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主动离职能否要求单位补偿?

主动辞职,完全是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的。

但这里需要有两个前提条件:

第一,主动离职的原因并非是个人原因,而是公司的原因,比如,不为员工缴纳社保、拖欠工资、不经过员工同意随意调任岗位等等,总之是公司的违法行为导致你忍受不了要离职的。

第二,员工要给公司发放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不是写辞职报告,主动些下辞职报告的话,很可能就难要补偿金了,在通知书里要明确是因为公司的什么原因,导致你必须与公司之间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

在做到这两点之后,就可以跟公司之间进行谈判协商经济补偿金的事情了。

一般来说,如果公司的态度良好,就与公司之间友好协商,公司愿意赔付一点就接受一点,公司如果实在是一毛不拔的情况下,再去走劳动仲裁流程,虽然说走劳动仲裁对于员工来说是比较容易的事情,但是走到这一步耗时间耗精力,个人可能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与公司之间耗。

第二,对于个人来说,从公司离职后大部分都要重新就业,有劳动仲裁实践在身,自己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兼顾,而且有些公司也会在意这些经历,认为你可能不够友好。

最后,如果真走到劳动仲裁流程之后,劳动仲裁在判决之前,也都是建议单位和员工之间协商解决的,这样几方都省事,劳动仲裁相当于一个中介,要求公司和劳动者之间互相让一点,最后把案子给结了。

所以与其绕一大圈子,最后还是调解,倒不如一开始就与公司好好协商调解,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好了,我们做事,还是要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

春风HR,专注分享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如果对你有一点帮助,欢迎点赞、转发。


谢邀回答!

劳动者主动辞职,通常是按当时签订的劳动合同执行。单位是否给员工补偿,首先要看谁是过错方。过错方应该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A)合同到期,个人不想重新续签,主动提出离职,单位应该按劳动合同的事先约定,给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

B)合同未到期,个人提出离职。单位应该将员工资、社会保险清算到辞职当月日。单位不存在对员工的其他补偿。

以上只代表个人观点,对错?敬请友友点评!


谢邀,欢迎关注京益法律顾问,您的事业合伙人!

一般情况下,由于员工的个人原因离职的,向用人单位提交辞职申请,经用人单位同意,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是没有补偿的。

此外,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应当按劳动者本单位工作年限,每年支付一个月本人工资经济补偿金。满半年不满一年的应当按一年支付,不满半年的按半年支付。


员工主动离职是否有经济补偿金,需要从以下方面分析:

1、如果劳动者以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之情形离职,如单位不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未依法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形,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

2、如果劳动者以个人原因主动离职,则无经济补偿金。


劳动法规定了6种情况下,员工主动辞职可以拿补偿,除此之外,员工主动辞职就没补有补偿。法律条文描述的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对照,下面我就进行一下归纳总结。

1、不给员工交社保

单位不缴纳社保、断缴社保和缴纳险种不全这几种情形,员工主动离职可以主张补偿,同时可以到社保稽核部门投诉补缴。但是单位没有足额缴纳社保,员工主动离职,就没有补偿,只能要求单位补缴社保基数差。

因为全国或地区政策原因,也会出现一些特例,在以单位不交社保为由离职时,最好了解一下当地社保政策,举几个例子:

  • 因近期疫情原因,政策允许单位延迟给员工缴纳社保,员工主动辞职就没有补偿。
  • 北京地区政策:员工提出离职前1年内,单位不缴社保,才能主张经济补偿金。
  • 深圳地区政策:单位不缴社保,员工需先向单位提出补缴社保的请求,如果在一个月内单位还未办理补缴手续,员工主动离职才有补偿。

2、拖欠、克扣工资

  • 拖欠工资:单位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发放工资。
  • 克扣工资:单位没有足额支付工资,包括没有足额支付基本工资、加班费、奖金、提成等,以及巧立名目对员工进行罚款;但不包括未休年假的补偿、报销、期权等。

结合今年特殊的疫情情况,部分地区出台了关于疫情期间劳动报酬如何发放的规定,例如北京地区规定,因单位对疫情期间工资待遇的计算标准存在合理认识偏差,导致员工工资少发或漏发,就不属于无故克扣工资。

3、不提供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

  • 不提供劳动条件:单位无故单方调岗、变更工作地点/时间、取消员工门禁/电脑/邮箱/OA导致员工无法正常工作等行为,都属于不提供劳动条件。
  • 不提供劳动保护:员工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单位不提供防护措施的行为,比如工作环境有噪音和粉尘,单位就得提供耳塞口罩等。

4、规章制度违法,损害员工权益的

顾名思义,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同时还因为违法条款损害员工的利益。

在司法实践中,员工以此种理由辞职索要补偿金的情形很少,同时,以此为由辞职要补偿,举证难度较大,不建议员工轻易使用。

5、劳动合同无效

简单的理解就是,单位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强迫员工签订或变更劳动合同,或者所签订的合同违反强制性法律法规。

6、以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员工提供劳动或从事危险劳动

综上所述,员工主动离职可获得补偿的6条法律规定,都是由于单位的过错造成的,而且最后两种情况非常少见,如果遇到威胁暴力等情况还是优先选择报警,以保护自身安全。


满足条件公司是需要给补偿金的

首先说下赔偿这个词,我们日常口语化的表达经常会这么说,但在法律法规里补偿和赔偿的意义是不同的,一般赔偿是带有处罚性的意思。像是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时给员工支付的应该叫补偿金。

言归正传,员工提出离职,企业需要支付员工补偿的情形有以下两种:

①员工提出离职的理由如果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情况,即公司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形,那么公司需要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以为找到公司的漏洞申请离职就可以拿到补偿,是否属于违规情形建议事先咨询。

②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受过工伤,并经过鉴定为十级及以上的,公司应当支付员工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并帮助员工申请由社保负担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希望有帮到你,欢迎关注


员工主动离职正常是不符合经济补偿规定的。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公司违法在先,比如:公司未与你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公司没有为你缴纳五项社会保险。这时你可以辞职并依法要求单位履行义务,并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简单来说,在用人单位有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动辞职,依然有经济补偿或赔偿,常见的有这样几种类型:

1、不签劳动合同

可以主张双倍工资差额赔偿,但要注意仲裁时效,入职满2年就无法主张了。

2、以下几种情况,劳动者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标准是每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超过半年不满一年算一个月,不满半年算半个月:

拖欠工资;不缴或未足额缴纳社保;未提供足够的劳动条件或劳动保护等而强迫劳动者劳动……


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你与公司已经签订了2次3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应当与你签订第3次的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现在合同已到期,公司并未提前与你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未说明后面续签劳动合同事宜,这样的情况下,你可以向公司要求提出未续签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以劳动者本人实际工资计算.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单位有违法行为的情况下,你可以随时离职,不需要提前通知,单位应当为你办理离职手续, 包括结算工资、开具离职证明、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迁转等。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应当在单位注册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时效为1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员工主动提出离职,是没有办法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的。

单位要是和你续签劳动合同就得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如果不和你签,那么劳动合同终止,需要支付给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超过半年不足一年的,支付一个月工资,不足半年的支付半个月工资。以劳动者本人实际工资计算。你入职已满6年,至少可以向单位要求赔偿6个月的工资。


离职的经济补偿金立法本意主要是非因劳动者的原因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给予的一种补偿。具体根据现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27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27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