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曾三次登上故宫城墙,却绝不踏进故宫半步,为何?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这座神秘千年的宫殿第一次向大众打开了大门,普通民众可以进去参观其中历史悠久的瑰丽藏品。

本来规定的是同年10月10日的下午2点钟正式开幕,但是从早上八点钟开始便已经有群众围在故宫城墙周围等待第一批入宫。

故宫的第一次开幕可以算得上万人空巷,有将近5万人都自发从全国各地赶来参观。

但很可惜的是,当时的毛主席并没有看到这一壮观场面。

因为毛主席在1919年从北平离开南下,此后一直到北平战役结束,都不曾再次回到北京,更没有再看过故宫。

新中国成立后,包括朱德、周恩来在内的很多领导人都主动前往故宫游览。

但毛主席始终没有去过,因此很多人都劝毛主席到故宫里面进行参观,终于在1954年,毛主席曾在四天内三次到达故宫。

但是,这三次以故宫为目的地的出行,主席都不曾进入故宫内部参观,而只是围绕在故宫城墙转了一圈。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毛主席三过故宫而不入?

故宫

接下来,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毛主席与故宫间的往事情缘。

毛主席和他的院长老师

谈到故宫,我们总会想到故宫的管理者,也就是故宫博物院的院长。

单霁翔院长是我们十分熟悉的院长之一,但要谈起故宫博物院最初一任的院长,就要和毛主席牵上一段关系。

1925年故宫博物院初开,急需一位领导者进行相应的规范,毛主席的老师易培基便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这个重担。

易培基出生于甲午战争时期,父亲是清朝的武官。他从湖北方言学堂毕业之后,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本他接触到了更深层的革命思想。

回国之后,易培基加入了同盟会,并亲自参与了辛亥革命的起义。

革命之后,易培基选择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当老师,恰好毛主席便是易培基所教的三班的学生。

易培基作为一位国文老师,对于成绩优秀、出口成章的毛主席十分的欣赏。

毛主席青年时期

他知道毛主席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学生。毛主席热爱文学,但同时又能与时俱进,积极关注引进的西方先进思想。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湖北当时的督军张敬尧为了防止事件的扩大化,专门召集了学生进行训话。

但是这恰恰引起了包括毛主席在内的湖南学生的愤慨,于是,毛主席等人便决定趁着学生们义愤填膺的情绪,进一步扩大五四运动的影响,在湖南发起了“罢学驱张”运动。

易培基作为一个学习过先进革命思想的老师,非常支持毛主席等人的这次活动,他主动把自己的家贡献出来,作为毛主席等学生的活动基地。

过了几天之后,在易培基的家里,毛主席等人决定趁势与全国其他地方的代表取得联络,最终选定了毛主席和易培基两人作为代表。

五四运动

就这样,毛主席和易培基两人便作为请愿团的负责人,到达了北京,为北京五四运动的声势壮大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第二年,易培基升任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校长,不久后,他便推荐了已经毕业的学生毛主席到师范学校的附属小学做校长。

那段时间,马克思主义在全国流行起来,毛主席一边忙着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边不遗余力地在国内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和易礼容等人还专门创办文化书社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易培基知道之后非常支持自己学生的事业。

易培基专门给这个书社题名,并且发动自己各界的人脉邀请姜济寰、朱剑凡这种社会名流来参加书社的开幕仪式,为书社的开张打了个头彩。

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之后,毛主席又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俄罗斯研究会,很多师范学校的学生都曾经时协会的会员,易培基还专门邀请知名学者加入协会,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

可以说,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做出的各种建党活动、宣传活动都离不开自己的恩师易培基的支持和人脉。

易培基并不是盲目的慈师,他之所以愿意义不容辞地帮助毛主席,不外乎在毛主席身上看到了中国新一代青年人的希望。

他曾经对自己的朋友盛赞毛主席,表示毛主席这个人将来会成为平民的天子,从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可见易培基认人之准。

后来,易培基离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前往北京做故宫博物院的院长。他整顿博物院机构、创办故宫期刊、发动捐款修缮故宫,使得故宫博物院进入了鼎盛时期。

1933年,日军侵略步步逼近华北,即将进入北平,为了保护文物不被占领,易培基联合其他故宫博物院的领导,决定提前将文物迁移到南方。

社会上有一波人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反对文物南迁,经常会写威胁信寄到易培基的办公室,但易培基没有惧怕,毅然决然的完成了迁移任务。

