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陆投资,是赏大陆饭吃”,裁员30万迁厂的富士康想回来了

“我给大陆赏饭吃”,富士康郭台铭裁员30万,迁厂惨亏后又想回来

“我在大陆投资,是赏大陆饭吃”,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如此说到。

作为电子代工的“老大”,富士康曾给苹果、华为、索尼等诸多电子产品加工,享受着内地大量的人口红利,使得创始人郭台铭身家暴涨,一度以79亿美元的个人财富蝉联台湾首富。

没想到2019年老美打压我国科技企业的关键时刻,靠内地赚得盆满钵满的富士康,竟选择与美方一道,结束与华为的所有业务合作,来了一次落井下石。之后短短1年多的时间,郭台铭就开始从内陆撤厂,全然不顾昔日的恩情。

1、内地红利成就“代工之王”

郭台铭195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成年后迎娶了富豪林百如的女儿。年轻时几次创业都以失败告终,岳父家担心女儿以后过不上好日子,于是倒贴70万支持郭台铭再创业,靠着岳父的帮助,他才终于缓过神来。

上世纪80年代,东南亚等地区承接欧美电子原件生产及装配的生意,很多人由此赚到了钱。当时有点积蓄的郭台铭,也很快发现了其中有利可图,于是接下黑白电视机的零件组装生意,打下基础之后,又开始拿下电子原件的代加工,将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

1985年,郭台铭在美设立分公司,取名富士康,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充满野心。但那时候他面临的问题是,台湾劳动力缺乏,人力成本也昂贵,导致工厂总是人手不足。正当郭台铭束手无策之时,内地推出一系列吸引投资的优惠政策。

郭台铭马上找准时机,很快在东莞、深圳建立了工厂。曾几何时,富士康在内陆建立44家工厂,招来百万以上的熟手工人,仅仅是2019年,公司就狂揽1908亿美元。世界各大电子企业纷纷指定富士康代加工,其中自然包括如今的科技巨头苹果公司。

就这样,享受着内地人口的红利,加上推出的优惠政策等,富士康的造富能力越来越强,使得郭台铭更是成为台湾首富。不得不说,他这近百亿美元身家的背后,有内陆上百万工人的功劳。

2、变身白眼狼,裁员迁厂转投国外

2019年,美开始对我国国内科技巨头打压,郭台铭因此迅速断掉跟华为的合作,将内地大约30多万名工人辞退,之后豪掷60亿转投东南亚建厂,大有和内陆分道扬镳之势。

他这样是为了什么?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向老美示好。可能是想给自己找个理由,郭台铭甚至还说是因为内地工人工资太高、老龄化严重,所以这才迁厂到东南亚,是为了省钱而考虑。

不可否认,东南亚市场近些年的投资确实火热,港富李超人从英国离场,也重金押注东南亚重拾房地产。但和郭台铭不同的是,李氏始终认为国内老龄化趋势反而是一次更大的投资机遇。

对比鲜明的是,李氏在内地生物科技领域的布局早已初见成效,看准老龄风口的他有望成为相关领域千亿市场的更大受益者。反观郭台铭的种种行为,将富士康推至尴尬处境,难以重现当年的辉煌。

3、东南亚建厂失败,郭台铭如今又想回来

从内陆迁厂之后,郭台铭在东南亚的印度、越南等地建厂,却没想到遇到公共卫生事件,当地工人好吃懒做,工作效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他只好又在墨西哥建厂,还拿出670亿在美建立科技州,结果却成了虚空摆设。

接二连三地受挫,让郭台铭全球建厂的想法变成泡影,他也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他给大陆赏饭吃,而是勤劳善良的大陆人养活了他。2022年,他又想着将工厂搬回国内,但这终究还是太晚了。

现在国内新出现的代工厂早已大幅挤掉富士康的市份额,比亚迪接手了富士康当年断掉合作的华为,如今在代工领域混得风生水起。立讯精密则接手了苹果手机等业务的订单,成为富士康强大的竞争对手。

如今,富士康很难像以前一样一家独大,郭台铭也不再是台湾首富。可能富士康的遭遇也给现代企业敲响警钟,一个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要懂得把握机遇、顺应形势,而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背信弃义,这样的公司也注定不会长远。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28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28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