人的舞台又一次烙印在她的内心:女性不适合执政,自己只是在不得已中才在政治中霸得一位,如果不争不霸只能死无葬身之地。

种种可能的原因,让慈禧在临终时否定了女性执政的合理性。

而慈禧那句不准太监专权又是出于何种目的呢?

在受到外朝集团的威胁时,帝王会赋予宦官一定权力,让他们间接干预朝政,以便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而慈禧对身边的亲信太监过于宠信,又怕太监乘权势为非作歹,导致朝纲混乱。

比如臭名昭著的李莲英,因为慈禧的维护在宫中混得风生水起,加之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很多大臣都像李莲英靠拢。

临终前,慈禧可能担心太监的权力太大,最后威胁政权,留下了那样一句话。

结语:

慈禧太后统治清政府长达48年,三度垂帘听政,与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诸多不平等条约,让中华民族岌岌可危。

而当清朝政府摇摇欲坠将要土崩瓦解的时候,慈禧太后结束了她的一生,终年74岁。

而她的临终遗言,虽然没有确切的解释,但充斥着她对权力的谋划,对大清王朝的前途仍未有忧患意识。

不过描述慈禧不是为了判断是非,而是意图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让我们更好地珍惜当下的生活。

参考资料:

[1]贾英华.慈禧的终局之棋:立嗣溥仪[C].溥仪研究2014年第4期,2014:6-16.

[2]文向斯.慈禧太后的临终遗言[J].科学大观园,2012(14):48-49.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29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29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