但是谁都没想到,就在第五批文物准备南迁时,易培基却被举报说私占故宫的宝物,他被拘留起来,经过几次公诉,易培基还是被扣上了盗窃的罪名。

七七事变之后,易培基身体越来越孱弱,但是他身上的罪名仍然没有洗清。在第二次公诉之前,易培基含恨去世,死前没有等到昭雪的一天,享年67岁。

易培基在上海病逝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远在延安的毛主席这里,毛主席非常的痛心,他时常会对身边的朋友怀念这位恩师。

毛主席从来不相信易培基会做出盗窃故宫文物的事情,他在对朋友说的时候,始终在称赞易培基,“易老师真的是个好人,他帮过我太多忙了”。

毛主席与杨开慧的爱情见证

让毛主席对故宫印象深刻的原因还远远不止易培基这个恩师一人,还有一个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素,那就是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

在陕北窑洞工作时,毛主席经常会和一位叫斯古的美国记者聊天,回忆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不可避免地边会提到毛主席对北京的印象。

1918年,毛主席第一次来到北京,他和七个同伴一起住在三眼井,八个人挤在一个屋子里睡觉,平时在炕上连翻身都非常困难。

但毛主席对北京的印象,对故宫的印象仍然非常的好。他曾经说,“我第一次来北京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故宫的美是对我的一种补偿,我从这里看到了北方的早春。”

而之所以,毛主席每每提到故宫时,都会深情地谈论北方的早春,就是因为在这段时间,毛主席在故宫的见证下迎来了自己的幸福——杨开慧。

毛主席与杨开慧的初见并不是在北京,而是在1914年的湖南长沙。那时候,毛主席正好到湖南第一师范上学,他的老师便是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

杨昌济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位学生,经常会在自己的女儿面前提到毛主席,还会时不时拿出毛主席的读书笔记和女儿一起欣赏。

所以,在两人未曾谋面之时,杨开慧便对这个学识渊博、见识深刻的青年人产生了丝丝的倾慕之情。

后来,杨昌济开始经常邀请毛主席、蔡和森等人到家里聚会,在这里,毛主席和杨开慧见面了。

几个学生和老师聚在一起经常会讨论一些学习和时政上的问题。一开始,杨开慧只是在旁边旁听,但渐渐地,她也开始参与到师生之间的交流中。

毛主席十分愿意和杨开慧交流,尽管杨开慧懂得不深,毛主席也愿意把一些革命道理、读书见想告诉杨开慧,两个情窦初开的小青年渐渐把对方放在了心里。

杨开慧

杨开慧非常佩服毛主席,她平时不仅会学习毛主席的一些思想方法,还会学习毛主席身上的一些健康习惯。

比如,毛主席很喜欢洗冷水澡、跑步、爬山,在毛主席的影响下,杨开慧也渐渐地爱上了冷水澡、跑步等活动。

四年后,杨昌济被邀请到北京大学教授伦理学,他带上了自己的得意门生毛主席,把他推荐到了北大的图书馆做管理员。

和在长沙时一样,毛主席还是经常会来到老师的家里做客,这时候的两人都接受了新的革命思想,经常会在一起加入各种进步协会,联系也越来越密切。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过程中,两个人深陷对方,在北京这个地方开始了一段深刻的爱情。他们除了参加协会之后,也经常一起出门约会,故宫、北海等等景点都曾经有过毛杨两人的踪迹。

可以说,故宫曾经见证过毛主席的初恋全过程。

1929年,杨昌济去世,毛主席和杨开慧回到长沙。长相俊秀的毛主席很快便有了不少女生的追求,其中李一纯的追求最为大胆。

但毛主席却不变心意,以一首《虞美人·枕上》表达出了自己对杨开慧的依恋和倾慕。

毛主席的故宫情结

毛主席自青年时期离开北京之后,一直到解放战争之后都不曾踏入北京这座城市,但他对北京、对北京的建筑都有着深刻的感情。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虽然没有去过故宫参观,但是为故宫文物的回归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50年,政府设立了文物局,下令禁止再出口珍贵文物、并且要征集革命文物,命令一出,便在全国各地开展了一场浩浩荡荡的文物保护活动。

毛主席作为领导人,率先垂范,带头捐赠出了自己珍贵的藏品。毛主席平时十分喜欢收集字帖,但是他收藏时并不为珍贵目的,所以非常珍贵的古本并不多。

毛主席致信

1951年,毛主席专门挑选出了明清时候王夫之的一副笔墨《双鹤瑞舞赋》,将它附在写给郑振铎的书信中。

当时郑振铎正任文物局的局长,毛主席在信中写到,这副墨迹是姚虞琴先生通过陈叔通赠送给自己的,现在将这幅墨迹交到文物局的手中。

除了保护故宫文物之外,毛主席非常欣赏故宫这座建筑,但他在1954年曾经在四天内三次到达故宫,却始终没有进入参观。

这三次进入紫禁城,毛主席都是秘密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惊动政府官员和身边的警卫。他知道,如果事先通知政府当局的话,肯定还要戒严,同时有大批警卫保护,这不是毛主席愿意看到的。

毛主席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一次出行便干扰到正常居民的参观活动,于是,他便选择在故宫的开放时间前往了紫禁城。

但是,这三次的出行都不曾进入故宫内部参观,而只是围绕在故宫城墙转了一圈。

第一次时,毛主席从神武门上楼,走到无门下城墙;第二次时,毛主席在午门参观城楼上展览出的文物;第三次,毛主席换了与第一次参观时的相反方向,向西参观,在午门下了城楼。

那为什么,毛主席三次进入故宫,都只是围绕城墙参观,却没有进入内部呢?

原来当时全国面临着严峻的火灾隐患。从同年1月到4月,全国连续发生了好几场特大型火灾,死伤超百人,毁坏建筑几百栋。

恰好,此时苏联的消防、防空代表团前来访华,公安部的官员带着他们在北京考察的时候参观了故宫博物院。

参观之后,苏联客人提出了一些可以改进的故宫消防的经验意见,时任公安部部长的罗瑞卿将访谈内容完整地向毛主席做了汇报。

罗瑞卿

基于当时全国严峻的火灾情况和对故宫建筑文物的关心,毛主席便决定悄悄来故宫城墙边,沿着消防巡逻路线,一边参观一边检查。

同年5月17日,毛主席在罗瑞卿和故宫保卫科科长韩炳文的陪同下,穿着中山装和布鞋,拿着一根竹棍,从神武门的东坡登上了城楼。

在沿着城墙参观的过程中,毛主席见证了故宫金光闪闪的琉璃瓦、光彩肆意的红色城墙。最后在东华门的城楼上,毛主席坐在小马扎上和韩炳文交谈,了解故宫的机构设置。

毛主席强调,各部门一定要做好故宫的消防和保卫工作,同时鼓励故宫的工作人员努力学习文化和业务知识。

两天后,毛主席专门登上午门城楼,参观这里的出土文物展览。他对新出土的考古发现非常感兴趣,北京猿人的牙齿、石器等文物都被挖掘展览出来。

随后,毛主席第三次登上了故宫的城楼,这次他没有沿着东和南的方向,而是向西方向游览参观。在西北角楼上,毛主席还专门拍摄了一张照片作为纪念。

除此之外,毛主席还看望了在紫禁城上执勤的防空高射炮部队。这里的士兵,一年春夏秋冬都必须坚守在城墙上。

在慰问相关领导时,毛主席还不忘鼓励大家,我们一定会建立地对空导弹部队和空对空导弹部队。

一直到晚上七点,毛主席才从城楼上下来,与大家挥手告别。

毛主席作为我们的领导人,与故宫曾经有着这样那样的情缘,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情有义、为国为民的高大形象,我们会永远怀念毛主席!

参考文献:

综合.毛主席的故宫情缘[J].兰台内外,2016(01):27-28.

马纯红.毛主席与杨开慧:从人间知己到革命伉俪[J].毛主席研究,2015(03):63-67.

郦千明.毛主席老师易培基的坎坷人生[J].文史天地,2012(04):13-18.

孟红.毛主席与故宫的不寻常情缘[J].湘潮(上半月),2011(03):4-5.

王谦,王丹.毛主席与文物保护[J].档案天地,2010(03):25-28.

姜舜源.领袖与故宫[J].紫禁城,1990(02):3-10.

王铭珍.毛主席为何三登紫禁城[J].北京档案,2008(10):49-50.

编辑:严粒

责编:林画

本文内容及图片均整理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jikehao.com删除。
(0)
极客号的头像极客号
上一篇 2022年 9月 27日
下一篇 2022年 9月 27日

相关推荐

合作联系:1152QQ041010